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讀史記)黃石老人:因為你需要,所以我存在

2021年08月17日13:47:02 歷史 1196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幾乎是歷朝歷代的潛規則。漢朝的開國功臣都被劉邦給“潛規則”過,下場的悲慘程度和其功勞成正比,功勞越大,下場越悲慘。譬如淮陰侯韓信,才能卓越,戰功累累,最後卻落了個被夷滅宗族的下場。然而,漢朝的開國功臣中也有一個例外,此人就是張良。自始至終,張良都深得劉邦的信任,同時也贏得了呂后的尊敬,以至於張良死後還獲得了文成侯的謚號,兒子張不疑也襲封為侯。所有這一切,也許和一個“莫須有”的黃石老人有關。

(趣讀史記)黃石老人:因為你需要,所以我存在 - 天天要聞

張良的先人是韓國人,其祖父和父親加在一起做過五代韓王之相。可是等張良長大的時候,卻已經沒有在韓國做官的可能了,因為秦國在統一的過程中,早把韓國給滅掉了。我們可以理解張良心中的憤懣。亡了國的張良決定用全部財產尋求勇士謀刺秦王,最後找到了一個大力士,製造了一個一百二十斤重的鐵鎚,埋伏在秦始皇巡遊必經之地。張良和大力士在博浪沙斷然出手,像擲鉛球一樣把鐵鎚擲了出去,可惜僅僅命中了秦始皇的副車。此後,時代風雲變幻,張良信念堅定,意志頑強,為劉邦奪取天下立下了不世之功。

遼闊的大地上,處處記載了他的政治遠見和高超謀略。他設計擊敗秦軍,勸諫劉邦撤出秦宮,爭取黥布彭越,籠絡韓信,進而滅楚。劉邦稱帝後,他四兩撥千斤,建議封賞與劉邦有宿怨的雍齒,從而徹底安定了人心,將禍患消滅在了萌芽之中。他是劉邦智囊團中的核心人物,劉邦對他言聽計從,高度評價他“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然而,這些都不足以說明張良的偉大,張良真正的偉大不在於輔佐劉邦,而在於自保。

(趣讀史記)黃石老人:因為你需要,所以我存在 - 天天要聞

張良深知“敵國破,謀臣亡”,面對爭功的同僚,他“不敢當三萬戶”;劉邦對他的任何封賞,他都表現得極為滿足;在波詭雲譎的劉邦統治晚期,他經常稱病杜門不出,行“道引”、“辟穀”之術;他揚言“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游”,處處表現得急流勇退。因此,在漢初“三傑”中,韓信被殺,蕭何被囚,張良卻始終毫髮無損。至此,該讓黃石老人上場了。

張良和黃石老人的相遇如同一場事先策劃的傳奇故事:在張良籍籍無名的時候,他經常在下邳一座破敗的橋上孤獨漫步。有一天,應該是傍晚吧,張良無意之中意外地看見一個仙風道骨的老者。他徑直走到張良跟前,故意把鞋甩到橋下,挑釁似的對張良說:“小子,去把鞋撿上來!”張良有些驚訝,最後還是強壓怒火,把鞋子撿了回來。誰知那老者得寸進尺,竟要張良替他把鞋穿上。張良想,既然已經把鞋撿了上來,就替他穿上吧。老人把腳伸出來,看着張良乖乖地給自己穿鞋,滿足的表情在臉上流露出來,最後老人笑着離去了,把張口結舌的張良落在了橋上。

(趣讀史記)黃石老人:因為你需要,所以我存在 - 天天要聞

老人走了半天之後卻又突然返回,很突兀地說道:“你是個好孩子,看你還有些前途。這樣吧,五天以後天剛亮時,你來這裡見我。”

五天之後,曙色初現,急匆匆趕到的張良,發現那老者已先行來到,還沒站穩,他就聽到了那老人的不滿:“沒想到你和老人約會居然好意思遲到!”老人留下一句話之後憤而離去:“五天以後再來吧!”又是五天之後,儘管起了個大早,但張良遲到依舊,老人依然是那句話:“五天之後再來吧!”這次張良學乖了,他不到半夜披星戴月地趕到橋上,如同地下黨接頭。還好,這次總算早來了一次。過了一會,老人也來了,這次終於露出了笑容:“早就應該這樣啊!”

在暗淡的月光之下,那老人如同變戲法一樣拿出了一部書:“這是部奇書,掌握其要領,完全可以當帝王的老師。我料定你十年以後就會有大的發展。小夥子,好自為之吧!”最後,老人又補充道:“十三年後,別忘了到濟北見我,我就是谷城山下的那塊黃石。”

(趣讀史記)黃石老人:因為你需要,所以我存在 - 天天要聞

從此,張良精研兵法,果然在十年之後找到了用武之地。劉邦為他提供了廣闊的舞台。他的文弱之軀可以抵得上千軍萬馬,在劉邦的心目中無人可以替代。在和老人闊別十三年之後,機緣巧合,張良果然因公事來到濟北,那時他正跟隨劉邦外出視察,路過濟北的谷城山,意有所感,心內惆悵不已,十三年前的雲煙往事突然湧上心頭。他蒼茫四顧,果然見到谷城山下那塊醒目的黃石,他不管不顧地奔向黃石,畢恭畢敬地將黃石取回,從此奉若至寶,須臾不離。後來他去世之時,還特意留下遺言,要求將黃石和自己一起安葬。於是,黃石老人就成了一個永遠傳誦不已的神話。

(趣讀史記)黃石老人:因為你需要,所以我存在 - 天天要聞

【個性點評】漢初開國三傑中,只有張良獲得了善終。張良的水平和謀略不僅僅體現在運籌軍國大事上,更體現在其防患未然的自我保護之上。一個關於黃石老人的傳說,就是他的智商和情商明顯高於韓信和蕭何的具體表現。黃石老人來無影去無蹤,神出鬼沒,除了張良之外沒有第二個目擊證人。可是到最後,神話卻來了個現實的結尾,張良假戲真做地弄來了個黃石作為物證,以此證明自己從前所言句句為實。雖然這是張良缺乏自信的表現,但這塊黃石卻巧妙地補足了張良所編造的黃石老人傳說的缺憾。這塊石頭的出現,為張良提供了物證,同時也幫張良完成了自我神化。面對天助的神人,凡夫俗子豈可嫉妒?因而,最終張良得以全身終老。因為需要,所以存在,黃石老人是個實用主義的標本。司馬遷曾說他自己看到過張良的畫像,貌如美女。不僅外貌,看來張良的心思也同女子一樣綿密。男人女相,大富大貴之本啊!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通往奴役之路》七大核心 - 天天要聞

《通往奴役之路》七大核心

5月8日哈耶克誕辰126周年紀念日1899年5月8日-1992年3月23日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七大核心觀點一文整理·深度閱讀第一,市場經濟是人類迄今所能發現的最有效率且較為理想的一種資源配置體制。
黃裕生:天空下,每一個人的苦難都是所有人的不幸 - 天天要聞

黃裕生:天空下,每一個人的苦難都是所有人的不幸

黃裕生,哲學家,現任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1愚蠢的人在苦難降臨自己頭上之前,永遠都認為那是不幸者自己的問題,而永遠看不到苦難的製造者,甚至還站在製造苦難的人一邊,對那些批評苦難的製造者的人冷嘲熱諷,惡語相加。
哀悼!她走了,倖存者僅剩7人 - 天天要聞

哀悼!她走了,倖存者僅剩7人

5月7日記者從上海師範大學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獲悉5月7日凌晨1時許日軍“慰安婦”制度受害倖存者小瑞奶奶(化名)在湖南華容縣去世享年96歲小瑞奶奶1930年生於湖南華容1943年春夏之交13歲的她不幸被進村日軍抓獲日軍將擄掠而來的女性
陵水文羅產業園建設穩步推進 - 天天要聞

陵水文羅產業園建設穩步推進

5月7日,陵水文羅加工物流產業園一、二期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完成項目整體的85%。記者在一、二期項目現場看到,工地上機器轟鳴,車輛穿梭,施工團隊正緊鑼密鼓推進後續建設工作,一座座現代化的廠房拔地而起。據介紹,該產業園一期項目為文羅農產品批發市場項目、商業配套項目、熱帶果蔬深加工中心、農副...
一見·歷史與未來,一對跨越十年的關鍵詞 - 天天要聞

一見·歷史與未來,一對跨越十年的關鍵詞

循着習近平主席的足跡,感悟文以載道。 5月7日,在赴莫斯科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慶典之際,習近平主席在《俄羅斯報》發表署名文章《以史為鑒 共創未來》。10年前的同一天,那次赴俄之際發表的署名文章題目是《銘記歷史,開創未來》。 “歷史”與“未來”,一對關鍵詞,跨越十年,昭示...
全國唯一的羌族自治縣:讓世界為羌族文化停留 - 天天要聞

全國唯一的羌族自治縣:讓世界為羌族文化停留

中新網成都5月8日電 (賀劭清 楊勇)羌綉亮相意大利米蘭設計周、歌舞劇《風從羌山來》赴柏林藝術節演出……記者8日從四川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成都舉行的新聞發布會獲悉,作為全國唯一的羌族自治縣,近年來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縣大力保護傳承羌族文化,推動羌族文化走向世界,讓世界為羌族文化停留。北川綉娘綉羌綉資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