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西北咽喉,精銳王牌雲集,全區為何駐紮了2個師?

2023年10月08日15:42:17 搞笑 5639


寧夏西北咽喉,精銳王牌雲集,全區為何駐紮了2個師? - 天天要聞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於我國六七十年代各省駐軍的情況,例如河南省、河北省、江蘇省等等。請注意,六七十年代,並不是當代。今天,我們聊聊西北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駐軍情況。在六七十年代,寧夏各地總計駐紮了2個師。不得不說,寧夏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堪稱是整個西北的咽喉。那麼,寧夏各地為何會駐紮了2個師呢?

寧夏西北咽喉,精銳王牌雲集,全區為何駐紮了2個師? - 天天要聞

首先,我們聊聊寧夏的地理位置和地緣格局。寧夏回族自治區是我國5大自治區之一,同時也是全國34個省級區劃之一。從地理位置來說,寧夏正好處於整個西北地區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屬於整個西北的咽喉屏障。在我國古代歷史上,在我國古代歷史上,中原王朝與北方游牧政權長期對抗。在中原王朝國力強盛時期,會集結強大的軍團,出塞、北伐,打擊北方草原的游牧政權。

不過,一旦中原王朝進入戰略防禦階段,只能依靠遼東、華北、西北的有利地形,層層阻擊北方游牧騎兵南下。因此,中原王朝的主要兵力都集中在北方地區。例如遼東、朔方、河西走廊、燕雲等等,都屬於中原王朝的主要駐軍區域。寧夏一直是的標準的兵家必爭之地,出現了“俯憑駝嶺臨河套,遙帶銀川挹賀蘭”的美譽。

寧夏西北咽喉,精銳王牌雲集,全區為何駐紮了2個師? - 天天要聞

對於歷代中原王朝來說,寧夏各地屬於拱衛關中的天然屏障,同時也是北伐草原的前進基地。例如在北宋統治時期,西夏國控制了寧夏、甘肅大片地區,對宋朝的關中地區造成了很大的威脅。為了阻擊西夏軍隊南下,宋朝在西北地區修建了大量的要塞和堡寨。

出於抗擊北方游牧騎兵南下的需要,從東北到西北一線,明朝組建了著名的九邊重鎮。其中,寧夏鎮、固原鎮都在寧夏境內,駐紮了大量的邊軍精銳。按照統計,明朝在寧夏鎮駐紮了超過3萬邊軍,在固原鎮駐紮了28000多邊軍。換而言之,明朝在寧夏各地駐紮了接近6萬軍隊。由此可見,寧夏在國防戰略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寧夏西北咽喉,精銳王牌雲集,全區為何駐紮了2個師? - 天天要聞

在清朝統治時期,為了阻擊西北準噶爾部東進,清朝在寧夏設立了從一品的寧夏將軍,駐紮了3000多八旗軍、1萬多綠營軍,屬於戰略圍堵準噶爾部的咽喉要地。進入近現代時期,出於起到戰略緩衝作用,同時加強對內蒙古各地的管理。1928年,當時的政權組建了塞北四省,分別是:寧夏省、熱河省、察哈爾省、綏遠省,塞北四省各自管理了內蒙古的一部分區域。

1954年,寧夏省被撤銷,一部分區域劃入了甘肅省,草原區域劃入了內蒙古自治區管理。1958年,我國組建了寧夏回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是我國管理面積最小的自治區,管理面積6萬多平方公里。

寧夏西北咽喉,精銳王牌雲集,全區為何駐紮了2個師? - 天天要聞

接下來,我們聊聊建國之後的軍區變化。建國初期,出於穩定各地的實際需要,全國劃分為6大軍區,分別是:西南軍區、中南軍區、西北軍區、華東軍區、華北軍區、東北軍區。這6個大軍區對應了同時期的6個地方局,例如西南局、中南局、西北局等等。

其中,西北軍區管理了陝西、寧夏、甘肅、青海、新疆等地的武裝力量。這樣的軍區劃分方式,屬於臨時性的區劃模式。進入50年代以後,隨着6大地方局被撤銷,1955年,6大軍區被撤銷,全國被劃分為12大軍區。分別是:瀋陽軍區、北京軍區、濟南軍區、南京軍區、廣州軍區、武漢軍區、成都軍區、昆明軍區、蘭州軍區、新疆軍區、內蒙古軍區、西藏軍區。

寧夏西北咽喉,精銳王牌雲集,全區為何駐紮了2個師? - 天天要聞

1956年,鑒於東南沿海地區的實際作戰需要,又從南京軍區的部分區域上,組建了福州軍區。截至1956年,全國形成了13個軍區的框架。西北軍區被撤銷以後,在原有框架上,組建了蘭州軍區、新疆軍區。我國的軍區命名很有特點,除了西藏軍區、內蒙古軍區等幾個軍區的情況特殊之外,大部分軍區的名稱,都是以重要城市命名的,例如成都軍區、蘭州軍區、瀋陽軍區等等。

蘭州軍區組建以後,下轄了甘肅、青海、陝西、寧夏等地的武裝力量。與我國東北、東南地區大軍雲集、枕戈待旦的情況不同,在50年代,我國西北地區的防禦壓力非常小。在蘭州軍區內,下轄的部隊數量並不多。在整個50年代,除了瀋陽軍區之外,我國北方的其他軍區,防禦壓力都不是太大。

寧夏西北咽喉,精銳王牌雲集,全區為何駐紮了2個師? - 天天要聞

以同時期的瀋陽軍區為例,合計下轄了8個軍,而且王牌精銳居多。50年代中期以後,我國陸續開始了156個重要項目。其中,相當一部分項目都設立在西北的陝西、甘肅等地。

60年代末期,我國北方一線的防禦壓力驟然增加。北方鄰國陸續向遠東等地,調集了50多個步兵師(機步師、摩步師)、坦克師,形成了百萬大軍壓境的態勢,總兵力達到了110多萬。我國北方一線的蘭州軍區、新疆軍區、瀋陽軍區等各個軍區,都在加強戰備,積極訓練對付坦克群突擊和阻擊機械化兵團推進的各種戰術戰法。

寧夏西北咽喉,精銳王牌雲集,全區為何駐紮了2個師? - 天天要聞

60年代中後期,蘭州軍區出現了防禦力量不足的情況。為了進一步加強蘭州軍區的整體作戰力量,開始了一系列的部隊調動。北京軍區的21軍、廣州軍區的47軍,先後部署到了陝西各地,開始隸屬於蘭州軍區管理。為了全面加強河西走廊一線的安全,1969年,蘭州軍區組建了第19軍,駐紮在甘肅境內。

同時,為了進一步加強寧夏各地的防禦力量,1969年9月,蘭州軍區組建了陸軍第20師,駐紮在寧夏各地。再加上駐紮在寧夏的寧夏軍區獨立師,截止60年代末期、70年代初期,寧夏境內駐紮了2個師,分別是:陸軍第20師、寧夏軍區獨立師。當時,兩個師的主要任務就是堅守賀蘭山一線,組織防禦力量,等待兄弟部隊北上增援。

寧夏西北咽喉,精銳王牌雲集,全區為何駐紮了2個師? - 天天要聞

賀蘭山屬於寧夏連接內蒙古的咽喉,最北端為巴彥敖包,最南端是青銅峽,中間以三口關、夜貓子山為節點,地形可以分成三段。掌握了賀蘭山,便是掌握了周圍數千平方公里的土地。

進入80年代以後,外部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世界上的幾次局部戰爭中,都出現了高科技戰爭的影子。功能單一的部隊,已經很難承擔複雜環境下的新任務、新需要。1983年,駐紮在寧夏境內的陸軍第20師,改編為蘭州軍區守備第一師,仍然駐紮在寧夏各地。

寧夏西北咽喉,精銳王牌雲集,全區為何駐紮了2個師? - 天天要聞

出於科技強軍、全面發展的需要,1985年,我國開始了著名的百萬大裁軍。在此期間,武漢軍區、福州軍區、昆明軍區、烏魯木齊軍區等4個軍區被撤銷。當時,35個軍中,有11個軍被撤銷。總計裁撤了軍級以上單位31個,撤銷師、團級單位4054個。在這一輪裁軍中,蘭州軍區守備第一師(原20師)被撤銷,部分精銳部隊劃入了其他兄弟部隊管理。

同一時期,寧夏軍區獨立師改編為蘭州軍區守備第三師。在80年代中期的裁軍過程中,蘭州軍區的幾個守備師,被陸續撤銷、壓縮編製。出於解放軍部隊現代化建設的需要,1998年、2003年,我國先後又進行了2次大裁軍,各個軍區都有一些部隊被撤銷和整編。

寧夏西北咽喉,精銳王牌雲集,全區為何駐紮了2個師? - 天天要聞

上述歷史屬於50年代到80年代的部隊調動情況,進入21世紀以後,我國已經先後進行了幾輪調整,和幾十年前的情況完全不同。2016年軍改之後,我國7大軍區調整為5大戰區,寧夏各地的武裝力量,隸屬於西部戰區管理。

最後,向所有的老兵們致敬。關於解放軍部隊發展建設的一系列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搞笑分類資訊推薦

劉裕已經掌握大權,為何還要滅司馬懿後人滿門? - 天天要聞

劉裕已經掌握大權,為何還要滅司馬懿後人滿門?

談起三國這本書,相信大多讀者不會陌生,在這部四大名著中,我們看到的不僅是桃園三結義的兄弟情誼、更有爾虞我詐的勾心鬥角,而在《三國演義》之中,更是有着幾位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良將謀士,也正是他們的錦囊妙計相助魏蜀吳三國在亂世之中行程割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