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香型白酒的釀酒原料有哪些?

優質醬酒不僅對釀酒環境、頂尖工藝高度依賴,對釀酒的原料要求也極高。正宗醬酒一般用曲和高粱的比例為 1:1,醬酒的曲用量是中國白酒中最大的。同時,醬酒出酒率極低,一般不超過 20%,也就是我們常說的“5斤糧食1斤酒”。複雜的工藝、苛刻的釀酒環境要求和原料決定了醬酒的高品質和健康基因。而正宗醬香型大麴酒釀造原料是:紅纓子糯高粱、小麥赤水河河水。

醬酒之肉——紅纓子糯高粱

高粱按粘度分為粳、糯兩類。糯高粱幾乎全含支鏈澱粉,釀造貴州茅台鎮醬香大麴酒的糯高粱支鏈澱粉達到88%以上,糯高粱結構較疏鬆,能適於根霉的生長。高粱的內容物多為澱粉顆粒,外包一層由蛋白質及脂肪等組成的膠粒層,受熱易分解。高粱殼含有豐厚的單寧,單寧含量達到2%以上。微量的單寧及花青素等色素成分,經蒸煮發酵後,其衍生物為香蘭酸等酚元化合物,能賦予白酒特殊的芬香。

醬香型白酒選用本地生產的紅纓子糯高粱為釀酒原料,主要是由其釀造工藝和香型決定的,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紅纓子糯高粱皮厚、耐蒸、不糊化、支鏈澱粉高、單寧含量高、出酒率高的優勢,是市面上的普通高粱所不能比擬的。

醬酒之骨——小麥

正宗醬香型白酒制曲的原料就是冬小麥。大麴是一種複合酶製劑,它含有澱粉酶糖化酶蛋白酶、酒化酶、酯酶等各種酶,是形成白酒香味成分的催化劑,此外在培養大麴過程中還形成多樣的香氣成分及前體物質。選用赤水河流域的小麥來制大麴,才能含有數量和品種最多的微生物,眾多微生物的代謝產物是非常豐富的,並最終會影響白酒香型成分的多樣性。

醬酒之血——赤水河之水

正宗醬香型白酒的釀造,離不開赤水河的河水。赤水河的河水顏色應時而變,每年雨季山水沖洗,兩岸紫色、紅色泥沙匯入河中,河水變為棕紅色,成為名符其實的“赤水河”。到了重陽時節,赤水河又恢復清澈純凈本色,此時正是投料季節,河水的自然變化十分有利於醬香型白酒的釀造。此外,流經茅台鎮的赤水河河谷地段地質地貌非常特殊,地面水和地下水通過兩岸的紅層流入赤水河時,溶解了紅層中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又濾出了純凈無毒、香甜可口的清冽泉水。經專家考察確認,這種紫色鈣質土壤是生產優質醬香型白酒的重要基礎。

若想釀造出優質的醬香型白酒,這三種原料缺一不可。優質的醬香型白酒,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喝起來不口乾、不辣喉、不上頭,是越來越多嚮往健康喝酒方式的人的共同選擇。

備註:本文內容和圖片綜合自網絡,重在交流分享,非商用,若有侵權請留言聯繫小編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