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四五家外企錄取通知,她因一句質問而放棄…如今其所創公司一年訂單超百億

“20多年前,當我手握四五個外企offer之際,一位客戶的發問改變了一切。彼時,國內半導體、生物醫藥行業面臨高純工藝系統依賴進口困局,核心技術被國外壟斷。‘難道我們只能一直被卡脖子?’這句質問,點燃了我心中的火種,指明了奮鬥方向。”

5月12日下午,“百年榮光 再啟新程”閔行區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上海總工會成立100周年暨模範集體、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大零號灣藝術中心舉行,現場隆重表彰3名全國勞動模範、13名上海市勞動模範、8名上海市先進工作者、8個上海市模範集體。記者發現,新一屆勞模代表中,各領域湧現出來的科技創新人才“表現搶眼”。

在現場,新鮮出爐的上海市勞動模範代表之一,上海至純潔凈系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蔣淵上台分享了自己在大零號灣的創業經歷和體會。2000年,她與一位兼職夥伴以 “1.5 人”團隊開啟創業,2004年遷至紫竹高新區,彼時7個人的團隊、一年300萬元的訂單,已經實現0-1的突破。此後,通過十餘載拼搏,至純科技於 2017年登陸上交所主板,2023年新增訂單超 132.93億元,員工近2000人,完成巨大飛躍。

作為一家民營高科技上市企業帶頭人,蔣淵始終踐行科技報國、產業報國的初心和使命。20年前,中國半導體產業面臨多重困境,至純科技從高純工藝系統出發,逐步向核心設備、電子材料等同能力圈的不同領域拓展。2017年上市後,堅定“自主可控”路徑,研發團隊攻堅克難,研製出高溫硫酸、單片磷酸等系列單片式機型,技術水平達國內領先、國際先進,部分工藝機台填補了國產濕法裝備的空白。截至2024年底,至純科技累計申請專利840件,其中572項獲得授權。

在發展進程中,至純科技還勇擔產業鏈“鏈主”之責,攜手四五十家上下游企業構建產業集群,全力推進國產化替代。儘管前期投入巨大,但這份未雨綢繆在去年12月以來的國際經濟環境變化中彰顯成效。

上海愛登堡電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電梯研發部,此番獲得了上海市模範集體稱號。作為該集體的代表,全國勞動五一獎章獲得者潘阿鎖也上台作題為《爭當產業創新的“萬能鑰匙”》的分享發言。這支12人的團隊,五年磨一劍,突破國外“卡脖子”技術,自主研發10m/s超高速電梯,噪音降低40%,能耗減少30%。面對老齡化社會,團隊首創“無接觸智能呼梯系統”,用生物識別技術為年邁老人打開平等出行之門。團隊以“傳幫帶”鍛造人才梯隊,80後工程師宋裕青在導師指導下,歷經17次失敗,終以技術斬獲國際發明金獎。在“中國製造2025”的浪潮中,這支團隊用科技與擔當照亮城市垂直交通的未來。

這樣的創新故事,閃耀在一串勞模名單背後。“科研如同攀登高峰,雖然路途艱難,但山頂的風景,足以讓所有的努力都化作甘甜。”這是上海市勞動模範、江蘇碩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研發中心副總經理瀋海東的感言。他三十年如一日紮根科研生產一線,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帶領團隊攻堅克難,完成了環境控制通風系統優化技術研究、特種管道爬行機器人設計、心臟外科射頻消融儀研製、宮頸癌精準篩查hpv分型檢測系統的研發及產業化等項目;完成三維心臟標測系統(國家創新資金項目)、心臟電生理導航系統等多項省部級以上項目。他先後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

上海市勞動模範鍾磊,來自上海拓璞數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他紮根“工業母機”研發一線十餘年,帶領團隊攻克多項“卡脖子”技術難題。比如,面對大型雙五軸機床精度不穩定問題,他曾帶領團隊連續奮戰數月,甚至多個通宵守在機床旁邊,觀察現象,分析問題,最終成功攻克這一技術瓶頸。憑藉這股堅持到底的精神,他帶領團隊突破了高精度旋轉軸核心部件、機床動態空間精度提升等關鍵技術,研製了大型雙五軸鏡像銑、翻板銑、大型高精復材機床等我國航空航天領域首台套關鍵製造裝備,成功應用於c919大飛機、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等國家重大工程,提升了我國航空航天製造領域五軸高端裝備的自主保障能力。

為了彰顯對勞模的尊崇,閔行區今天在大會開幕前特別設置了勞模走紅毯環節。全國勞動模範、上海市勞動模範、上海市先進工作者、上海市模範集體代表身着正裝,佩戴榮譽勳章、綬帶、紅花,在熱烈的掌聲與歡呼聲中依次步入會場。據了解,為深化勞模關心關愛工作,閔行區總工會此前出台了《勞模(工匠)關心關愛實施辦法(試行)》,從醫療健康、生活保障、職業發展等多維度為勞模辦實事、解難題,讓尊崇勞模之舉落在實處。

“傳承”也成為本次表彰大會的關鍵詞之一。在出席本次活動的勞模代表中,四對結對師徒成為焦點,他們分別是——來自大金空調(上海)有限公司的陸忠明與張明,來自上海神洲綠化實業有限公司的李惠群與鄭良,來自上海第五人民醫院的何家揚與施國偉,來自教育系統的何學鋒與趙瑛群。此外,閔行區總工會積極推動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建設,推動技術攻關與成果轉化。今年1月,潘阿鎖智能電梯研究工匠創新工作室被評為“長三角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鞏洪亮勞模創新工作室、李惠群勞模創新工作室被評為“上海市勞模創新工作室”。

本次活動還設置了“微心愿”領取環節,在電子大屏幕的心愿樹上來自閔行職工的一個個微心愿掛在枝頭,涵蓋了困難幫扶、勞模助企行、勞模宣講、社會公益內容。勞模們踴躍上前,共計認領職工微心愿72個。近年來,閔行區總工會積極推動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納入“大思政課”工作體系,組織勞模工匠進校園、進企業、進園區,開展勞模工匠助企行等活動,上百名勞模工匠參與其中,解決企業難題上百個,惠及職工數千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