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薪嘗膽之外的話題:哀兵必勝,驕兵必敗

2019年12月09日04:55:05 歷史 1658

春秋末期天下大亂,在長江下游有兩個國家一一吳國和越國。兩國之間長達30多年恩怨與紛爭中,有著名的"卧薪嘗膽"故事,今天來談談這個故事之外的話題:哀兵必勝,驕兵必敗。

卧薪嘗膽之外的話題:哀兵必勝,驕兵必敗 - 天天要聞

二千多年前越國弱小,吳國強盛,吳王一心想吞併越國,擴大自己的地盤,為蕩平其他幾國解除後顧之憂。於是仗着精兵強將,又有軍事家孫子輔助,發兵攻打越國,此時越國兵少將寡,勝敗在預料之中。可是年輕的越王勾踐拜范蠡為軍師,施計謀打敗吳軍,吳王受重傷身亡,臨死前囑咐兒子天差報仇雪恨。‘

卧薪嘗膽之外的話題:哀兵必勝,驕兵必敗 - 天天要聞

夫差繼位後,發誓消滅越國。在大臣伍子胥的協助下,發兵攻打越國,兩軍在會稽交戰,越國大敗。越王勾踐向吳王投降,願意帶妻子一道到吳國做奴僕,吳王夫差不顧眾臣的反對,同意了勾踐的請求。越王勾踐淪為吳國奴僕,受盡人間屈辱,吳王對他毫無戒心,三年之後放勾踐回國。

卧薪嘗膽之外的話題:哀兵必勝,驕兵必敗 - 天天要聞

勾踐回國後,一邊發動民眾發展生產,一邊操練軍隊,並且獎勵生育增加人口。為了時刻牢記國恨家仇,晚上頭枕寶劍睡在柴草上,每頓飯前都要嘗一嘗苦膽。通過20多年努力,越國逐漸強盛起來。這期間,吳王卻在國內大興土木,國為逐漸削弱,自己過着驕奢淫逸醉生夢死的生活,揮霍無度,根本不把越國放在眼裡。

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踐親率三萬精兵,發動突然襲擊包圍吳國都城,吳王在內無糧草外無救兵的情況下,眼看大勢已去,只好自殺了。

吳越兩軍交戰證明了“哀兵必勝,驕兵必敗"的道理。

(圖片來自網絡)一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抗戰影像記憶|正義的審判 - 天天要聞

抗戰影像記憶|正義的審判

1956年6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特別軍事法庭在瀋陽首次開庭,在兩個月的時間裡審判了36名日本侵華戰犯。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在中國自己的土地上,由中國人擔任審判官,獨立地審判外國侵略者。
從古至今,中國人都愛結拜。那結拜靠譜嗎? - 天天要聞

從古至今,中國人都愛結拜。那結拜靠譜嗎?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很多種。比如親屬關係、結拜兄弟、同學關係、戰友關係、同事關係、鄰里關係等等等等。在這些關係中最親的就是血緣關係。這種關係是與生俱來的,也是最親密的。那麼除了血緣關係,什麼關係最親近呢?在古代,結拜兄弟是僅次於血緣的一種關係
古代故事4則:沈班頭,嫁土地夫人,常州女子,柳絮飛紅 - 天天要聞

古代故事4則:沈班頭,嫁土地夫人,常州女子,柳絮飛紅

我講故事時,有時候喜歡簡單歸類,今天要講的故事,是完全不同的四種類型。沈班頭廣東揭陽是個大縣,縣裡衙役較多,班頭姓沈。沈某濃須大耳,為人質樸。他家裡很窮,卻從不肯敲詐勒索,掙自己的薪水就心滿意足。妻子抱怨,沈某說:“用水火棍勒索錢,對我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