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比《推背圖》還神奇的預言詩,一首詩一個朝代,現在是第幾首?
我們經常會發現某些人好像就不怕出事,總會在危險的邊緣瘋狂的試探,他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行為?這是源於對未知的渴望,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就像人類對為未來的探索和憧憬,有些人可能內斂只在心中幻想,但有些人會做出實際行動,未來真的是一個充滿誘惑的詞語。
人類對於未來的渴望,催生出了一種叫做預言的東西,有人認為確有其事,對此深信不疑,但有些人就認為這不過是一種臆想,根本沒有依據,但真有那麼絕對嗎?不見得吧!
現代人利用科技,將世界推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在這個基礎上,他們對未來發起衝擊,試圖讓人類文明更上一層樓。而古人也從來沒有停止他們的步伐,不管是瑪雅文明還是其他文明都有自己的預測未來的手段,我們也有。
在浩瀚的中華文化中,關於預言的典籍也是層出不窮,那些高人以《易經》《洛書》《河圖》為根基,推演未來,警醒世人,時至今日,流傳最廣的就是被稱為中華第一預言奇書的《推背圖》,李淳風和袁天罡以《周易》為基,演算唐630年之後2000多年的歷史大事,給後人留下無盡的遐想。
梅花詩
而《推背圖》並不是唯一一個預言後世的典籍,有一個詩集,其中記錄的十首詩精準預測了十個朝代,一首詩對應一個朝代,詩集的名字叫做《梅花詩》,作者為邵雍。
我們常說的一年之計在於晨就出自他口,中國的名人都有一個特點,他們從出生的時候就表現得極其不凡,邵雍也不例外。
邵雍在幼年的時候就聲名在外,熟讀詩書,是父母口中別人家的孩子,大家都以為這個孩子以後肯定入仕,大展宏圖,但沒想到在李之才的影響下,邵雍接觸到《洛書》《河圖》,至此一發不可收拾,放棄了仕途,躲進深山專心鑽研。
苦心人天不負,經過多年的研究,邵雍展示了他的成果:十首詩。他將十個朝代的命運濃縮在這十首詩中,經過歷史的發酵,《梅花詩》的威力可見一斑。
我們看一下其中第四首:大明王朝興衰。
畢竟英雄起布衣,朱門不是舊黃畿。飛來燕子尋常事,開到李花春已非。
並不是特別難理解,英雄的出身並不高貴,在外敵入侵的時代中,何人能稱英雄?只有驅除韃虜的人才能稱之為英雄,朱元璋作為最後的勝利者,擔得起“英雄”二字,取代元王廷,建立大明王朝,中原是朱家的天下了。
前一句說的是明王朝的建立,後一句說的則是明王朝的歷程,燕王朱棣謀朝篡位,這種王權爭奪戰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事情,不過正是因為有了朱棣,才有了永樂盛典。但明朝終將也是走向了沒落,李自成在京城花開的時候,進京了。
【小結】
一首詩一個朝代,那現在對應的是第幾首?我們前面有民國,滿清,接下來就是大明王朝,那麼我們對應的則是第七首詩,大家自己找一下第七首,我感覺這首詩所表達的含義似乎並不是那麼好。
除了《梅花詩》和《推背圖》外,中國還有很多預言典籍,你更傾向於哪一個流派,未來到底如何,可能正是因為人類對未來渴望,推動着我們不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