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亞娜
在賣身名創優品半年後,永輝超市迎來了首次內部董事會,審議公司董事會換屆事宜。審議結果是,永輝超市創始人張軒松繼續擔任公司董事長;內部擬成立改革領導小組,由非獨立董事、名創優品創始人葉國富擔任組長。
根據公告,永輝超市改革領導小組的其他成員為王守誠、羅雯霞、林紅東、曾鳳榮、吳凱之、甘旺亨、張衛東、朱靜、劉少強。前六位組員被聘為永輝超市高管,葉國富雖未在永輝超市擔任具體管理層職務,但作為內部改革小組組長,接下來他將主導永輝的調改進程。
在入股永輝時,葉國富曾旗幟鮮明地表達了自己將不會參與永輝的管理。他認為永輝擁有成熟的團隊,自身只是看好胖東來模式。但半年過去,葉國富卻矛頭一轉決心親自領兵下場整改,這背後緣由一方面表現了其對永輝超市調改進度的擔憂,另一方面指向了永輝超市團隊的內部管理問題,並彰顯了其徹底整改永輝超市的決心。

此次董事會上,現任永輝超市ceo李松峰落選出局,ceo一職被輪空並公告將全球進行招募。據自媒體《商業觀察家》,前家樂福ceo田睿或為永輝新任ceo。根據公開資料,田睿現年50歲,先後在蘇寧易購子公司、營銷管理中心任職;2019年至2022年出任蘇寧易購副總裁、家樂福ceo;2022年9月,卸任家樂福ceo;2023年卸任蘇寧副總裁。
3月18日,當事人李松峰迴應媒體稱,“這些變化在意料之中”。而對於李松峰的出局,永輝超市另一位創始人張軒寧則表達了強烈不滿,他在董事會上選擇硬剛董事會,對該議案投出了唯一反對票。

張軒寧的赫然反對,直接將永輝超市推向了“董事內鬥”的輿論浪潮中。由葉國富親自率兵下場,表明了永輝斷臂求生,大搞胖改的決心。不過,成功打造了“全球ip聯名集合店”的葉國富,能帶好永輝的隊嗎?
當前,永輝超市的非獨立董事兩分天下,一派是永輝超市創始人張軒松、張軒寧兄弟,另一派則是葉國富帶頭的名創優品系,包含了名創優品首席財務官張靖京、名創優品獨立非執行董事王永平。而從此次的董事會投票結果來看,另一位創始人張軒松的支持態度也已表明一切,當前在永輝內部更像是張軒寧一腔孤勇硬杠葉國富帶領的“名創系”。
事實上,作為永輝創始人兼兄弟的張軒松和張軒寧,在對永輝超市的規劃和發展上早已分道揚鑣。2018年底,永輝一紙公告正式將兄弟二人“撕裂”。當時公告表示二人在公司發展方向、發展戰略、組織架構、治理機制等方面存在較大分歧,為避免分歧加劇,影響到上市公司及全體股東利益,決定解除一致行動人關係。具體來說,張軒寧堅定認為永輝應該全麵線上化,而張軒松則更傾向永輝在線下進行改革。
支持永輝線上化的張軒寧,對前任ceo李松峰的管理貢獻表達了極大肯定。他表示,李松峰帶領團隊深入學習胖東來模式,並積極推動永輝超市進行組織重塑,為公司未來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表面上看,張軒寧硬杠葉國富,是對李松峰未能繼任的不滿,但實際上是二人在永輝超市戰略發展走向上存在較大分歧,前者追求維穩,後者推進改革。
張軒寧認為當下永輝超市正處於調改轉型產出最大化階段,也是是數字化轉型戰略落地的收穫期,在這一關鍵節點,永輝超市的戰略規劃應該穩步推進。而葉國富則表示,永輝超市2025年的關鍵詞應是“減虧”,減虧的重要抓手是“三提兩降”,分別為提能效、提業績、提毛利,以及降成本、降費率。
從其當前業績表現和處境來看,葉國富提出的“減虧”對於永輝超市更為迫切。事實證明,李松峰的“科技永輝”戰略不僅沒能將永輝拉出虧損泥潭,反而在整個線下零售行業震蕩期的重壓下,越陷越深。根據其財報數據顯示,從2021年至2024年(業績預告),永輝超市累計虧損已接近百億。

公開資料顯示,李松峰於2021年就任於永輝超市一職,此前曾擔任京東集團高級總監、永輝超市股份有限公司cto。2021年初,時任永輝超市cto的李松峰從李國手中接過了ceo一職,技術出身的李松峰上任後第一把火燒向了帶領永輝超市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戰略上,並揚言要向科技永輝邁進。彼時,曾有一名永輝超市董事對李松峰表達了質疑,認為其在零售尤其是超市行業的經驗和領導及組織能力不足。
盒馬創始人侯毅也對李松峰提出的“數字化改革”戰略表達了不看好。據界面新聞報道,侯毅認為,永輝的經營業績基本不能單靠數字化來提升,數字化只能夠提升管理效率,但是無法創造客戶價值,無法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永輝需要的是全面提升商品的競爭力,創造出一批有差異化的商品和一批有客戶記憶的品類。在侯毅看來,李松峰的出局是必然,皆因“路走錯了”。
顯然,張軒松所支持的線下零售業態,與葉國富更為契合,也更符合當下零售業態的走向。葉國富稱,未來永輝目標是線下零售的龍頭,定位中國的中產和小中產,學習對象為山姆和胖東來,將永輝打造成中國有品質的線下超市。侯毅也表示,看好葉國富親自下場,名創優品這些年的商品迭代不斷進步,自有品牌的供應鏈能力建設也在提高。
葉國富是堅定的胖東來追隨者,他認為胖東來模式要比山姆、costco更優秀,將是“中國超市的唯一出路。”在收購永輝超市前,他曾多次前往鄭州考察胖改後的永輝超市,觀察到首批“胖改”後的永輝超市營業額和客流暴漲的業績後,堅定了收購決心。

2024年9月,葉國富斥資62.7億元抄底永輝超市,成為其最大股東。面對外界的不解,葉國富的回復是,“看不懂就對了,在零售上不會做錯。”
從資本市場角度來看,收購永輝超市對於雙方是一場雙贏,資本市場一度亢奮。連年虧損的永輝超市在胖東來和名創優品的加持下,半年內股價得到了翻倍增長。截至2025年3月19日收盤,永輝超市股價報收5.22元/股,距離葉國富收購永輝超市的股價(2.5元/股),半年漲幅達到2倍多,也就是說,葉國富和名創優品在短短半年內躺賺近百億。
不過,與資本市場漲勢形成對比的是永輝超市業績的持續虧損。根據近日永輝超市發布2024年年度業績預虧公告,預計2024年永輝超市凈虧損將達14億元,同比擴大5%,這已經是永輝連續虧損的第四年。永輝方面將此虧損歸因於來自零售行業整體下行帶來的挑戰,戰略和經營模式轉型帶來的前期陣痛。雖然經過調改後的永輝超市門店客流量和銷售額都有了大幅提升,但全新的經營模式在前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以及足夠時間的能力迭代。
2024年5月調改之前,永輝2024年一季度毛利率為22.85%,隨後其毛利率開始下滑,2024年三季度,毛利率下降為20.84%。門店調改過程中優化商品結構和採購模式,淘汰舊品、引入新品,主動推動裸價和控後台的策略,導致永輝超市整體毛利率短期受到一定影響。另外,尾部門店的加速關店也帶來了短期內的成本壓力。
在股東大會上,葉國富將永輝調改分為兩個階段,過去的2024年是學習胖東來小試牛刀階段,永輝超市整體符合調改預期;2025-2026年將是關鍵期,將優化和關閉所有老店,同時調改出高質量的新永輝門店。按照計劃,永輝超市在2025年年底調改門店數量將達到200家左右,並關閉250-350家門店,計劃將於2026年完成全部存量門店調改。

一面關店、一面調改,摁下加速鍵的永輝超市距離在業績上扭虧仍需要一段時間回血。
當前,永輝超市現有門店數量為770家,若按此計劃順利進行,到今年年底永輝超市的現存門店數將關至不到500家,與盒馬鮮生降至同一規模。值得一提的是,在安徽宿州、合肥、上海松江、珠海、江蘇張家港等多地,永輝關掉的門店迅速被盒馬鮮生接盤。
最新消息是,永輝超市宣布在東北地區將黑龍江、吉林地區的12家門店,轉手給“東北商超之王“比優特超市。
眼下市場更為關注的是胖改後的永輝超市業績是否能達到預期,當前尚未有答案。從2024年5月起,永輝超市在鄭州、合肥、杭州、貴陽、北京、成都等地的門店開始進行改造。當前已經改造完成的40多家門店,在開業前期公布完一波數據增長外,再無音訊。
在股東會上,葉國富透露當前調改門店在開業3-6個月後已基本進入平穩期,銷售達到預期,接下來將集中精力改善盈利能力,提高毛利和提升人效。
葉國富帶隊改革,圍繞組織、運營和供應鏈率先提出了三大變革方向,即大力推進精簡高效的組織架構、持續學習胖東來模式、大力推進裸價、直采和自有品牌開發。
具體來說,在組織變革上,將原先四級部門精簡為三級,總部-大區-門店;繼續學習東來模式,完成從賣貨架到賣商品的轉變,全方位提高終端運營能力等。
三大變革中,供應鏈變革是最為迫切的。葉國富表示,接下來永輝超市將推動裸價和直采,開發自有品牌,去掉中間商,聚焦核心優質的大供應商,保留一線品牌和特色品牌,提高產品經營能力。
作為線下商超業態來說,產品品質是一大重要吸引客流因素。在傳統商超時代,零售商超普遍多採用外採的模式,品牌方之間為了能成功入駐商超,往往需要支付一定的進場費以及貨架陳列費,在經過層層加碼之後被送到消費者面前的商品價格存在一定的灰色溢價地帶。商品同質化、門店效率低,甚至滋生採購腐敗等。
去ka化的供應鏈變革也是永輝超市在調改中的重心,在該模式下,零售品牌直接參与到產品中,挑選部分優質供應商通過代工或共建渠道品牌的方式進入賣場,扒掉了渠道商層層加碼的費用,價格優勢進一步展現,胖東來,已經提前驗證了這一模式。
據永輝超市副總裁王守誠透露,永輝每一家店調改完後,整個商品結構可能會更換到70%左右,目標是達到與胖東來接近的結構,靠商品力合理地賺取毛利,而不再是靠收後台費用賺取外毛利。
去後台毛利的具體改進措施是,通過優質的產品提高前台毛利率,簡化採購環節,保持同供應商簡單清晰的合作關係。如今在調改後的永輝超市,可以看到“永輝優選”與果汁品牌樂源合作的小吊梨湯、與三全合作的湯圓水餃類等產品。

另外,永輝超市自有品牌也是重大投入業務,在胖改後的永輝超市可以看到除了少部分胖東來網紅自營產品引入外,永輝自營產品佔比也越來越高了。在股東大會上,葉國富提到,當前在永輝調改門店中自有品牌的銷售佔比達到了5%-15%,未來他希望這一數字變為40%。
此外,永輝超市還與供應商在重要單品上採用了雙品牌運營模式,這一模式要比自有品牌模式更為高效。據了解,永輝優選的部分供應商是來自胖東來。比如,在永輝賣場熱賣的酵素洗衣液、紙巾、豬蹄等均來自胖東來的合作工廠。

門店員工服務質量的提升也是一大改進。如今在永輝調改門店中,消費者的明顯感知是服務變好了,在各零售區域配備的員工也變多了。根據永輝超市調改店貼出的招聘消息來看,當前門店的基層員工薪資範圍在4500元至5500元,相比此前門店薪資確實有所上漲,但仍無法與胖東來相比,據悉,胖東來的普通員工薪資在7000元-15000元。不過,有胖改店的永輝超市員工表示,永輝超市整改後無非是多增加了一些顧客體驗感的東西,員工福利待遇本質上沒發生改變。
門店員工的增加以及工資的上浮,對於單店人效比的考核提出了更大挑戰。人效比指的是銷售額除以員工總人數,常用于衡量企業人力資源的投入產出效率。王守誠曾算過一筆賬,稱目前經調改後的永輝門店人效比只有3000元,還有提升空間,後期成熟員工如果能達到4000元的人效,這會進一步加快成本回收周期。據悉胖東來的人效比可達6000-7000元。
有曾經前往永輝超市面試者表示,在永輝超市的面試環節中會問詢“是否有親屬在此工作”,“永輝管理層裙帶關係太嚴重了,都是沾親帶故,而且經常發布一些無用的措施折騰員工。”
剁椒spicy曾從永輝內部員工處得知,永輝超市的採購過程中存在很大的裙帶關係,“之前生鮮採購被降職降薪,因為老婆是供應商,玩具、文具產品線也一樣,供應商都是親戚”,“皇親國戚太多了”,已經到了必須嚴肅對待的地步。
一位接近永輝超市的從業者表示,胖改後的永輝超市,內部仍舊存在很大的管理問題,這或許也是葉國富下決心自己下場帶隊整改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