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楊花,對大多數人而言,這是一個成語。這個成語應該最早出自《紅樓夢》中,主要是形容人的感情像流水一樣容易發生變化,像楊絮一樣輕浮且飄蕩。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幾年水性楊花不僅僅只是一個成語了,還是一個菜!
今年這個叫“水性楊花”的菜就已經上市了,而且還比較奢侈。
水性楊花是個啥菜?
水性楊花,原本叫“波葉海菜花”,是水鱉科海菜花屬的多年生沉水草本植物,主要是生長在乾淨的湖泊中,並非是生長在海中。
雲南是海菜花的主要產區,也是較早食用海菜花的地區。以前海菜花算是雲南的特色菜,如今其它地方也陸續上市了這個蔬菜。
為什麼長在湖泊里要叫海菜花呢?原因就是雲南是高原地形,高原上有很多高原湖泊,這些湖泊面積都比較大,以前經常把這些湖泊叫成“海”。例如大家耳熟能詳的洱海,洱海不是海,而是個淡水湖泊。
海菜花以前也叫龍爪菜和水白菜、水青菜等名字,但都不如“海菜花”這個名字傳播的更廣泛。
而在把這個原本的小眾特產蔬菜推到市場上後,不少都用上了“水性楊花”的名字。水性楊花,這個蔬菜名更加能勾起消費者的好奇心,算是一個更偏向營銷的名字了。
為什麼海菜花要被叫成水性楊花呢?
有些較老的說法是,海菜花開花的時候,開出來的花朵是白色的小花朵,一朵朵白色小花漂浮在水面上,就像白色的楊花在水面上隨着水波流動一樣。
這就跟“水性楊花”這個詞的意境比較符合了。所以就有了這麼個名字。
說白了這就是個意境名,有些海菜花上還被寫了花語,說象徵著對“愛情的無拘無束”。這些也就聽聽好了,挺好玩的,就別較真了。
水性楊花的吃得主要是花莖,今年外地市場上賣得海菜花,大多數都是脆嫩的海菜花的莖,可以用來清炒或者煮湯,吃起來絲滑脆嫩清鮮。
今年的海菜花正在上市
今年正在上市的海菜花,不只是一個菜,而且也是一個奢侈蔬菜。當前大約能賣到四十多一斤,算是很奢侈了。

而且如今我們吃得海菜花,並非是以前野生的海菜花,野生海菜花如今是不允許隨意採摘的,受到了保護。能吃得海菜花基本上都是人工種植的。
即便是人工種植的蔬菜,海菜花也跟一些其他蔬菜是不一樣的。海菜花算是最乾淨的蔬菜之一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
主要就是海菜花的生長環境,是容不得一絲污染的。它對於水質的要求非常高,稍微有一些污染海菜花就會逐漸在水中死亡消失。因為它這個特點,海菜花還被提議當作環境指示植物,用來監測水質情況。
野生海菜花能從“到處都是”變成“受保護的植物”,也跟它這個特性有一定的關係。
野生海菜花逐漸變少後,就開始了人工移栽海菜花。有不少當地農民專門搞了池塘來種植海菜花。以前雲南、貴州等地區吃這個吃得多一些,如今正在逐漸賣向全國。
奇特蔬菜越來越多
除了海菜花外,今年市場上的各類奇特蔬菜也是越來越多了。
像金雀花、花生花、黃瓜花、槐花等以前很小眾的蔬菜,今年也都在到處賣了。在春季吃菜的道路上,春菜的豐富度是越來越高,只是不知道大家對這類小眾的奇特蔬菜是個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