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是古代經典的四大名著之一,一百零八位好漢的形象深入人心。
尤其是武松、林沖、魯智深等好漢深受大家的喜愛。
《水滸傳》里雖然刻畫了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漢,但大部分都是邊角料級別的配角。
例如鄭天壽、陶宗旺、王定六等人,他們在原著里所佔篇幅很小,甚至沒有一句台詞。
而行者武松,是一個施耐庵偏愛的角色。
縱觀《水滸傳》全書,武松一個人的故事章節就佔了全書的十分之一。
武松在《水滸傳》原著里出手果斷,血性十足,尤其擅長絕地反擊,越是逆境就越是驍勇。
那麼水滸傳有幾人能放倒武松?
個人認為,至少有五位高手可以做到這一點,魯智深上榜,前兩位1招就可以擊敗武松。
武松
在分析題目提出的問題之前,咱們先來認真分析一下武松的戰鬥力,以及武松的戰鬥風格。
武松的實力其實比較難以定位,因為他跟《水滸傳》原著里的絕頂高手交戰不多。
武松吊打蔣門神、蜈蚣道人,也難以說明他有梁山五虎將的實力。
因為蔣門神、蜈蚣道人都是野路子,他們估計沒有索超、朱仝厲害。
但是武松有兩場硬仗,卻是《水滸傳》很多高手做不到的。
一場是大戰飛雲浦、一場是景陽岡打虎。
大戰飛雲浦時,武鬆手腳戴着鐐銬,身上帶着重枷。
如此的絕境,他還輕鬆的秒殺了四位帶刀公差,一招一個,沒有任何拖泥帶水。
反觀林沖和盧俊義在被押解時,老老實實,基本上沒有反抗,表現比武松差的太多。
很多人說武松沒有跟絕頂高手打過,那老虎算不算絕頂高手?
武松景陽岡打虎,說明他的力量和速度遠勝一般高手。
這是施耐庵對武松的偏愛,其他梁山好漢,就沒有這份偏愛。
所以武松的實力在《水滸傳》原著里即便不是天花板,也是燈棍級別。
第5位:史文恭
曾頭市武藝教師,史文恭,槍法了得,武藝強悍。
在一些評書里,史文恭、林沖、盧俊義和武松都是宋朝武術名家周侗的弟子。
跟其他幾個師兄弟相比,武松學藝時間較短,史文恭、盧俊義、林沖,都是算是武松的師兄。
個人認為,水滸傳原著了,除了一百二十回版本的杜壆智蛙,史文恭的武藝是僅次於盧俊義的。
大戰曾頭市時,史文恭僅僅用了不到20回合,就打敗了秦明,把秦明打得落荒而逃。
史文恭可以20回合挑飛一位五虎將,這份戰績,林沖、關勝都做不到。
武松就更不必說了,他頂多也就是五虎將中游的實力。
所以說,史文恭放倒武松,應該問題不大。
這一點不用過多解釋,武松再厲害,他在20回合之內,也打不贏霹靂火秦明。
第4位:魯智深
如果說正面對決,哪怕是赤手空拳的以命相搏,梁山上哪位好漢最不虛武松,那就是魯智深。
首先魯智深倒拔垂楊柳,六十多斤的水磨禪杖舞起來很輕鬆,說明魯智深的力氣還在武松之上。
尤其他倒拔垂楊柳,這可是現代小型挖掘機才能做到的。
而且魯智深的武藝很全面,他步戰能單挑梁山八驃騎之一的楊志,40回合之內壓制楊志。
馬戰呢,魯智深能單挑梁山五虎將之一的呼延灼,五十回合不分勝敗。
魯智深的這兩個戰績,也都強過武松。
在梁山有108位好漢,武松跟魯智深的感情最好,而能讓武松心服口服的也只有魯智深。
武松佩服魯智深的為人,也佩服魯智深的武藝。
所以,魯智深的綜合實力在武松之上,把武松放倒問題不大。
第3位:盧俊義
在水滸傳原著里,明確武功天下第一的只有玉麒麟盧俊義,這是施耐庵欽點的。
復仇曾頭市時,盧俊義一個照面就活捉了史文恭,這顯示了他凌駕於五虎將之上的實力。
別說一個照面活捉史文恭,林沖和關勝聯手都不一定能活捉史文恭。
後來在梁山好漢的四大征中,盧俊義一人力戰耶律四子,酣戰一個時辰,戰勝耶律宗霖、耶律宗雷,嚇跑耶律宗電和耶律宗雲。
緊接着,盧俊義一個人單槍匹馬將一千多人的遼兵殺得四散奔逃。
如果說武松正面硬剛盧俊義,那倒下的肯定是武松,不然施耐庵這書也就白寫了。
盧俊義也有缺點,那就是戰鬥意志不行,鬥志不如武松。
第2位:張清;第1位:包道乙
標題說了,前兩位只用一招就可以擊敗武松,這兩位高手就是張清跟包道乙。
總體來說,這兩位高手都是精準的遠程攻擊。
魯智深、史文恭、盧俊義三人的實力都在武松之上,但不可能一招擊敗武松。
而張清和包道乙卻可以做到。
張清在去梁山之前,用手裡小小的石子一連擊敗了15位梁山好漢。
三位五虎將、四位八驃騎,都敗給了張清的石子。
除了雙槍將董平,梁山沒人能頂住張清一顆石子。
像關勝、呼延灼、魯智深這樣的猛將,都被張清一招擊敗。
所以,張清放倒武松,只需要一顆石子。
包道乙放倒武松,也只需要一招。
征方臘時,武松揮刀向鄭彪砍去,旁邊的妖道包道乙祭起飛刀,一刀就砍斷了武松的胳膊。
武松根本就沒有反應過來,這說明包道乙的飛刀速度很快,甚至快過來張清的石子。
武松當時就疼暈了過去。是魯智深拚命救回了武松。所以,包道乙一招就擊敗了武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