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金庸沒寫三國的故事,你看那時的天下第一是誰,無人不知其名

金庸用“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以及《越女劍》這十五部作品描繪了一個光怪陸離的武俠世界,不過金庸若是一股腦的發揮天馬行空的想象力,那他的故事反倒未必精彩,於是他主動為自己的作品套上枷鎖,也就是時代背景,此舉除了讓故事有了一個大的框架之外,還多了幾分史詩感,實乃一舉兩得。

不過說來奇怪,金庸寫了春秋時代背景的《越女劍》,寫了兩宋背景的《天龍八部》與“射鵰三部曲”,還有明清背景的一眾作品,為何卻跳過了風起雲湧的三國時代?

一、統一的世界觀

除了為故事加上時代背景之外,金庸在新修版故事中還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那就是讓各部作品之間都產生關聯,等於說他筆下的各部作品都處於同一個世界觀里了。

(阿青劇照)

比如《越女劍》中越女阿青所使用的越女劍法堪稱一絕,哪怕只是偷看了她舞劍影子的越國武士們都能夠成為天下無敵的高手,足見那劍法有多精妙。

而到了《射鵰英雄傳》中,韓小瑩也自詡“越女劍”,奈何她的劍法不過二三流,可這事卻不能怪她,因為金庸在新修版中特意加上了一段設定:“嘉興是當年吳越交兵之處,這套越女劍法就在此流傳下來。越國處女當日教給兵卒的劍法旨在上陣決勝,斬將刺馬頗為有用,但以之與江湖上武術名家相鬥,就嫌不夠輕靈翔動。到得唐朝末葉,嘉興出了一位劍術名家,依據古劍法要旨而再加創新,於鋒銳之中另蘊複雜變化。”

顯然,是那位唐末的高手畫蛇添足了。

又比如新修版《射鵰英雄傳》第十二回中提到過一句:“北宋年間,丐幫幫主蕭峰以此邀斗天下英雄,極少有人能擋得他三招兩式,氣蓋當世,群豪束手。當時共有‘降龍二十八掌’,後經蕭峰及他義弟虛竹子刪繁就簡,取精用宏,改為降龍十八掌,掌力更厚。這掌法傳到洪七公手上,在華山絕頂與王重陽、黃藥師等人論劍時施展出來,王重陽等盡皆稱道。”

(蕭峰、虛竹劇照)

如此一來,《天龍八部》又與“射鵰三部曲”關聯到了一起。

再有新修版《笑傲江湖》中,任我行提到他所用的吸星大法源自北宋年間的大理段氏一脈,他提到的那位段皇爺無疑就是段譽。

還有諸多細節能夠證明金庸有心打造一個完整的、不斷傳承的武林。

既然如此,寫一部三國題材的故事不就能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嗎?

二、金庸的三國情結

多數人可能有所不知,金庸其實是有心去創作一部三國題材的小說的。

他在《金庸、池田大作對話錄》中就提到過這個想法:“我甚至想過要寫一部以東吳為主體的《三國演義》,主角自然是周瑜和陸遜、陸抗,次主角是孫策、孫權、顧雍以及美人大喬、小喬。然而這是和全國民間根深蒂固的傳統思想作對,後果必定不佳,很快就放棄這個意圖。”

正如他所言,《三國演義》乃四大名著之一,早已廣為流傳,而那部名著是以蜀漢的角度去敘事,因此也有人認為劉備統領的蜀漢才是“正義”,若他以自己的老鄉東吳群雄為主角來創作一部作品,怕是難以被讀者接受,可若繼續以蜀漢的視角來敘事,又有點班門弄斧的意思,哪怕他是大師,也不敢改寫名著,這也合情合理。

不過金庸還是將自己對三國的偏愛寫進了故事之中,比如任我行就說自己武勝關羽,智比諸葛亮。

(孫策劇照)

他說自己的智慧勝過諸葛亮,那一定是誇大其詞了,畢竟他算得上是梟雄,卻沒有展現出太多的智謀,但他說自己的武力勝過關羽卻未必是吹噓。

因為在金庸的武俠世界觀里,關羽還真就未必是絕頂高手。

倒不是說關羽的武藝不強,而是他的“武藝”與金庸武俠世界觀里的“武功”屬於兩碼事,就好比前文提到的唐末那位劍術名家將阿青傳下的越女劍法改為後來的版本,其實並不是純粹的“削弱”,而是讓它更適用於武林高手之間的對決。

說白了,阿青若生在雙鵰時代,也未必能夠成為絕頂高手,因為她的那套劍法未必適合用來對付武林高手。

這即是問題所在。

因為金庸明確提到過,三國時期的第一高手並不是多數人印象中的“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而是一位看起來不怎麼強的醫生。

三、三國第一高手

醫生?是的,金庸武俠世界觀里的三國第一高手不是別人,正是那華佗。

這一點從謝遜發狂時的一番話語就能看出來。

(達摩劇照)

他是這麼說的:“突然之間,謝遜罵起武林人物來,自華佗創設五禽之戲起,少林派達摩老祖,岳武穆神拳散手,全給他罵得一文不值。可是他倒也非一味謾罵,於每家每派的缺點所在卻也確有真知灼見,貶斥之際,往往一針見血。只聽他自唐而宋,逐步罵到了南宋末年的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罵到了郭靖、黃蓉、楊過、小龍女,猛地里罵到了武當派開山祖師張三丰。”

你看,謝遜是將華佗對標後來登場於金庸各部作品中的絕頂高手們,等於說華佗自然就是三國時期最具代表性的高手了。

(華佗劇照)

他憑什麼?正是憑那五禽戲,可以說那五禽戲就是後世武林中絕大多數武功的雛形,所以謝遜甚至將他排在了少林達摩祖師之前的位置。

如此一來,金庸不寫三國故事的理由就很簡單了,就因為那個時代還沒有所謂的武林,那個時代的高手固然也會使刀槍棍棒,卻沒有系統的功法,更談不上“內力”一說,打起來也不過是毫無章法的拼力氣罷了,那樣的故事自然不符合“武俠”的氣質,金庸沒創作這樣一部作品,也實屬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