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給人一種擺爛的感覺,去年不用多說了,去年夏季賽回來的時候賽程都一半了,一來就打RNG,結果打銷戶從1級開始對線就崩了。要知道銷戶可是“新人上單”,很依賴保上,而TS是所謂“對線摩王”“41剪”,結果一級被銷戶卡攻擊距離教育了,直接打出TP。這
誰能想到啊。
輸了RNG之後我印象中基本上就很難進季後賽了,後來就開始擺,那麼理所當然的,季後賽沒進去,也就更別說冒泡賽了。
今年本來以為他迴光返照了,憑心而論,打比賽的時候,大亂斗都打的很少了, Rank量非常多,春季賽季後賽衝到了宗師500分,夏季賽衝到了王者900分。結果夏季賽末尾,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不知道是號被封了還是開擺了又或者是怎麼樣,大號玩了一晚上終極魔典,然後再也沒上過大號,又回去玩小號的大師一兩百點的局。
以前很多人會說排位不重要,但是今年的2個例子卻證明排位很重要。長時間玩低分段可能對操作沒什麼影響,但習慣了低分段的節奉之後可能會一時適應不了比賽節奏。
比如Gala大號被封了,開始玩小號,從鑽石往上打,那段時間RNG的比賽就打的很艱難,Gala的表現非常不好,也有澤麗E牆送人頭的局。
而TS在玩王者900點的局那會,比賽上是又穩又C;而他回去玩大師一兩百點的局的時候,意識彷彿突然回到了S10MSC時期,他對線打的依舊還是不錯的,但是好像緊繃的弦鬆了一樣,變得非常隨性,說簡單點就是好抓、沒有紀律性打着打着要犯病。
雖然說WBG季後賽一輪游我覺得主鍋並不在他(雖然1/18實在有點搞),不是說他沒鍋,而是那四把各個都臭,硬要分鍋也就是大哥笑二哥的水平,只是爛的方向不一樣而已。
整個夏季賽上單是死亡數高,正所謂41抓,敢抓就敢死,容易送,“宋江”這個外號真不是空穴來風。猛的時候,那就是全場焦點;垃的時候,那就是直接打成突破口。他最大的問題不在於操作,不在於什麼意識,而在於紀律性。就像被探照果實發現了之後原地回城不肯退幾步,這就是紀律性差的體現。打弱隊這不是問題,因為能打回來,打強隊的時候這就是大問題,對手會逮着你給的機會使勁整你。
野輔是參團率低,“野輔”能參團率低,懂得都懂,隊友被抓邊笑邊刷,在打野強調工具人甚至絕食抓人的版本,當刷子,比賽的時候經常能看到選個波比和蔚壓對面打野二三十刀,但是這些英雄刷起來又c不了;輔助總是無效遊走,放AD一個人坐牢。這個版本是很強調中野Q節奏的,WBG前期節奏總是那麼爛, Sofm絕對是很重要的一環。
AD是分均輸出低,靠AD來C的版本打全聯盟倒數的傷害,他前期是坐牢,所以把把10分鐘掉下一塔並不怪他;但是中期WBG會給幻鋒讓資源,所以幻鋒的分均經濟能排在聯盟前列,他是不缺錢的,甚至能說他其實每把都挺肥;但是OB型雙c真不是尬黑,全聯盟倒數的傷轉和分均傷害,在這個靠AD來C的版本就是很格格不入。仔細去看比賽回放可以發現,其實他的輸出環境很多時候真的不差,但是他就是會拉扯空氣。
唯一數據正常的大安,但是看了比賽的都不會說大安沒有問題,季後賽贏的那一把確實可以,更多時候是自己又c不了,節奏也被爆了個稀爛,地縛靈中單真不是尬黑,而且比起打法問題,夏季賽他的個人能力都出現了問題,像喜鵲?閃現R自己的冰女、爆笑流沙皇,這些都不是尬黑。
只能說WBG整個夏季賽就是嚴重的逆版本在玩遊戲,春季賽的很多優點都沒能延續下來,缺點不改的情況下優點越來越少,以前都說WBG拖到後期很猛,可夏季賽拖到後期好像也就那樣,前期沒有節奏,後期C不了,這隊伍也就這樣了。
像TS他這樣的表現,很難讓人由心的說“先不談上路”夏季賽常規賽那會兒用甩鍋我覺得沒啥問題,但是季後賽他自己也玩的旁臭,也就別說隊友怎麼怎麼樣了,這幾個人季後賽玩的都很臭,去不了冒泡賽"也挺合理的,就是沒那個水平,就這麼簡單。
PS:部分文稿非原創,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