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武俠遊戲已死?希望尚在!四大宗師金古梁溫還剩兩家爭鳴

作為一個國產武俠遊戲老玩家,我們多麼懷念2000年左右的世界:《仙劍》《軒轅劍》雙劍齊鳴成為不少國內玩家的武俠啟蒙遊戲,《新劍俠情緣》ARPG式非回合玩法讓人印象深刻,《武林群俠傳》的超級豐富的開放分支放在今天都是典範,《刀劍封魔錄》優秀的ARPG打擊感和高能的怪物生態可以與“暗黑2”試比高,《流星蝴蝶劍》豐富成熟的ACT出招成為國產動作遊戲的持久巔峰……



更不用說一些同樣優秀的小眾佳作,如《天河傳說》《盪神志》《陸小鳳》《幻想三國志》等等,那個年代的國產武俠遊戲,真可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讓人目不暇接。



可當國內遊戲進入網遊化,國產武俠遊戲就快速進入衰退,以“雙劍”為首的經典武俠單機不復往日光輝。


直到2018年6月,由武俠小說四大宗師之一的溫瑞安授權的網易《逆水寒》面世,當年王思聰都要慢慢排隊擠服務器才能進去玩,造就武俠迷人人都玩的萬人空巷的盛景,才再一次開啟了國產武俠遊戲的文藝復興。



但是,傳統MMO框架已經不能完全貼合日益快速增長的玩家需求了。市場環境已然日新月異:玩家更需要的是像《只狼》或者《荒野大鏢客》這種,真正能對標歐美爆款動作或開放世界3A大作的國產遊戲,國內玩家的審美品味早已開始與國際接軌。



在這樣的市場潮流下,又是網易旗下的作品再度搶先吸引眼球:《逆水寒》手游高舉“革自己命”的大旗,宣稱要做一款“不肝不氪”“無日常周常課程表”“不強迫社交”“內容豐富可當單機開放世界”玩的遊戲,聲稱將做一款“不網易”的遊戲。



為了實現“讓MMO再次偉大”、“引領MMO未來十年發展方向”的目的,《逆水寒》手游聲稱已經投入6.4億元,400多人已經連續開發了3年,但也只完成了70%左右。為了實現“不氪金”的目標,還將在遊戲內植入廣告,來實現“羊毛出在牛身上”,賺各種品牌主的廣告費。



官方聲稱團隊平均年齡只有29歲,是一群瘋狂的遊戲迷,將在開發過程中學習和借鑒包括《原神》《塞爾達》《老頭環》《大表哥2》甚至《九陰》《RO》在內的十餘款優秀遊戲。



這番“熱血革命”式的宣言,讓不少玩家都瞠目結舌,或表示無比期待,或表示“餅畫太大吃不下”。《逆水寒》手游這波宣言也收穫頗豐,官宣開啟預約第一天就收穫了超過110萬的預約量,登頂b站熱搜。



或許是看到網易再度即將扛起國產武俠遊戲的大旗,豬廠的老對手騰訊也坐不住了,於近日公布由UE5打造的手游《代號:致金庸》。值得注意的是,這是騰訊首次採用UE5來開發遊戲,騰訊對這款遊戲寄予的厚望可見一斑。



基於武俠宗師溫瑞安作品的《逆水寒》手游,以及騰訊的《代號:致金庸》手游,似乎將要掀起新一輪的國產武俠遊戲復興之潮。究竟哪款能真正帶領國產武俠遊戲再向前突破發展呢?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