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傑明富蘭克林,他是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只上過兩年學,早早的就做了童工。但這是因為喜歡讀書,渴望進步,通過持之以恆的奮鬥,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他被稱之為美國的聖人,他沒有做過總統,但卻是總統也都崇拜的人。

提起他,可能划過你腦海,記憶中的就是那個在雷雨天里放風箏,證明天空中的雷就是殿的人。其實他的成就可遠遠不止於此。他首先是發明家、科學家、慈善家、作家、思想家、政治哲學家、音樂家,還是英國皇家學會院士,牛津大學榮譽博士,也曾獲得過劍橋、耶魯、哈佛大學的榮譽學位。這位只上過兩年學的窮小子,幾乎受到了世界上所有頂尖大學的認可。

是什麼原因會使他能有這麼多的榮譽呢?原因是他為自己制定了十三條原則,分別是:一、緘默,杜絕一切的閑言碎語,與人與己不利的話不說。二、秩序,做事情有條理,用完東西各歸其位。三、意志,想到就要做到,必須做到和你說出來的一樣好。四、節儉,花的錢必須有意義,杜絕一切浪費。五、勤奮,時間和精力必須用在有用的事物上,六,誠懇,不用詭計,用純粹平等的角度去交流和思考。七、公正,不做損害別人的事,但正當的權益自己要去爭取。八、中道,不走極端。寬以律人。九、整潔,身體、衣着、居所力求乾淨。十、平靜,不被世俗所擾,也不為無法改變的事情所困。十一、節制,飯不能吃太脹,酒不能喝太高。十二、忠貞,少行房事,勿縱慾過度。十三、謙遜,效仿耶穌和蘇格拉底,克服與生俱來的那份驕傲。

他開始嚴格的按照以上這些原則去要求自己,每晚反思自省,完善自己的不足。晚年的富蘭克林自己也坦言,他從未能達到自己所理想的那種完美境界,甚至還相距甚遠。但他自己的經歷充分證明了這套方法的有效和實用。通過不懈的堅持與努力,他變得越來越智慧和優秀,而對現實的判斷力也越來越準確。其實前後也沒用了幾年,就為自己重新改寫了命運,二十多歲便擁有了自己的印刷廠及報社,實現了財務自由。

所以,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給自己立起規劃,特別是現在努力學習的學生們,要先有個長遠的人生規劃,分時段分進程去完成每個小規劃,才能更好地面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