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5月,這4種“反季”水果盡量不要買,為了家人健康,不妨了解

“健康,是人生一切成就幸福的根基”,其重要性體現在多個維度,影響着個人、家庭乃至社會的整體福祉。每年進入5月,雖然水果種類豐富,但有些水果可能因反季、品質下降或存儲問題不建議購買。那什麼是反季水果呢?是指在不適合其自然生長的季節,通過人為干預(如溫室大棚、冷庫儲存、化學催熟或異地運輸)種植或銷售的水果。這類水果通常違背自然生長規律,可能在口感、營養或安全性上不如應季水果。特別是這4種“反季”水果,為了全家人的健康,不妨了解一下。

第一種:反季儲存水果(不新鮮,營養流失)

冬棗(冷庫棗):5月,市面上的冬棗多為冷庫儲存,口感軟綿、甜度低,不如應季(8-10月)的鮮脆香甜。

柑橘類(橙子、柚子): 柑橘類水果的應季在秋冬,此時銷售的可能是長期儲存品,水分減少,口感乾澀。

蘋果(舊季庫存):新季蘋果未上市,庫存蘋果可能因長期冷藏變得粉軟,建議等秋季新鮮採收。

第二種:即將過季或品質下降的水果

草莓:春季是草莓旺季,5月後露天種植的草莓基本下市,市場上的多為大棚或尾貨,易腐爛、味道寡淡。

菠蘿:最佳食用期在3至4月份,5月後口感逐漸變酸,纖維變粗(熱帶地區除外)。

第三種:早熟但口感不佳的水果

早熟西瓜:5月上市的西瓜多為大棚種植或外地運輸,價格高且甜度不足,易出現“空心”“催熟”等問題,建議購買6月自然成熟的西瓜。

催熟芒果/香蕉:部分商家會用乙烯催熟,果肉硬澀、香味不足,需仔細辨別(選擇自然熟透、果皮均勻變色的)。

第四種:易腐爛、高損耗的水果

荔枝(早期品種):5月初的荔枝可能為早熟品種(如妃子笑),但運輸中易變質,若枝葉發黑、果殼乾癟則不新鮮,建議等大量上市時購買。

山竹:對儲存要求高,5月氣溫升高易導致果殼變硬、果肉腐爛,挑選時需看果蒂是否翠綠。

第五種:進口高價“智商稅”水果

車厘子:5月南半球車厘子未上市,市場上的多為庫存,價格虛高且不新鮮,建議等11月後的新季。

榴蓮(非主產季):泰國金枕榴蓮旺季在6-7月,5月部分提前採摘的榴蓮成熟度不足,口感生硬。

【5月建議購買的水果】

櫻桃(國內大棚早熟品種);桑葚、枇杷;楊梅(南方5月底陸續上市);李子(早期品種);海南/廣東荔枝(中下旬大量上市)。

總之,進入5月份,這5種“反季”水果盡量不要買,為了家人健康,不妨了解。怎麼樣?大家都記住了嗎?歡迎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