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年味濃
小時候總是盼着過年。記憶中的過年是當時孩子們最快活的日子,對我來說過年就是新衣服和母親親手做的黑條絨懶漢鞋,就是平時很少吃到的白麵餃子,就是無拘無束的滿街瘋跑,如今過年似乎只成了孩童時代的幸福回憶,年夜飯不再是放在鍋頭角上的白面和蕎麥麵餃子,我們也慢慢淡化和遠離了往日那濃濃的“年味”,心中不免生出一縷縷淡淡的惆悵,讓我們重拾那被遺忘的時光,打撈起那些記憶中的年味兒吧。
童年過年的回憶
在中原內丘大地,過年往往是最重要的日子,它代表着辭舊迎新,代表着全家歡聚一堂,也正是如此,這過節的氣氛往往一進臘月就開始顯現出來,在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達到高潮。三十下午,母親將早已準備好的面和餡擺在土炕上,一家人圍坐一起開始邊聊天邊包餃子,那時候冬天沒有別的新鮮蔬菜,餃子餡多以豬肉白菜為主,但那種美味是任何美食都難與之相比的。難怪近期熱播劇《姥姥的餃子館》中台商岳思源吃到姥姥做的豬肉白菜餡餃子的第一口,就激動得說不出話來,因為這種水餃才有傳統的年味,更有母愛的味道。
包過年餃子
老家有除夕早吃飯的習俗,日頭沒落,餃子已包好,母親坐在灶前燒火,孩子們則拿起掃帚打掃院子(初一是不許動掃帚的),等打掃完院子,母親已將香噴噴的餃子端上桌,這便是我們的團年飯,它飽含着家人的愛和思念,一家人,一桌飯,已經是最幸福的時刻了,現在每次回家和家人一起包餃子聊天成了不變的習慣。
守歲
吃過年夜飯,母親就給我們拿出新衣新鞋讓我們放好,明天起五更時穿,老家有習俗,大年初一起來,不許翻箱倒櫃,要輕拿輕放,不可弄出聲響。父親則拿出幾掛鞭炮給男孩子,還給我們姐弟幾角錢,當時沒聽說過紅包,但這一刻是我們最幸福的時光,因為接下來的幾天里,我們不需要再忙碌,可以盡情玩耍了。
年味印象深刻
因為那時沒有電視和“春晚”,甚至沒有電燈,大人們便要求孩子們早早睡覺,等“五更”起來過年。
起五更
初一母親做飯下餃子的時候,父親會燃放一掛長鞭,乒乒乓乓,鞭炮聲響,沒多大會兒,我們都會起床。大年初一起床不能喊別人起床,而且要早早起床,這一天懶,就會懶一年,就是平時再賴床的人也會早起。
春節回憶
在內丘,最濃的年味在農村,大年初一起五更,越早越好,誰家起得早,誰就撞到了福,很多農家四點鐘就起床,點響了開門炮。五更即為現在的3時一5時,但對於五更有起得越早越發財的說法,所以真正的起五更是不拘泥於時間的,而一年之中只有大年初一起五更,各路神靈也在五更降臨,所以特別隆重和講究。
濃濃年味
起五更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平時鬧了矛盾的兩家可以在此時講和修好,往往是有錯的一方主動到對方家裡磕頭,一進門喊對方的稱呼,主人大大方方親親熱熱迎了出來,滿面帶笑說:“來了,快屋裡暖和暖和。”就這樣,誰也不用解釋什麼,所有的不快煙消雲散,兩家和好如初。
紅火年味
五更是最後一更,交了五更,天就快亮了。此時,夜光隱退,曙色降臨,黑白交替,時光融合,年的更迭在悄無聲息中完成了,所以把年說成是“起五更”。年夜飯是辭舊迎新的飯,五更里的飯才是新年第一頓。有一種說法叫“一夜連雙歲,五更分兩年”。對起五更過年來說,“五更分二年”是對的,趕凌晨過年,就不那麼適用了,想想前後錯幾個鐘點呢。現在這種趕凌晨過年法,人熬得吃不消,放了炮,吃了年夜飯還得上床睡覺,一覺睡到大天亮,年過得走了形,味道也大變,所以還是起五更過年來得純正地道。
給長輩拜年
當五更的餃子煮好時,母親便端着供品及香蠟等物開始上供、磕頭。上供、磕頭仍延續着古老的民俗。農村敬的神很多,有天地神,土地神,祖宗,灶君等,每個神位都要打點打點,重要的神是祖宗和天地神,祖宗牌位一般設在屋正門的一側,時刻有供品奉着,天地神位設立在院子里上房的北牆上,其他神位則根據貢獻大小決定上供的多少。上供時先將貢品擺好,點上長長的紅蠟燭,長長的鞭炮響起來,母親跪下來,邊燒錫泊元寶邊默默禱告,熊熊的火焰,預示着家人新一年的好運隨之而來。接着是兒子媳婦給爹娘磕頭,孫子輩的給爺爺奶奶拜年,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大年初一給長輩磕頭,是對長輩最高的尊重和尊敬,也是血脈的延續和民俗的傳承。
拜年磕頭
接下來,成年人就該挨家挨戶拜年了,不僅要給自家親戚拜,還要給街坊鄰居拜年,這也是內丘大地最有年味最具儀式感的年俗之一了。初一五六點鐘,吃過餃子,天還沒有完全亮,男人們就兄弟、父子、叔侄搭夥出門拜年了,稍大一些的家族,拜年隊伍達到二十幾人,浩浩蕩蕩,十分壯觀。有時人家門還沒開,就敲門拜年了。走進一家先集體問好“過年好啊,叔”,長輩們滿面笑容連聲應和“好,好。”這時拜年隊伍的領頭人會帶大家磕頭,磕頭時,先敬祖先,再給家裡的每位長輩磕頭,以示尊敬。被拜年的人家會趕緊將他們扶起來,遞上煙糖果瓜子招待,寒喧幾句,同輩人還會互相打趣,玩笑幾句。等男人拜年回來,就該媳婦拜年了,男人們就坐在家裡吃瓜子、喝茶。
大家族拜年
現在過年總感覺少了些什麼,小時候,一件新衣,一掛鞭炮,就可以讓我們高興得睡不着覺,但隨着生活條件的改善,這些東西在平日里也變得唾手可得,我們卻再也找不回當初的激動,現在過年少了很多熱鬧,少了很多真情,沒有了過年的期待,少了過年的期盼,更難找回記憶中的年味。
年味已成追憶
每到過年時總是很懷舊,珍貴的點滴記憶,單純而美好。雖然對過年吃食的嚮往早已成為過去,但過年的傳統習俗依舊,希望和家人團聚的願望更加濃厚,無論何時何地,和和美美熱熱鬧鬧過大年,永遠是我們心的嚮往。
這才叫真正的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