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寧夏王馬鴻逵病逝洛杉磯,臨終前躺在病床喃喃自語:想要回家

2021年10月06日23:59:03 歷史 1541

1970年1月14日,一位曾經活躍於中國近代史上數十年的風雲人物,馬鴻逵於美國洛杉磯病逝,享年78歲。

作為昔日的“寧夏王”,馬鴻逵曾經執掌寧夏大權長達十七年之久,在這十七年中,他曾經對於寧夏人民和革命事業造成過巨大的傷害,在逃亡美國之前更是轉移了高達7.5噸重的黃金,其所作所為,罄竹難書。

70年寧夏王馬鴻逵病逝洛杉磯,臨終前躺在病床喃喃自語:想要回家 - 天天要聞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這位“罪惡滿盈”的軍閥頭子,在其臨終之前,卻展現出了對於家鄉深深的執念,總是躺在病床上喃喃自語道,“想要回家”。

馬鴻逵是是晚清時期寧夏軍官馬千齡的後代,由於祖輩曾經向左宗棠降服,因此受到了清政府的重用,其家族逐漸成長為當地一霸,在當地建立了持續時間長達五十四年之久的武裝集團——馬家軍。

70年寧夏王馬鴻逵病逝洛杉磯,臨終前躺在病床喃喃自語:想要回家 - 天天要聞

馬鴻逵的前半生:幾乎完美的開局

馬鴻逵出生於1892年,在年輕時,馬鴻逵受當時學習新思想的浪潮影響,很早就加入了同盟會,在他的學生時代就參加過學生革命。

從出身來看,馬鴻逵的起點不可謂不高,不但出身世家,還主動投身於革命,其在未來的作為難以限量。

在家族的提攜之下,馬鴻逵很早就參了軍,馬家族世代習武,馬鴻逵自然也不例外,從小就練就了一身好武藝。憑藉與此,在1914年,他便成為了袁世凱黎元洪的侍從武官。

北洋政府倒台以後,馬鴻逵升任西北軍的一位旅長,投入馮玉祥麾下。1926年,馬鴻逵追隨馮玉祥參與了北伐戰爭,同期他也被任命為國民聯軍第四路軍總司令,由此登上了歷史舞台。

70年寧夏王馬鴻逵病逝洛杉磯,臨終前躺在病床喃喃自語:想要回家 - 天天要聞

馮玉祥與蔣介石爆發衝突以後,馬鴻逵又瞅準時機,趕在1930年中原大戰爆發之前,選擇脫離西北軍,投靠蔣介石。

不得不說,馬鴻逵的眼光是十分毒辣的,此時的蔣介石已經在國民黨內坐穩了大局,其勢力如日中天,是一條“名副其實”的大腿。

可他沒有想到的是,在投靠蔣介石以後,自己卻並沒有得到重用,國民黨軍隊按照地域出身和黨內關係是有着複雜的劃分的,而馬鴻逵的部隊如果按照這套劃分方法比划下來,那毫無疑問是旁系中的旁系,實在是難入委員長的“法眼”。

雖然在1933年初,蔣介石依舊委任馬鴻逵正式就任寧夏省主席,但在此之前,雙方的關係一直十分微妙。

70年寧夏王馬鴻逵病逝洛杉磯,臨終前躺在病床喃喃自語:想要回家 - 天天要聞

仕途不順:與蔣介石之間的“裂痕”

在馮玉祥麾下時,馬鴻逵部可謂是吃香喝辣,尤其是1926年在擊敗直魯聯軍時,還收穫了堪稱海量的戰利品,然而到了蔣介石這,別說戰利品了,甚至連保住性命都成了問題。

1932年,蔣介石因為馬鴻逵“剿匪”不力,對此大為光火,下令派劉峙以優勢兵力包圍馬鴻逵部所在的駐地信陽,大戰一觸即發。多虧在此時馬鴻逵的父親馬福祥,抱着重病參見蔣介石,好說歹說才算平息了事端,獲得了蔣介石的原諒。

在此次為馬鴻逵說情期間,馬福祥舊病複發,馬鴻逵十分着急,連忙送老父前往北平就醫,然而就在途中,馬福祥就因為病情加劇不幸逝世。

70年寧夏王馬鴻逵病逝洛杉磯,臨終前躺在病床喃喃自語:想要回家 - 天天要聞

作為安慰,蔣介石派員慰問致祭,才任命馬鴻逵為寧夏省政府主席,但這並不代表兩人和解,蔣介石始終對於馬鴻逵有着戒備之心,甚至他還下令,在馬鴻逵就任時只准帶兩個團入寧。

此時的馬鴻逵並非不想效忠蔣介石,只可惜自己與老蔣之間從一開始有着難以彌合的矛盾,這也就註定了他仕途之路的上限。

直到後來蔣介石命令馬鴻逵,馬步芳、馬鴻賓等人阻止前往青海的孫殿英,兩人之間的關係才有所緩和,這也就是有名的“四馬拒孫”事件。

不過,如果我們站在蔣介石的視角來看這件事,就會發現事情並不簡單,對於蔣介石而言,無論西北馬家和孫殿英誰力量都能夠獲得最終勝利,都會對另一方造成巨大的削弱,總的來說,在蔣介石的心中,馬鴻逵始終是個“外人”。

70年寧夏王馬鴻逵病逝洛杉磯,臨終前躺在病床喃喃自語:想要回家 - 天天要聞

馬鴻逵其實也不傻,為了避免自己徹底退居二線,他便私下給蔣介石寫了一封投誠信,並且隨信還附帶了大量的財物,再加上此時的孫殿英接連戰敗,才最終贏得了蔣介石的信任。

隨後在1936年,馬鴻逵因為在消滅孫殿英中有功,被國民黨授予了中將軍銜。

作為一個地處偏遠的“封疆大吏”,馬鴻逵知道官做到這份上,除了發明原子彈,自己幾乎已經沒有上升的可能性了,因此在坐穩寧夏以後,他便開始了自己的大範圍斂財,眼下的他心中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搞錢”,反正蔣介石也懶得管他。

之後,馬鴻逵就立即制定了多項改革方案,以此來配合自己“賺錢”,為了單獨控制地方政權,馬鴻逵在政界、文壇以及報社安插了自己很多親信。

馬鴻逵在寧夏的所作所為,蔣介石不可能不知道,但大多數情況還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山高皇帝遠”,逼急了對誰都沒有好處。

70年寧夏王馬鴻逵病逝洛杉磯,臨終前躺在病床喃喃自語:想要回家 - 天天要聞

然而馬鴻逵的野心着實超過了蔣介石的認知,在他的任內,寧夏幾乎年年都要向中央報告“災荒”,以此來躲避賦稅,馬鴻逵從政幾十年來,除了打點關係以外,幾乎半個子都沒有多交過。

這自然也引起了蔣介石的不滿,之後他接連向寧夏派往了很多人,以“空降”的方式試圖制衡馬鴻逵

但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馬家在西北盤踞多年,這些空降大臣的結果毫無例外,要麼被馬鴻逵所“攻陷”,淪為西北貪官的一員,要麼連人帶鋪蓋被馬鴻逵以各種理由,趕回了南京,馬鴻逵在當地的權勢到達了頂峰。

馬鴻逵“搞錢”的對象十分廣泛,或許已經認定了自己能夠一輩子坐穩這片“江山”,馬鴻逵幾乎不留絲毫情面,從當地的富商到平民百姓,幾乎敲詐了一遍。

70年寧夏王馬鴻逵病逝洛杉磯,臨終前躺在病床喃喃自語:想要回家 - 天天要聞

在任內,他首先宣布,要進行經濟改革,重新印製新幣,隨後以此為由強行徵收當地的人們手中的所有舊幣。如果遭到反抗,馬鴻逵便動用武力派兵前去抓人,一時之間整個寧夏雞飛狗跳。

寧夏地處西北,人煙稀少,如果單靠這種方法,想要湊齊7噸黃金,馬鴻逵恐怕要干一輩子,因此在第一輪搜刮結束以後,馬鴻逵便十分識時務的停了下來。開始搞起了慈善,宣布要在當地興建學校。

此時的馬鴻逵已經把他的目光轉移到了寧夏富商的身上,以興建學校的名義,馬鴻逵將當地所有的富人聚在了一起,逼迫他們進行捐款,憑藉此舉馬鴻逵再次狠狠的搜刮一筆。

70年寧夏王馬鴻逵病逝洛杉磯,臨終前躺在病床喃喃自語:想要回家 - 天天要聞

敗退美國:凄慘的晚年生活

1946年,為了阻止解放軍的西進,蔣介石命令自己的心腹愛將胡宗南統領25萬美械的部隊,執掌西北大局。

而那些 “西北地頭蛇”的馬鴻逵、馬步芳、馬宏賓等人,都必須派自己的部隊協助胡宗南對付解放軍。

對於這些西北軍閥而言,這個命令可謂是要了老命了,西北軍閥之間本來就充滿了矛盾,如果真的跟着“委員長”去打仗,那估計還沒開打,自己的老家便被隔壁端了。

70年寧夏王馬鴻逵病逝洛杉磯,臨終前躺在病床喃喃自語:想要回家 - 天天要聞

除此之外,他還瘋狂地在台灣、香港和美國等地購買房產,為之後做打算。

不過馬鴻逵的好日子最終還是迎來了終結。在殲滅胡宗南以後,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在彭德懷率領之下,向寧夏,甘肅,青海三省發起了進軍。經過艱苦的戰鬥以後,成功解放了西北,“馬家軍”從此成為了歷史。

1949年,當彭德懷大軍解放蘭州之後,馬鴻逵自知敗局已定,便急忙帶着一家人趕赴到了重慶,再次投靠蔣介石。

70年寧夏王馬鴻逵病逝洛杉磯,臨終前躺在病床喃喃自語:想要回家 - 天天要聞

對於前線敗退的將領,蔣介石雖然不滿,但還真不能把拖出去槍斃,要麼便會造成軍心動蕩,最終蔣介石隨便給他安排了個閑職草草大發。

馬鴻逵當然不肯這麼沉寂下去,之後的他多次與蔣介石會面,希望自己能夠獲得與多年“貢獻”相應的權力。而蔣介石除了繼續給馬鴻逵畫大餅之外,沒有絲毫實際的好處。

這個時候,馬鴻逵知道自己在政治上已經無路可走,終於選擇在10月13日飛往台灣。

70年寧夏王馬鴻逵病逝洛杉磯,臨終前躺在病床喃喃自語:想要回家 - 天天要聞

不過,對於敗退,馬鴻逵倒不是一點準備都沒有,早在解放戰爭時期,他就預感到了自己的時代即將結束,因此便早早的將自己多年以來積累的財富轉化為了黃金,及時轉移。

除此之外,他還瘋狂地在台灣、香港和美國等地購買房產,為之後做打算。

國民黨敗退台灣以後,蔣介石心灰意冷,對於馬鴻逵的舉動更是十分惱怒。在他看來,自己與解放軍打了這麼多年仗到頭來卻讓你小子過上了好日子,因此一次在國民黨中央全會剝奪了馬鴻逵中央執行委員的頭銜,免除了他一切的職務。

70年寧夏王馬鴻逵病逝洛杉磯,臨終前躺在病床喃喃自語:想要回家 - 天天要聞

馬鴻逵見狀不妙十分着急,現在的情形下,他還有可能會被判刑入獄。

於是他便安排自己的四姨太劉慕俠偷偷前往香港,讓她謊稱自己病重,想再見到丈夫馬鴻逵。

在接過劉慕俠的病重電報之後,馬鴻逵做出一副悲痛萬分的模樣,找到了當時身居高位的陳誠,在此次會面中,馬鴻逵向陳誠訴說了着兩人甜蜜的往事,乞求能夠饒自己一馬,讓兩人再見一面。看到馬鴻逵的舉動,陳誠心軟,於是給了馬鴻逵一個月的假期。

於是馬鴻逵忍住了喜悅,帶着自己的好幾位姨太太去了香港,住在自己早之前買的豪宅里,再也沒回台灣。1950年10月馬鴻逵又飛往了美國洛杉磯,在那裡定居了下來。

70年寧夏王馬鴻逵病逝洛杉磯,臨終前躺在病床喃喃自語:想要回家 - 天天要聞

坐擁着龐大的財富,脫離了蔣介石的魔爪,馬鴻逵此時大概以為自己即將過上幸福的晚年生活。然而任誰都想不到的是,這份“晚年生活”卻一點都不幸福。

來到美國以後,馬鴻逵徹底脫離了權力中心,成為了一個孤家寡人,這使得他的姨太太們逐漸產生了脫離馬鴻逵的想法,與此同時,面對着這麼一份巨大的家產,馬鴻逵的孩子們也為此爭得“頭破血流”。

之後的日子裡,馬鴻逵家中可謂是紛爭不斷,家人們經常吵得不可開交。此時的馬鴻逵也早就已經不再是 “寧夏王”了,姨太太們也再也不對其畢恭畢敬,不少人都選擇與其分手。

70年寧夏王馬鴻逵病逝洛杉磯,臨終前躺在病床喃喃自語:想要回家 - 天天要聞

其中就包括馬鴻逵最喜愛的鄒德,當時的鄒德愛上了一位美籍華人教授,以此希望與馬鴻逵分手,馬鴻逵十分痛心但又無可奈何,最終選擇了同意。

直到1960年,馬鴻逵的身邊除了他的之外,便只剩下了他的曾孫女馬愛玲。

對於曾孫女馬愛玲,馬鴻逵十分喜愛,在這個異國他鄉,小孫女的存在便是他唯一的精神支柱。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在有一天,自己的這個心頭所愛也將要與自己遠去。

1962年的一天,馬鴻逵的孫子馬家驊找了上門,表示想要帶走馬愛玲,馬鴻逵對此當然不同意,兩人便大吵了一架。

70年寧夏王馬鴻逵病逝洛杉磯,臨終前躺在病床喃喃自語:想要回家 - 天天要聞

隨後,馬家驊將自己的爺爺馬鴻逵告上了法庭,要他歸還女兒的監護權,馬鴻逵被判敗訴。

馬愛玲走後,馬鴻逵的生活變得愈發孤獨,身在異國他鄉,他的心情總是非常抑鬱,而在這段人生經歷之中,馬鴻晚年的他思鄉的感情也越發強烈。他開始非常想“家”,經常為此掩面哭泣。

馬鴻逵晚年的身體情況急劇惡化,患有嚴重的糖尿病,然而隨着四姨太劉慕俠和六姨太趙蘭香的先後離開,昔日的那個風光無限的“寧夏王”徹底成為了一個孤家寡人。

即使到最後,他也是十分富有的,然而最終,他卻只能在無盡的孤獨之中度過了晚年。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最早的粽子與端午節的淵源 - 天天要聞

中國最早的粽子與端午節的淵源

端午節,這個流傳千年的傳統節日,承載着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深厚的民族情感。而粽子,作為端午節最具特色的食物,不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承載着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底蘊。一、粽子的起源據考證,粽子最早出現在春秋之前,那時它並非專為端午節而制,而是用於祭祀祖先和神靈。這一習俗,體現了古人對天地自然的敬畏與對祖先的懷念...
歷史上四川人口經歷過哪些變遷? - 天天要聞

歷史上四川人口經歷過哪些變遷?

四川作為中國的一個省份,其人口歷史經歷了很多變遷,下面是一些主要的人口變遷事件:1. 史前時期:大量的先民在四川的流域、河谷和山區活動,如三星堆文化、金沙遺址等。2. 古代:自秦漢之後,隨着崇山峻岭和江河洪澇所限,四川的人口增長相對緩慢,人
無論男女都應該管住下半身,萬一有疏漏,後果必然是禍事臨門 - 天天要聞

無論男女都應該管住下半身,萬一有疏漏,後果必然是禍事臨門

在北宋的揚州府有一個叫謝洪的小地主,雖然算不上大富大貴,但在鄉下的縣城裡也算是一個小土豪。謝洪有一個族兄叫謝海,二人關係不錯。謝海有一個情人賈氏,而且還是有夫之婦,二人暗中勾搭成奸,這個婦人長的很漂亮,尤其那事讓謝海十分迷戀,謝海常常在謝洪
考場舞弊?後果驚人!揭秘人頭落地的真實教訓 - 天天要聞

考場舞弊?後果驚人!揭秘人頭落地的真實教訓

一樁晚清科場案揭示的清代科舉FuBai現象前言科舉制度是東方大國古代選拔官員的一種選拔制度,延續了1300多年,其中清代科舉制度更是嚴格而龐大,也是東方大國封建社會的一大特色。在這個看似公平而公正的制度背後,卻隱藏着許多不為人知的NeiM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