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里最被低估之人,梁山好漢奈他不何,他卻殺得武松怒目而死

2025年01月30日23:50:17 搞笑 7932

在《水滸傳》這部波瀾壯闊的英雄史詩里,眾多人物角色形象鮮明,他們的故事更是精彩紛呈。

然而書中卻有一些人物卻被讀者所忽視,以至於他們的實力和影響力並未得到充分的認識。

好比在《水滸傳》里就有這麼一位被嚴重低估的人物,他可以讓梁山好漢們都無可奈何,甚至能殺得武松怒目而死。

水滸傳里最被低估之人,梁山好漢奈他不何,他卻殺得武松怒目而死 - 天天要聞

一、被低估之人

當我們提及《水滸傳》中被低估的角色時,很多人可能會首先想到包道乙。

包道乙是方臘麾下的法師,在與宋江的戰役中,他曾掣出飛劍,輕而易舉地斬斷了武松的一條手臂。

武松乃何許人也?他可是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英雄,還有醉打蔣門神、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等諸多傳奇壯舉。因此武松不僅是水泊梁山的核心人物之一,更是整部《水滸傳》的標誌性人物。

不過話說回來,包道乙雖然成功斬斷了武松的一條手臂,但他的這一行為卻有偷襲之嫌。當時的武松正手持雙刀與鄭彪激烈戰鬥,包道乙趁其不備發動攻擊。

而且包道乙在偷襲成功後試圖逃走,卻被梁山的凌振用轟天炮炸得粉身碎骨。由此可見,包道乙雖然有一定的實力,但他的行為並不光彩,而且他最終也未能逃脫死亡的命運。

水滸傳里最被低估之人,梁山好漢奈他不何,他卻殺得武松怒目而死 - 天天要聞

與包道乙相比,另一位人物的實力更是被嚴重低估。即使梁山好漢們傾巢而出,也奈他不何。

二、梁山好漢奈他不何

那時,宋江帶領水泊梁山攻打大名府。大名府麾下有兩名猛將,分別是李成和聞達。

李成率先手持兵刃與水泊梁山交手,沒幾個回合就敗下陣來。

而聞達則與梁山五虎將之一的霹靂火秦明打得難解難分,秦明始終都無法戰勝聞達。這足以說明聞達的總體實力不在秦明之下,而秦明在梁山好漢中的武藝是備受認可的,這也從側面體現出了聞達的高強武藝。

聞達的實力遠不僅於此。在大名府被攻破之後,聞達的表現更加亮眼。

書中記載:“話說當下樑中書、李成、聞達慌速尋得敗殘軍馬,投南便走。正行之間,又撞着兩隊伏兵,前後掩殺。李成當先,聞達在後,護着梁中書,并力死戰,撞透重圍,脫得大難。”

從這段描述中可以看出,即使面對梁山大軍的傾巢而出,聞達依然能夠拚死力戰,最終成功護送梁中書衝破了梁山的包圍圈。值得注意的是,前文提到李成在水泊梁山面前不堪一擊,所以在這次突圍中,李成只是濫竽充數,真正發揮關鍵作用的還是聞達。

水滸傳里最被低估之人,梁山好漢奈他不何,他卻殺得武松怒目而死 - 天天要聞

沒錯,聞達就是筆者所指的那位被嚴重低估的《水滸傳》人物。只可惜,隨着宋江帶着 108 好漢歸順朝廷,聞達也漸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如果將聞達的故事進一步展開來寫,想必會是一部引人入勝的《水滸後傳》。

有趣的是,清代作家俞萬春在《水滸傳》的基礎上創作了一部《水滸後傳》,這就是廣為人知的《蕩寇志》。在這部作品中,聞達再次登場,並且有了與武松的精彩對決。

三、殺得武松怒目而死

在《蕩寇志》中,聞達先是殺死了水泊梁山的陶宗旺與侯健,隨後與武松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戰鬥。

聞達和武松只鬥了五十回合,武松就已經招架不住。武松仰天嘆道:“我武二一生正直,不料今日如此死法。” 就在此時,天上突然颳起一陣怪風,塵土漫天,武松趁機逃脫。然而,當宋江發現武松時,他早已死去。

水滸傳里最被低估之人,梁山好漢奈他不何,他卻殺得武松怒目而死 - 天天要聞

原著中這樣描述:“三個探子繞到拔松山來尋武松,只見三個探子一齊叫道:‘奇了!武頭領為何還是這般坐在這裡?’宋江一看,只見他挺棍怒目,威風凜凜。宋江叫他幾聲,只是不應。近前向他臉上一按,冷如凝冰,方知他早已亡了。宋江放聲大哭,眾人都痛哭了一場,就近市棺盛殮,就於拔松山掘土安葬。”

看到這裡,一些讀者可能會覺得《蕩寇志》的情節荒誕不經、離譜至極。但實際上,《蕩寇志》也有其獨特的價值。

比如在《蕩寇志》中,有扈三娘擊殺李逵的精彩故事。原來在《水滸傳》里,李逵手持板斧,將準備歸順梁山的扈太公以及一家老小盡數砍死。可扈三娘聽聞噩耗後居然無動於衷,反而認了宋江當乾哥哥,還在宋江的撮合下,和又矮又丑又猥瑣的王英結為夫妻。

初讀《水滸傳》時候,是不是覺得這樣的情節讓人覺得不妥?而《蕩寇志》的作者就對扈三娘的結局進行了改動,讓她在李逵洗澡之時發動偷襲,最終成功將李逵刺死。

水滸傳里最被低估之人,梁山好漢奈他不何,他卻殺得武松怒目而死 - 天天要聞

再回到聞達這裡,從秦明拿不下聞達以及聞達能帶着梁中書衝出水泊梁山的包圍圈等情節可以看出,聞達確實是一位實力不容小覷的人物。於是,《蕩寇志》的作者俞萬春讓聞達與武松展開大戰,也就有了殺得武松怒目而死的後續故事。

四、結語

《水滸傳》以及《蕩寇志》都給讀者們展現了一個豐富多彩的江湖世界。

無論是《水滸傳》梁山好漢們的義薄雲天、奸臣們的機關算盡,還是《蕩寇志》人物的重新演繹,都讓我們對人性、對命運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搞笑分類資訊推薦

劉裕已經掌握大權,為何還要滅司馬懿後人滿門? - 天天要聞

劉裕已經掌握大權,為何還要滅司馬懿後人滿門?

談起三國這本書,相信大多讀者不會陌生,在這部四大名著中,我們看到的不僅是桃園三結義的兄弟情誼、更有爾虞我詐的勾心鬥角,而在《三國演義》之中,更是有着幾位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良將謀士,也正是他們的錦囊妙計相助魏蜀吳三國在亂世之中行程割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