53年毛主席視察長江時,望着岸邊說:這個地方,我騎毛驢也要去看

2022年07月01日15:58:25 歷史 1074
  • 【“這個地方,我騎毛驢也要去看”】

1953年2月,正是春寒料峭的時節,毛主席一行人正乘坐“長江號”艦艇視察長江中下游。

天黑時分,毛主席站在艦艇上,望向岸邊,不由得出了神。

過了好一會,毛主席用手指着對岸,興緻高昂地問隨行的保衛人員:“那是哪?我要去看看。”

“那裡連馬路都沒有,很不方便,主席我們還是不要上岸了。

“這個地方要去。路不好,我騎毛驢也要去看看。”

緊接着,“長江號”艦艇直奔岸邊......

53年毛主席視察長江時,望着岸邊說:這個地方,我騎毛驢也要去看 - 天天要聞

毛主席要去的這個地方,正是湖北黃石。

當天晚上7點左右,“長江號”艦艇穩穩地停在了岸邊,毛主席和隨行人員從黃石港碼頭上了岸。在毛主席的心裡,他對這個地方算是心心念念的。

黃石在近代中國歷史上可算是舉足輕重,堪稱中國重工業的瑰寶。這樣的價值,毛澤東自然是重視的不得了,想着趕緊去當地的大冶鋼廠去看看。

另一邊,黃石市市委書記楊殿奎、以及市委副書記高芸生,知曉毛主席來黃石的消息後,立馬趕往碼頭。看到佇立在碼頭的毛主席,他們的心裡可別提有多高興了。

53年毛主席視察長江時,望着岸邊說:這個地方,我騎毛驢也要去看 - 天天要聞

他們趕緊快步走到毛主席一行人的面前,在經過一番寒暄後,連忙將毛主席他們安置到了華中鋼鐵公司招待所。在招待所,楊殿奎和高芸生將近些年的工作給毛主席作了彙報。

本想着毛主席一路上顛簸勞累,如今又聽了這麼多工作上的事務,應該休息了。但毛主席並不打算停歇,他興緻高昂地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和身邊的工作人員說道:“現在就去車間,我要把大冶鋼廠鍊鋼過程從頭看到尾!

說完之後,毛主席便風塵僕僕地趕往了鋼廠。

參觀鋼廠時,毛主席彷彿一頭扎了進去,恨不得把整座鋼廠的運作流程,都刻印在腦子裡。

整個車間從南到北、從鍊鋼、鑄鋼、鍛造、化驗一直到軋鋼,整個過程毛主席都一個不落地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就連那些細緻的生產情況,毛主席也不忘問上一問,甚至興起的時候,還會直接接過工人手中的藍色看火鏡,親自觀察鐵水的熔煉情況。

在這過程中,毛主席還不忘和身邊的工作人員開着玩笑:“你們這工作挺不輕鬆呦,還是咱們工人有力量啊。”聽着毛主席這些親近的話語,在鋼廠中工作的工人,都覺得自己的心裡好像被灌了蜜一樣甜。

53年毛主席視察長江時,望着岸邊說:這個地方,我騎毛驢也要去看 - 天天要聞

一直在鋼廠視察到晚上8點多鐘,毛主席才算是戀戀不捨地離開。

這一路上,毛主席的心中感慨良多,身為國家的領袖,毛主席一直把讓國家發展的更強,讓人民生活的更好作為首要目標,記在心間。

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想自己製造一輛拖拉機,但連一顆螺絲釘都做不出來。如今,能看到大冶鋼廠的發展,毛主席的心中是既欣喜又擔憂。

欣喜的是終於看到了未來工業的希望,擔憂的是鋼廠未來的發展前途。

53年毛主席視察長江時,望着岸邊說:這個地方,我騎毛驢也要去看 - 天天要聞

懷着這種複雜的心情,毛主席走到了碼頭。

臨行前,毛主席對着送行的同志們說著:“希望你們把這個廠辦大辦好!”這句話包含着毛主席對未來的期盼,更是對強大中國的嚮往。

而這次本不在毛主席視察行動之內的行程,也讓毛主席對黃石這個地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佇立在黃石這塊土地上的大冶鋼廠,更是成為了毛主席心中揮之不去的記憶。

自從大冶鋼廠在毛主席心中生了根之後,適逢新中國掀起優先發展重工業的“一五計劃”浪潮。首當其衝的大冶鋼廠,在延續了那麼多年的使命之後,終於成為了星星之火。

自從1955年起,我國就在毛主席的指示下,開始投資建設第一個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武漢鋼鐵公司。歷經近3年的艱辛,終於在1958年9月13日,建成投產。

武鋼的順利建成,自然是讓毛主席的心裡倍感欣慰,說什麼也要親自到武鋼去看看。於是在武鋼第一爐鐵水出爐的慶典上,毛主席便準時出現了。

本來按照計劃,毛主席在視察完武鋼之後,應該到安徽去看看的。但是,毛主席卻又臨時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決定:他要再到黃石去看看。

53年毛主席視察長江時,望着岸邊說:這個地方,我騎毛驢也要去看 - 天天要聞


  • 【5年內2次視察黃石,絕無僅有】

在毛主席的要求下,原本制定好的前往安徽視察的計划出現了變動。

9月15日這天早上8點,毛主席乘坐着“吉斯110”黑色轎車,穿越130多公里的土公路,向他闊別5年之久的黃石土地駛去。

有毛主席的地方,那就一定會有農民子弟的熱烈歡迎,而一向把人民放在心尖上的毛主席,自然也會忍不住地和人民打成一片。

每當看到路上和自己揮手示意的民眾,毛主席總會落下車窗,和百姓們握握手,有時還會直接下車和他們進行攀談。而這一路上的勞累,也在和農民的親切交談中,消失殆盡。

53年毛主席視察長江時,望着岸邊說:這個地方,我騎毛驢也要去看 - 天天要聞

“消去”疲憊的毛主席,在眾人的陪同下,行進了一段路程後,來到了地處湖北黃石西大門的鐵山。這座歷經了多重考察才總算建成投產的鐵礦,終於要迎來最高領袖的檢閱了。

上午10點15分,毛主席迎着那首《毛主席來到咱農莊》的歌曲,身着白襯衣,灰褲子,腳踩圓口青布鞋,滿面紅光的走進了鐵礦礦山的路口。

周圍的那些工人農民,見到毛主席來了,也都放下了手中的活計,夾道歡迎着毛主席,口中高喊着:“毛主席萬歲。”

毛主席一邊走着,一邊向周圍的工人揮手致意,嘴裡還招呼着:“人民萬歲。”

走到分岔路口,毛主席上了車,穿過那盤旋的山路,正式登上了這座大型鐵礦山。

和5年前一樣,從車上下來的毛主席,根本顧不上多作休息,而是立刻在湖北省委第一書記王任重、書記張平化,以及黃石市委第一書記楊銳的陪同下,向著擁有“武鋼的糧倉”之稱的鐵山大冶鐵礦(此時已經改稱“武漢鋼鐵公司大冶鐵礦”)走去。

53年毛主席視察長江時,望着岸邊說:這個地方,我騎毛驢也要去看 - 天天要聞

相比於5年前,現在的鐵礦已經變得機車繁忙,整個礦區中洋溢的都是工人們忙碌卻幸福的歡歌,連從煙囪中冒出的濃煙,似乎也在昭示着這裡鐵礦開採的盛況。

看到這一境況的毛主席,笑得合不攏嘴,馬上便大跨步地繼續向內走去。

走到裡面之後,毛澤東與大冶鐵礦的礦長陳明江攀談了起來。

在工棚中稍事休息的毛主席,聆聽着陳明江的“工作彙報”。毛澤東對於大冶鐵礦的歷史,自然是爛熟於心。就連一直受他尊崇的張之洞,也是為了富國強兵,才創辦了漢冶萍公司

而幾乎佔據全國鋼鐵總量99%的漢陽鐵廠,其原料就來自大冶鐵礦。這也就意味着,中國近代鋼鐵發展的序幕,就是在黃石開啟的。

53年毛主席視察長江時,望着岸邊說:這個地方,我騎毛驢也要去看 - 天天要聞

儘管漢陽鐵廠在歷史上出現了沒落,但是並不能掩蓋其在歷史上的價值,尤其是在毛主席“開發礦業”的號召下,礦山還曾進行大規模的重建,開採方式也都變成了大型機械開採,就連有關的地質研究,也都出現了質的發展。

後來,大冶鐵礦的開採形勢更是一路向好。

1958年7月1日,新設計方案正式運行投產,預計年產鐵礦石290萬噸,這個數字在這之後還有繼續上漲的趨勢。

聽到這些彙報的毛主席喜笑顏開,也顧不得繼續休息了,馬上便站起來頂着烈日向著露天采場走去。

53年毛主席視察長江時,望着岸邊說:這個地方,我騎毛驢也要去看 - 天天要聞

9月份的黃石烈日炎炎,可為了開採礦石還是得咬着牙繼續工作。看着這些忍受酷暑的工人,毛主席的心又是一酸。正當陳明江打算將接下來這組數據報告給毛主席的時候,毛主席卻又變成了私下裡的老孩童樣子。

“整個鐵山礦石的蘊藏量大概在一億一千多萬噸。”陳明江彙報到。

“就是這麼多,不能再多一點了嗎?”毛主席伸出自己的小拇指比劃道。

這番幽默的對話,讓眾人的心中倍覺毛主席的親切,但同時也感受到了自己肩上使命的沉甸。

毛主席看似風趣的話語背後,暗藏的是對鐵礦蘊藏量的更高期望,也是對於鐵礦發展的殷切期盼。雖然這只是一座鐵礦,但關係的卻還是國計民生。

毛澤東邊走邊看,詢問着有關礦石生產、礦石組成等問題,手中也時刻拿着一顆黑色的礦石。在得知每塊礦石的含鐵量都在50%到60%,甚至還含有銅的成分之後,毛澤東臉上的笑意變得更深了。

53年毛主席視察長江時,望着岸邊說:這個地方,我騎毛驢也要去看 - 天天要聞

毛主席5年內兩次前往黃石視察鐵礦的事迹,儼然已經成為了黃石的一張名片,這可是絕無僅有的事情。而毛主席那顆為國為民的心,也讓所有的國人難以忘懷。


  • 【毛主席乘坐“長江號”艦艇,視察海軍】

在毛主席臨時決定視察黃石之前,便在長江艦上視察海軍。就是毛主席的這次視察,讓我們看到了曾經新中國海軍的窘境,也讓我們明白髮展的硬道理。

1953年2月14日,“長江”和“洛陽”兩艘艦艇開展了緊急起航,原因就是要迎接一位“特殊的首長”,要盡全力保衛首長的安全。

這讓船上的指戰員們議論紛紛:“究竟是哪位首長,居然會來到海軍的艦艇上親自視察?

思考了一圈下來,指戰員們更是在心裡盤算了起來:“不會當真是毛主席吧,他老人家日理萬機,要是真的能來,那是多大的榮耀啊。

當然這也只是大家的希望罷了,但是在當天中午,從小汽車上下來的那個魁梧的身影,卻讓他們驚得說不出話來。

11時30分,三輛小汽車朝着碼頭駛來。從第二輛小汽車中下來的人,有着魁梧的身材,頭上帶着舊的解放軍帽,那不就是毛主席嗎。在看到毛主席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像打了雞血似的,個個都站得筆直,眼含熱淚地等待着毛主席檢閱。

53年毛主席視察長江時,望着岸邊說:這個地方,我騎毛驢也要去看 - 天天要聞

當毛主席踏上“長江”艦的時候,還有很多指戰員以為自己是在做夢。可是毛主席揮動着大手,站在艦艇上和他們一同航行的身影,卻是那麼的真實。直到毛主席找到他們,和他們進行親切談話,在每個地方都留下自己的身影時,指戰員們終於興奮地意識到:毛主席真的來了。

在艦艇上巡視了一圈的毛主席,心中暗藏擔憂。面對着惡劣的國際環境,海軍能否建設起來,甚至是強大起來,那就關乎着國家生存的命脈,根本馬虎不得。一旦疲軟下來,那等待新中國的,只有來自帝國主義的瘋狂剿殺。

彼時海上仍舊不太平,國內又出現了不安定的因素,怎麼能讓毛主席放下心來。此行對海軍的實地考察,也好讓毛主席心中有個底,能夠“因地制宜”地挺進海軍和國防建設。

53年毛主席視察長江時,望着岸邊說:這個地方,我騎毛驢也要去看 - 天天要聞

“現在這些戰士們的技術都學習得怎麼樣?”毛主席問向身邊的“長江”艦政委劉松。

劉松馬上回答道:“他們技術都學習的很好,主席大可放心。”

毛主席走到駕駛台後,又叮囑着大隊長王德祥:“你下面的徒弟都還聽話吧,你要好好帶徒弟啊,要讓他們成長起來。”

王德祥聞言,馬上說道:“請主席放心,他們都還聽話,我也一定會完成黨的任務。”

53年毛主席視察長江時,望着岸邊說:這個地方,我騎毛驢也要去看 - 天天要聞

除此之外,毛主席還詢問了船上指戰員們都是從哪來的,是不是願意做海軍,又是不是在海軍學校學習過,可謂是事無巨細,樣樣不落。可在在安慰指戰員們的心情時,毛主席突然惆悵了起來:“如今的海上還不太平,什麼時候太平洋管了,也就太平了....

在長江艦的視察,讓毛主席對海軍未來的發展有了更多的規劃,而在洛陽艦上的所見所聞,更是讓毛主席堅定了心中的信念:“為了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我國必須要建設一支強大的海軍

53年毛主席視察長江時,望着岸邊說:這個地方,我騎毛驢也要去看 - 天天要聞

這句話成為了毛主席留給兩艦的題詞,甚至後來在南昌艦、黃河艦,以及廣州艦上的題詞,也仍舊如此。

可見,在毛主席的心中,能夠建設一支先進的海軍,是多麼讓他期盼的啊。

如今中國的面貌變得煥然一新,無論是毛主席曾經惦念的重工業,還是希冀着得到更快發展的先進而強大的海軍,都在世界上嶄露頭角。當今之中國,也已經脫離了曾經毛主席等偉人擔驚受怕的困境。

曾經落後挨打的歷史,終究是一去不復返了。毛主席的遠見卓識,亦不會隨着時光消散。建設更加強大富足的中國,仍舊是我們今人的責任。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知縣屢次遭到上級為難,皇帝得知這件事後,最後將知縣連升數級 - 天天要聞

知縣屢次遭到上級為難,皇帝得知這件事後,最後將知縣連升數級

清朝時期,一知縣總被上級打壓,根本無法出頭。不僅如此,他還總是被人陷害。但即便被人欺壓,他也從沒有屈服過。當乾隆得知這背後的真相後,直接“出擊”,將這名被“欺負”的官員連升數級。直接高過了曾經欺負他的官員。實在解氣!這名官員為何總是被欺負?
縱覽熱點|“辛追夫人”數字形象被網友質疑是復原專家按自己面容復刻,湖南博物院:已關注到網上討論,感覺可笑 - 天天要聞

縱覽熱點|“辛追夫人”數字形象被網友質疑是復原專家按自己面容復刻,湖南博物院:已關注到網上討論,感覺可笑

製作/王悅 縱覽新聞見習記者 尹鑫  記者 尹鳴 近日,湖南博物院首次公開發布“辛追夫人”3D數字人形象。但有部分網友稱,“辛追夫人”的面容尤其是鼻子與主導該項目的中國顱面復原專家袁中標極為相似,懷疑專家是按照自己面容對“辛追夫人”的面容進行的復原。11日上午,湖南博物院馬王堆漢墓及藏品研究展示中心主任...
河北山海關:“百年山橋”道岔生產忙 - 天天要聞

河北山海關:“百年山橋”道岔生產忙

近日,隨着國內一些重要鐵路及地鐵項目有序推進,承接鐵路道岔生產任務的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區中鐵山橋集團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派繁忙,工人們正保質保量加緊生產,助力中國鐵路交通建設。中鐵山橋始創於1894年,生產的道岔產品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6月11日,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區中鐵山橋集團有限公司的工人在道岔...
小切口開顱不剃髮!廣東醫生創開顱新招 - 天天要聞

小切口開顱不剃髮!廣東醫生創開顱新招

開顱手術也可“微創不剃髮”?只需要開一條如筷子粗的小縫,幾乎不用剃頭髮,便可精準完成開顱手術。記者從廣東省人民醫院了解到,該院神經外科探索創新開顱術式,不僅縮短恢復時間,還為患者保住一頭秀髮,目前已有近千名患者受益。小切口不剃頭,已近千人受惠日前,女中學生小方(化名)突發頭暈頭痛,到當地醫院檢查發現...
明天!和董宇輝在山西來個“偶遇”吧! - 天天要聞

明天!和董宇輝在山西來個“偶遇”吧!

6月8日,“與輝同行”官方抖音賬號發布了“山西行先導片”。這部短片精心挑選了山西的代表性景點,展現了三晉大地的壯麗風光與厚重歷史。視頻中提及了西侯度遺址、壺口瀑布、鸛雀樓、飛虹塔等景點。隨着先導片的發布,人們紛紛猜測,即將啟程的董宇輝山西行是否會踏足這些令人神往的地市與景點。是探索西侯度遺址的遠古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