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原配羅一秀:父母包辦,主席未承認,但建國後為她親人破例

2021年09月18日17:12:03 歷史 1995

毛主席原配羅一秀:父母包辦,主席未承認,但建國後為她親人破例 - 天天要聞

楊開慧

1930年11月14日,毛主席愛妻楊開慧在長沙壯烈犧牲,年僅29歲。一個月後,遠在井岡山的毛主席才從報紙上得知妻子犧牲噩耗,他悲痛欲絕。毛主席立即給岳母向振熙寫了一封信,並寄去30塊錢作為喪葬費。

信中,毛主席對楊開慧犧牲的充滿自責,他寫道:“開慧之死,百身莫贖。”自1920年冬結婚到1927年毛主席去領導秋收起義,楊開慧跟毛主席一起生活只有短短7年時間,兩人育有毛岸英、毛岸青和毛岸龍三個孩子。

毛主席從事的事業太大了,他要改變全中國最苦難老百姓的命運,在當時無數人看來這是痴心妄想,可楊開慧堅信丈夫一定會取得成功。她是妻子;她是母親;她是秘書;她更是一名堅定的革命伴侶,至死不渝。

當敵人提出宣布跟毛主席脫離關係就可以放了她時,楊開慧斷然拒絕,她說:“你們要我跟毛澤東脫離關係,除非海枯石爛!”犧牲前,劊子手詢問楊開慧有什麼遺言時,她高喊道:“我死不足惜,惟願潤之革命早日成功!

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楊開慧抱起一同被捕的兒子毛岸英,對他說:“我親愛的孩子,將來你有機會出去了見到你爸爸,就說我沒有做對不起他的事情,就說我一直非常想念他。我不能再幫助他了,請他多多保重。”

1945年底,毛岸英從蘇聯回到延安,當他把母親的遺言告知父親時,還沒有說完毛主席就已經淚流滿面。1957年2月,楊開慧青年時期摯友、柳直荀烈士遺孀李淑一給毛主席寫了一封信。

毛主席原配羅一秀:父母包辦,主席未承認,但建國後為她親人破例 - 天天要聞

毛主席和毛岸英

信中,李淑一希望毛主席把當年曾寫給楊開慧的《虞美人·枕上》抄一份送給她。毛主席於當年5月給李淑一回了信,沒有抄寫《虞美人·枕上》,而是著名的《蝶戀花·答李淑一》:

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颺直上重霄九。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

“驕楊”是毛主席對楊開慧的讚美。按理,對子女稱呼本該用“嬌”,好友章士釗詢問原因,毛主席脫口而出,“女子革命而喪其元(頭),焉得不驕!”那一刻所有人都知道,毛主席對楊開慧的思念一直沒有停止。

給李淑一回信大概三個星期後,毛主席在北京接見了當年在長沙清水塘的保姆陳玉英(即孫嫂)。這是兩人時隔30年再次見面,毛主席對陳玉英當年冒死照顧孩子們表示感謝。當了解楊開慧入獄前後情況後,毛主席陷入到了痛苦當中,他說:

“開慧那時是積極主張武裝鬥爭的。楊家對我的恩惠不淺,開慧幫我很大。開慧的犧牲是壯烈的,身邊還有岸英啊!見到你,我就像見到了開慧一樣。希望你今後能經常來北京走走,到我這裡看看。”

毛主席原配羅一秀:父母包辦,主席未承認,但建國後為她親人破例 - 天天要聞

楊開慧和毛岸英、毛岸青

據毛岸青和邵華夫婦回憶,有一次兩人希望父親能將《蝶戀花·答李淑一》抄寫一份給他們留作紀念。毛主席沒說什麼,從沙發上起身緩緩走到桌子前。良久,毛主席才提筆寫下四個字,“我失楊花”。

1962年11月15日,岳母向振熙病逝。毛主席當天就給楊開智發去唁電,還寄去500塊錢。唁電中,毛主席特彆強調:“葬儀,可以與楊開慧同志我的親愛的夫人同穴。我們兩家同是一家,不分彼此。”

此時距離楊開慧犧牲已經過去了32年,而毛主席已經是69歲的老人,“我的親愛的夫人”出自國家最高領導人口中,他對楊開慧的無限深情就可想而知了。長久以來,很多人都把楊開慧認為是毛主席的第一任妻子,其實不是。

毛主席走出韶山沖前,父母給他包辦了一場婚姻。眾所周知,封建社會包辦婚姻是常見現象,對於晚清時期閉塞的韶山沖來說,更是如此。那麼,毛主席的髮妻是誰呢?為何如今關於她的事迹寥寥無幾?毛主席對楊開慧、賀子珍都飽含深情,對於髮妻又是什麼樣的態度呢?

要回答這些問題,還是要從毛主席出生的韶山沖說起。晚清時期,韶山沖是一個近乎封閉的小山村,當時類似這樣的小山村在中國大地上太多了。韶山的耕地面積太少,超過一半以上的耕地都被地主劣紳霸佔,每逢饑荒年代很多鄉民被迫出去乞討。當時有歌謠唱道:

“農民頭上三把刀:租子重、利息高、苛捐雜稅如牛毛;農民面前三條路:投河、上吊、進監獄。”“韶山沖來沖連沖,十戶人家九家窮,有女莫嫁韶山沖,紅薯柴棍度一生。”

毛主席原配羅一秀:父母包辦,主席未承認,但建國後為她親人破例 - 天天要聞

韶山沖毛主席故居

相比韶山沖其他貧困家庭,毛主席出生的家庭相對殷實。1936年7月,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在陝北保安採訪了毛主席。這年毛主席43歲,距離1927年回到韶山沖已經過去了9年時間。

初次見面,毛主席給斯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書中寫道:“他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個子高出一般的中國人,背有些駝,一頭濃密的黑髮留得很長,雙眼炯炯有神,鼻樑很高,顴骨突出。

斯諾在延安期間,他多次跟毛主席徹夜長談。斯諾當時對毛主席在家鄉的生活很感興趣,問了很多問題,毛主席則直接把自己童年、少年生活和盤托出,這也是迄今為止關於毛主席在家鄉生活情況的最權威史料。

毛主席一開始就把籍貫,父母情況如實告知斯諾:

“我於一八九三年生在湖南省湘潭縣韶山沖。我父親叫毛順生(毛貽昌,字順生),我母親在娘家的名寧叫文其美。我父親原是一個貧農,年輕的時候,因為負債過多而只好去當兵。他當了好多年的兵。後來,他回到我出生的村子,做小生意和別的營生,克勤克儉,攢積下一點錢,買回了他的地。這時我家有十五畝田地,成了中農,靠此每年可以收六十擔谷。”

從毛主席自我介紹可以看出,他父親毛貽昌還是頗有經營頭腦,這或許跟他16歲時就出去當兵見過世面有關。湘潭當時有一個比較大的米市,善於經營的毛貽昌看到了機會,他集中精力去做稻穀和牲畜的生意,到最後還發行了“毛義順堂”流通紙票。

毛主席原配羅一秀:父母包辦,主席未承認,但建國後為她親人破例 - 天天要聞

毛主席父親毛貽昌

當毛主席出生時,毛家已經頗為富裕了。家中又多了很多畝田地,毛貽昌雇了不少長工、短工。1893年12月26日,毛主席出生,毛貽昌和文七妹激動之餘又深感擔憂,兩人之前已經有兩個孩子夭折。

文七妹跟丈夫商議後,決定將這個兒子送到湘鄉唐家圫外婆家撫養。毛主席的童年幾乎都在外婆家度過,直到8歲才被毛貽昌接回韶山沖,進入私塾讀書。文七妹二哥文正瑩(族中兄弟排第八,毛主席後來稱他八舅父)頗有學識,他開了一個學前私塾,專門教族中子弟讀書。

毛主席稍微懂事時,就在八舅父的私塾里旁聽。文正瑩對族中子弟要求嚴格,經常要求他們“干正事、走正道、成大器。”當毛主席回到韶山時,已經看了很多書,對學習有自己的看法,尤其不滿私塾老師的封建式教學方式。

果不其然,短短4年時間毛主席就換了好幾個私塾,塾師要不回答不出來他的問題,要不就覺得自己沒什麼可教了。從剛進入私塾讀書開始,毛主席跟父親的矛盾就產生了。毛貽昌送兒子去讀書,想法很實際,將來繼承自己這份事業就可以了,從沒有期望兒子開創一番大事業。

南岸私塾塾師鄒春培見毛主席天資聰慧,是一個可造之材,就對毛貽昌說:“令郎有朝一日定會名登高科,光宗耀祖。”毛貽昌對此毫不期待,他的想法非常實際:“種田人家的子弟,不稀罕功名利祿,只要算得幾筆數,記得幾筆賬,寫得幾句來往信札,就要得了。

毛主席原配羅一秀:父母包辦,主席未承認,但建國後為她親人破例 - 天天要聞

文七妹和三個兒子合影

毛貽昌以這樣的態度看待讀書這件事,引起了毛主席不滿,加上每次他放學回家,還要記賬、干農活。父子倆矛盾持續激化,毛主席對斯諾說:

“我剛識了幾個字,父親就讓我開始給家裡記帳。他要我學珠算。既然我父親堅持,我就在晚上記起帳來。他是一個嚴格的監工,看不得我閑着;如果沒有帳要記,就叫我去做農活。他性情暴躁,常常打我和兩個弟弟。”

從13歲到15歲這兩年,毛主席乾脆停學在家。一有空,毛主席就抱着書看,毛貽昌頗為不滿。1906年冬天的一天,毛貽昌在家中設宴招待客人。毛主席則在房間里看書入迷,忘記了出來幫忙。

毛貽昌當場罵了起來,毛主席衝出房屋,邊跑邊喊要離家出走,父子兩人矛盾徹底激化。這件事毛主席對斯諾也提到了:

“我大約十三歲的時候,有一次父親請了許多客人到家裡;我們兩人在他們面前爭論了起來。父親當眾罵我懶而無用。這激怒了我。我罵了他,就離開了家。母親追上前來,竭力勸我回去。父親也趕來,一邊罵一邊命令我回去。我跑到一個池塘旁邊,恫嚇說如果他再走近一步,我就要跳下去。在這種情況下,雙方都提出了停止內戰的要求和反要求。父親堅持要我磕頭認錯。我表示如果他答應不打我,我可以跪一條腿磕頭。戰爭就這樣結束了。”

這件事對毛貽昌的觸動很大,他意識到必須讓兒子有強烈的責任心,怎麼才能實現呢?毛貽昌想到了給兒子包辦一場婚姻。在這個背景下,羅氏進入了毛貽昌的視野中。

毛主席原配羅一秀:父母包辦,主席未承認,但建國後為她親人破例 - 天天要聞

民國時期包辦婚姻現場

在《韶山毛氏族譜·世系表》(竹溪支)齒錄卷十五中,我們找到了關於毛主席原配的記載:

“原配羅氏,清光緒十五年己丑九月二十六丑時生,宣統二年庚戌正月初二寅時歿,葬韶山南岸土地沖楠竹,酉山卯向。”

從族譜記載,羅氏,全名羅一秀,出生於1889年10月20日,她比毛主席大4歲零2個月6天,去世於1910年2月11日,年僅21歲。據考證,羅一秀家住在湘潭縣楊林鄉赤衛村樓門前,她的家庭也相對比較富裕。

毛家和羅家是世交,羅一秀的祖母是毛詠堂的長女,她跟毛主席祖父毛翼臣是堂兄妹。舊社會出現表兄妹開親,加上羅一秀生性溫順,是一位操持家務的好幫手。所以在毛貽昌看來,這位遠房表侄女很適合兒子。

於是,1907年的一天,在雙方父母的一手包辦下,18歲的羅一秀跟14歲的毛主席結為了夫妻,兩人結合可謂“親上加親”,雙方父母都比較滿意。可毛主席對此很不高興,他認為這是父親強加在自己身上的,心中悶悶不樂,沒有把她當作自己的妻子,也沒有住在一起。

毛主席原配羅一秀:父母包辦,主席未承認,但建國後為她親人破例 - 天天要聞

左起:毛澤覃、毛貽昌、毛福生、毛澤東

但是,羅一秀是明媒正娶來到毛家,她的身份是毛家的長媳。封建社會禮教森嚴,羅一秀嫁到毛家就是毛家的人,這點是無法改變的。羅一秀沒有讀過多少書,可她善於操持家務,孝敬公婆,尤其婆婆文七妹在她的照顧下,身體情況有所好轉。

可是,看着眼前的丈夫每天要不在田裡干農活,要不就把自己反鎖在房間里讀書,羅一秀對美好婚姻生活的期待逐漸消失……不難想象,羅一秀的內心十分難受,可她無法改變什麼,這是舊社會造成的。

毛主席對斯諾也提到了羅一秀,他說:

我十四歲的時候,父母給我娶了一個二十歲(斯諾記載錯誤)的女子,可是我從來沒有和她一起生恬過——後來也投有。我並不認為她是我的妻子,這時也沒有想到她。

毛主席的這樣的態度讓毛貽昌也沒有辦法,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經營好這個家,讓這個賢惠的兒媳婦吃穿不愁,並把她的名字寫入毛家族譜了。羅一秀在毛家生活了3年時間,1910年病逝,年僅21歲。

毛貽昌和文七妹很悲傷,他們給兒媳舉辦了葬禮。事實上,毛主席對羅一秀一點也不討厭,當時他自我意識已經覺醒,他深知是封建禮教“吃人”,那個時代這樣的現象層出不窮。不過後來發生的一些事情,也證明了毛主席對羅家充滿着深厚感情,兩家情誼延續數十年。

毛主席原配羅一秀:父母包辦,主席未承認,但建國後為她親人破例 - 天天要聞

1959年毛主席回韶山沖時給父母掃墓

羅一秀葬在韶山沖楠竹,墳地距離毛主席父母墓地不遠,可惜年代久遠墓碑無處找尋,墳冢也的隆起也很不顯眼。羅一秀病逝這一年秋天,毛主席終於離開了生活多年的韶山沖,來到湘鄉東山小學堂讀書。

這個機會也是毛主席極力爭取的,當時毛貽昌想把兒子送到湘潭一家米店當學徒,這樣自己的事業就能後繼有人。毛主席堅決不同意,他發動母親、舅父等人勸說,毛貽昌最終妥協了。

到湘鄉東山小學堂讀書,是毛主席人生發生轉折的關鍵一步,緊接着他去了長沙讀書,開啟了波瀾壯闊的一生。1925年春節期間,毛主席從上海回到韶山沖,這一次他在家鄉住了近6個月,除了養病外,是為了“放火燒荒”,點燃家鄉農民革命的熊熊烈火。

在家鄉生活期間,毛主席利用調查和發展農民運動的機會,多次來羅家拜訪,還在羅家吃過幾次飯。顯然,毛主席把羅家當親戚一樣看待,這份親情一直持續的新中國建立後。

羅一秀有兩個妹妹,分別嫁給了湘鄉市金石鎮關王村杉樹塘的黃譜臣和韶山沖的毛華村。建國後,毛主席依舊把黃家和毛家當親戚來看待。1950年1月,毛主席收到黃譜臣的來信,告知自己在廣西柳州鐵路部門工作。

毛主席原配羅一秀:父母包辦,主席未承認,但建國後為她親人破例 - 天天要聞

毛主席

毛主席很快回信:“一月二十四日來信收到,很高興。只在廣西鐵路方面工作,很好,希望你繼續努力此項工作,不必往別處,也不必回鄉。你的夫人是否仍是羅鶴樓先生的次女,如是,請替我向她致問候之意。”

1950年5月,毛主席派毛岸英回長沙給外婆向振熙祝壽。毛岸英出發前,毛主席特意交代他順便回韶山沖探親,並告訴他:“岸英,現在從湘潭到韶山還是小路,你回去時還得騎馬,但是到韶山時你不能騎馬,一定要在離韶山10多里地遠的銀田寺下馬,然後步行回家,這是我們對家鄉、對家鄉人民最起碼的禮貌。”

話說完,毛主席還反覆交代毛岸英,要去看哪些人,送什麼禮物等。毛岸英需要看望的人中,就有一個叫羅石泉的人。這個羅石泉就是羅一秀的胞弟,毛岸英回到韶山沖後,特意通知他來相見。

毛岸英詳細詢問羅家情況,分別時還送了茶葉和200塊錢給羅石泉。毛主席如此關心羅家情況,顯然是因為羅一秀。毛岸英回北京到北京不久,羅石泉給毛主席寫信表達了感謝之情,信中提到希望有機會能到北京看看。

毛主席向來公私分明,建國後更是如此,他多次拒絕親人來北京,尤其親人要求安排工作的信件,他更是一概不回。可面對羅石泉的請求,毛主席破例同意了,這再次體現了他對羅家的真情實意。

毛主席原配羅一秀:父母包辦,主席未承認,但建國後為她親人破例 - 天天要聞

1959年毛主席在故居前跟鄉親們交談

羅石泉在北京期間,毛主席親自安排他所有活動,多次派陪同他在中南海散步,詢問羅家現在情況,有什麼需要幫忙的等。羅一秀的一生只有短暫的21年,充滿着悲劇色彩。但是,毛主席對羅家關心有加,這種關懷之情一直持續到他逝世之前。如果羅一秀泉下有知,應該能瞑目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儘管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全美民眾的反對浪潮,但他依舊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在空軍一號上,特朗普更是聲稱“原本Tik Tok的協議已經很接近達成了,但由於在關稅政策中國突然改變了主意,但這並不要緊,自己能夠在15分鐘內讓中國同意這筆交易,只要自己降稅的話”。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兄弟們,就在中國對美國加了 50% 的關稅之後,特朗普再次對我們加了 21% 的關稅,現在整體關稅已經達到 125%。同時,特朗普暫停了對除中國之外其他所有國家的加征關稅政策,而且要把對其他國家加征關稅的稅點降到 10%。這進一步證明我昨天視頻里的分析完全正確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着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