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歷史人物一起成長(44)-王陽明龍場生活給予我的啟示

2021年05月11日23:10:12 歷史 1310

王陽明,一個筆者很喜歡,但對於他的“心學”卻處於一種比較懵懂的狀態。自我安慰可能是因為自己還沒有到哪個層次,所以不能很好的理解。但這並不影響對這位哲學家、思想家、軍事家、教育家的敬佩之心。

特別是他被貶到龍場驛做驛丞那段歲月。

貴州修文縣的龍場驛,是一個窮山惡水、荊棘叢生,方圓數里無人煙的偏僻之地。在這個地方能聽懂王陽明語言的漢人,要嘛是流竄犯、要嘛是兇惡之徒,當地的居民由於語言不通,根本沒有辦法與王陽明交流。

面對這樣艱苦的條件,王陽明可以選擇退卻或堅持,而他選擇了堅持。

於是,這個從小生活在官宦之家,從來沒有吃過這種苦的人開始了他的龍場生活。

他主動進入深山,找到當地的居民,用手語一遍一遍的溝通,得到他們的認同,讓他們住在自己的周圍,還開設書院,教他們讀書寫字。當隨從苦悶時,主動去安慰他們,分擔他們的工作。

這就是讓筆者最佩服的地方。

就是這些聖賢之人,在一切的痛苦和困難面前,他們仍然堅定前行、泰然處之的人。很多時候,平凡人與聖賢之人相較而言,最大的區別就是在於面對困難時的態度不同。當然,也正是因為平凡人與聖人之間,有了這樣的區別,所以這個世界上才會有很多平凡人,而能真正在歷史長河中,不被淘汰掉的、能青史留名的,註定是少數。

只是,那怕是個平凡人,很多時候對待困難的態度,也決定了你成為平凡人的高度。雖然我們都是平凡人!

跟着歷史人物一起成長(44)-王陽明龍場生活給予我的啟示 - 天天要聞

(文中部分文字來源於當年明月所著《明朝那些事兒》,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即刪)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周家橋“鐵軍講堂”開講!居民:歷史一下子鮮活起來了! - 天天要聞

周家橋“鐵軍講堂”開講!居民:歷史一下子鮮活起來了!

近日,上海解放紀念日之際,由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浙東浙南分會與周家橋街道關工委聯合打造的“鐵軍講堂”第二講,以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為主題正式開講。當天下午兩點,周家橋三十七民眾夜校舊址紀念館內擠滿了前來聽講的群眾。上海新四軍研究會浙東浙南分會宣講團團長謝魯淮從抗戰相關歷史講起,為大家講述了一段段抗戰...
端午Citywalk | 從東吳到大明,從吳敬梓到陳獨秀:1800年,一條河與一座城 - 天天要聞

端午Citywalk | 從東吳到大明,從吳敬梓到陳獨秀:1800年,一條河與一座城

進香河題圖來源:Bigger南京微信公號今天穿行在南京的街道,穿過新街口熙熙攘攘的人群,沿着洪武北路一路向北,當兩側高大的水杉逐漸取代了高樓大廈,進香河路就到了。叫“進香河路”,是因為有進香河——不過,現在這條河已經改為地下流淌的暗河了,但絲毫沒有掩蓋這條有着將近1800年歷史的河流在南京城市史上的地位:一...
皇帝的龍椅上,兩個男人一起接受百官朝拜 - 天天要聞

皇帝的龍椅上,兩個男人一起接受百官朝拜

作者:殘門銹鎖公元316年,西晉滅亡。都姓司馬,所以在公元317年,東晉隨之出現。建立東晉的人,叫做司馬睿。那麼司馬睿和司馬懿,啥關係?司馬睿的爹是司馬覲,司馬覲的爹是司馬伷,司馬伷的叔叔是司馬昭,而司馬昭是西晉的開國皇帝。
清代王傑為什麼被乾隆皇帝由殿試的探花提升為狀元呢? - 天天要聞

清代王傑為什麼被乾隆皇帝由殿試的探花提升為狀元呢?

作者:趙心放清代陝西人王傑有兩個第一的頭銜:清朝開國陝西的第一名狀元和清一代陝西的第一名臣。他的名臣頭銜確實是本人實至名歸,而他的狀元頭銜呢?是乾隆皇帝從第三名探花提上來的。直白地說,是撿的漏,甚或是意外驚喜。本文專門聊聊王傑的故事。
🇨🇳宋慶齡:旗袍女士愛國的一生 - 天天要聞

🇨🇳宋慶齡:旗袍女士愛國的一生

您輕輕翻開泛黃的歷史扉頁,時光指針定格在1893年1月27日。上海弄堂里傳來的嬰兒啼哭聲中,誰都不曾想到,這個生於動蕩年代的女孩,將用畢生心血在中華大地書寫不朽傳奇。十五歲的渡輪載着青澀少女駛向大洋彼岸,密歇根湖畔的晨霧沾濕了她的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