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酒的人為何常喝度數在這個區間的酒?以前不懂,原來好處這麼多

我國白酒文化有着很深的歷史,白酒也不僅出現在酒桌上,它還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

比如說接風洗塵、慶祝賀喜、老友相聚。還有在那種要干一件事又下不了決心的時候,就像老話說得“酒壯熊人膽”。

古人甚至還通過酒來抒發自己的情感。這就比如說詩人李白,他一生寫下一千多首詩,其中二三百首都和有關。

而對於酒呢,有一些酒友喜歡喝低度數的,覺得不容易醉。可這低度數酒真的不容易醉嗎?

要是說放在之前,酒友對低度數酒還是可以放心喝的,可在現今的白酒圈層,其質量越來越讓人捉摸不透,特別是一些20度左右的低度白酒。

而高度數的酒呢,不少酒友稱為“兇猛酒”,太烈太辣,可不是所有酒友都能承受得了的。

那按照這個說法,是低度酒喝着不放心,高度酒又駕馭不了。那喝酒要喝多少度的呢?

為此,筆者特意去請教了幾位酒圈有名的老酒友,他們都說現在常喝度數在40-55度這個區間的酒。還透露這個區間的酒喝着有不少好處。

這個之前倒是沒聽過,那常喝度數在這個區間的酒有什麼好處呢?

一、體驗值拉滿,飲用舒適度滿分

常喝酒的酒友都知道,大多數的純糧酒多數都集中在這個區間。而喝酒肯定還是喝純糧酒,這樣的酒酒味純正,喝到嘴裡十分舒適,也沒啥刺激感,聞着也好聞,即使是喝多了也沒哈上頭感。

而40度以下的酒市場,多是酒精酒和勾兌酒的天下,小作坊生產,真假難辨,喝着難喝,添加了食用酒精等多種添加劑,喝多了還對身體有傷害。

說到這,正好給各位酒友分享一個辨別酒精酒和純糧酒的方法。

就是看酒的生產執行標準號,純糧酒的就不一一例舉了,不同釀造工藝,有不同的標準號。

GB/T20821與GB/T20822,這兩個一定是勾兌酒,看見了得繞着走。

二、收藏價值更高

這就涉及到存酒了。懂酒的酒友應該都了解,40度以下的酒釀造工藝簡單,釀造時間短,酒精分子不夠穩定,相對來說酒精更容易揮發,現喝現買好一點。

▶但不是所有度數的酒都是適合儲存收藏的。

50度以上的酒是最適合收藏的,而且還是越存越香,越有收藏價值。

這是因為,原酒在儲存的過程中會發生水解和氧化的現象,低度數的白酒在長期儲存後酒味會變淡,口味也會變酸。而50度以上的白酒酒精分子和水分子相對穩定,只要保存得當,存放個十來年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這就要提到,存酒藏酒是有門道的。

①要選擇合適的存儲地點,陰涼又避光,還要密封好

②正常放置,還要注意通風防潮,不然到最後,酒沒存成,錢也浪費了。

所以從上面這兩點來說,喝酒還是得喝度數在40-55度這個區間的酒,確實是有好處的。

各位酒友在選擇這個區間的酒的同時,還要注意盡量買大廠釀造的酒。這樣的酒既然能在市場上持續發展,實力肯定是有的,喝着也放心。

目前市面上酒品牌太多,好壞難辨,選酒的時候要注意篩選,需要下點功夫。如果有酒友嫌選擇着費時間,不妨看看下面這兩款酒,價不貴,還喝着不賴。

風雲醬父 封藏

這款酒產自貴州。雖說它現在在全國白酒圈層還排不上名號,但它確實是不錯的酒,而且它的來頭還不小。這是茅台原副廠長李興發唯一的兒子李長壽釀的酒。

李興發,他被後人尊稱為“醬香之父”。之所以有這樣的尊稱,是有原因的。

他花了三年時間才發現三大醬酒典型體,改進茅台酒釀製工藝,推進科學勾兌的形成,大大提高了茅台酒酒質的穩定性,促進了茅台酒的發展。

李長壽自幼跟隨父親學習釀酒。這款酒的釀造工藝就是父親傳授給他的坤沙工藝

這款酒,包含了兩代人的心血。用的是貴州赤水河畔上乘的紅纓子高粱,每一批坤沙基酒都歷經長達5年之久的窖藏,再加入李興發遺留的12年的老酒,用李興發獨創的茅酒勾調法勾調,每一口都有着老酒的陳香。

此酒酒花,大小均勻,如珍珠般飽滿。此酒氣味,聞起來醬香味十足,還有股陳酒特有的香。

此酒口感,喝着醬香味滿滿,順口不辣口,不刺激,中段窖香又摻雜着花果香味,雙重體驗,喝着十分享受。

鴨溪窖

這款酒也來自貴州。它有着“酒中美人”之美稱。敢用美人來稱呼,可見它也是不一般的。

它用了當地三種糧食當原料,釀酒用的水是當地鴨溪雷泉的水,好水出好酒,又加上傳統而地道的釀造工藝,所以才釀出此等好酒。

它的酒線細長,酒體還很粘稠,雖是濃香型白酒,但因為它獨特的“濃頭醬尾”,所以把它當做醬酒來喝也是很不錯的。

在2012年,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鴨溪窖酒”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這更是對它的一種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