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咪今天要回來啦~”
“啥?今天?完了...完了...籠子後天才到!”
“啊!”
... ...
經歷一:擦粑粑
“喵~喵~~喵~~~” 舍友提着貓包邊進門邊和我吐槽:“我的媽呀!它叫了一路!叫得撕心裂肺的,還把粑粑拉在了貓包里,糊了一身!”
我的表情從一臉期待變成了一臉震驚,接着就看到它小小的身子從室友拉開的貓包里緩緩爬了出來。剛滿月的小貓睜着一雙懵懂的雙眼,好奇地看着這個陌生的環境,小腿顫顫巍巍...小腿,很好,它的小腿上都是它的粑粑!好在我早有準備:貓貓清潔手套。五分鐘,兩隻手套,搞定!乾淨嘍 ~
經歷二:教貓咪用貓砂盆
“籠子沒回來,它晚上不會到處......吧...”
“我看有網友說,把貓貓放到貓砂盆里,用它的爪子刨刨貓砂,它就明白那是幹啥的了。”
說干就干!我把小貓抱起來,放到了貓砂盆里,拿着它的爪子在貓砂上刨了刨,結果:“喵!(你別動我)”扭頭就跳了出去,甩了甩尾巴,留下一地貓砂。首戰告捷?不......是告敗(鏟屎官哭泣:路漫漫其修遠兮)。
經歷幾次嘗試終於乖乖呆在貓砂盆里的貓貓
經歷三:不愧是“夜貓子”
凌晨不知道幾點...
“喵~” “喵~~” “喵嗚~” “喵~!!”
翻身,翻身,再翻身。蒙頭。我聽不見,聽不見,聽不見......
安靜一段時間後,“喵~” “喵~~” “喵嗚~” “喵~!!”
早上五點。
終於受不了的我:睜眼,翻身,下床,蹲到貓的面前,人眼瞪貓眼。然而,貓咪一臉無辜,可憐巴巴地看着我。
“你是不是餓啦?” 貓咪:你猜,我就看着你,我不說話。
“我猜你餓了,走,帶你去吃飯。”
第一次發現,原來小貓會邊吃貓糧邊發出滿足喟嘆的聲音。一晚上因為它而沒睡好的疲憊在此時變成了滿心欣慰。
一起玩耍
經歷四:貓咪的名字
“咱家貓貓該叫啥名兒呢?她(室友同事)家貓貓叫荔枝。”
“咱家貓貓叫西瓜吧。”
室友給我飛來一個眼刀。“叫糰子?”
“也行,或者...炸雞?披薩?奇奇?怪怪?...”
室友無語:“這也太隨意了吧,而且糰子好像有點大眾,再換一個吧。”
“emmmmm.....milky,怎麼樣?奶的,小奶貓。”
“可以,中文名叫鬧鬧怎麼樣?不過,會不會越叫越鬧騰,要不靜靜?”
“它是個男孩子 ...”
“... 那就鬧鬧”
“”定了。
貓咪有名字啦 !
成為鏟屎官的第一天就這樣充實地結束了。我們以後要好好相處呦小傢伙。
對了,請讓我明天睡個好覺,栓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