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島內“大選”投票日的臨近,議題攻防也日漸激烈。值得關注的是,民進黨當局及賴清德近期卻患上了大陸“介選”妄想症,把眾多議題都扯上所謂“中國介選”“中共介選”,捕風捉影,造謠中傷,不斷攻擊、抹黑大陸,簡直到了不說大陸“介選”就不會選,大陸“介選”變成口頭禪的荒唐可笑的程度。
從台檢調機構全台約談赴大陸旅遊的里長、民眾,到大陸重新放開台灣石斑魚輸入,再到民進黨民代羅致政的不雅視頻,甚至連島內討論死刑存廢問題,都被民進黨和賴清德貼上大陸“介選”的標籤。以致島內人士痛批,賴清德和民進黨黔驢技窮,害怕選情危急,只想到抹紅、抹黑;把所有的事情都硬說成大陸“介選”,絕對是這次選戰的最大笑話!
民進黨當局和賴清德這種草木皆兵、杯弓蛇影式的“介選”妄想,看似荒謬,實則包藏禍心,是處心積慮的選舉“奧步”和陰險招數,更是民進黨“抗中保台”策略的進化版和“認知作戰”的選舉“定製版”。
眾所周知,“抗中保台”和“認知作戰”是民進黨和蔡英文當局的慣用策略,是他們認定的選舉“萬靈丹”,屢試不爽,甚至沉迷其中,不斷以此來混淆島內民眾的認知,挑動兩岸的對立,破壞兩岸民眾的感情,為其謀“獨”行徑進行輿論鋪陳和思想洗腦,鞏固其選舉利益和政治地位。
此次選舉,賴清德深知其激進“台獨”主張會引發各界擔憂,“疑賴”論會排山倒海而來,更害怕“戰爭與和平”會成為選戰的主軸。為轉移焦點,他也曾提出所謂“民主與專制”的選戰主軸,但並未取得有效反響。於是就又開始故技重施,回到“抗中保台”和“認知作戰”的老套路,借殼、炒作所謂大陸“介選”的話題,並以此為“奧步”工具,來抹紅對手,攻擊大陸,謀求勝選。
以大陸“介選”為借口和掩護,民進黨當局在選前大搞綠色恐怖,製造寒蟬效應,進行“司法介選”。選舉以來,民進黨當局以偵辦“介選案”,涉嫌違反所謂“反滲透法”為名,有針對性地約談、聲押全台各地的上百位曾到大陸旅遊或進行正常交流的里長和民眾,審訊過程設置重重陷阱,首先詢問黨籍,質詢最多的則是“為什麼要支持某候選人”。
更有甚者,連在通聯群里發送“兩岸一家親”“子子孫孫要和平”等內容都被質疑,回鄉尋根和民間往來都變成有罪。被島內痛批是“檢調介選、綠色恐怖”。近期,島內的“新住民”更被當局列為五大境外勢力“介選”之首,並針對陸配團體進行歧視性的鎖定查辦。被認為是以恫嚇手段,影響其投票意願。
另一方面,民進黨及賴清德更以大陸“介選”為名,來掩蓋其施政無能,政客私德不修的醜行。民進黨在島內執政近8年,弊案重重、失德敗政,民代候選人的人格操守也爭議頗大,部分人士更被爆出抄襲、婚外情等私德不修的問題。這種情況下,賴清德和民進黨就使出無賴打法,以所謂大陸“介選”話題,來轉移焦點,模糊實質。
比如爭取連任的民代羅致政,將自己的不雅視頻外流,指責是深度偽造,並栽贓是大陸“介選”,活脫脫的信口雌黃,睜眼說瞎話,甚至爆料方都明言,絕無任何勢力介入。而更匪夷所思的是,新北市初中生被害案在島內引發死刑存廢的討論,受害者家屬堅決反對廢除死刑,但賴清德卻避重就輕,妄稱特定臉書協同使用帳號將案件連結廢死是大陸“介入選舉”。腦洞大開的栽贓背後,實質卻是在掩飾自己無法正面回應的尷尬。
本月4日,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答記者問時也強調指出,攻擊抹黑大陸是民進黨在島內選舉中的慣用伎倆。選舉本是對政黨、候選人的一次集中檢視,被質疑者理應自證清白或知錯認錯。但民進黨許多政客私德不修、言行不檢,一被揭露出貪贓枉法、腐敗墮落等劣跡,就習慣性栽贓甩鍋,企圖借造謠炒作大陸“介選”來掩蓋醜行,轉移焦點。這種“奧步”、爛招用多了,只會貽笑世人,也騙不了台灣民眾。
來源:海峽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