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坡:油氽花生米

2024年06月19日14:32:04 美食 1256

油氽花生百吃不厭,是最常見的冷菜,也是最爽口的零食。

西坡:油氽花生米 - 天天要聞

豐子愷眾多漫畫作品裡,我最喜歡的一幅,叫《花生米不滿足》:一個小屁孩看着桌上4粒花生米,皺着眉,撅着嘴,耷拉着臉,顯出滿肚的委屈,似乎在責怪大人:“這怎麼夠吃啊?還不如不吃呢!”

有趣的是,豐先生似乎另有一幅同題漫畫,可能是對原先那幅畫的補救——原先那幅漫畫標題里漏寫了“米”字,儘管畫家發現後當場做了補救,終歸破了相。畢竟是兩次操作,前後兩幅稍有不同——桌上的花生米由4粒變成3粒;小屁孩的臉部表情也由“沮喪”變成“哭喪”。

那是自然而然的!本來4粒,現在3粒;本來就少,現在更少——對小屁孩來說,極不友好。

“花生米不滿足!”回想起來,童年時倘若大人一頓給到4粒,我也要報以一副“沮喪”的嘴臉;如今已到耳順之年,倘若有人一頓投喂4粒,我依然會還以一副“哭喪”的表情。

西坡:油氽花生米 - 天天要聞

人同此心:花生米真是太好吃了啊!

現在能確定,巴西、秘魯一帶乃花生原產地,而目前世界上種植花生最多的國家都不在它的故鄉,前三名為中國印度尼日利亞

中國每年花生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的40%——不得不說,中國人酷愛吃花生,也最擅長吃花生。

我有個推斷:中國98%的人喜歡吃花生,區別只在,有的人喜歡吃水煮花生鹽焗花生、油氽花生、老醋花生;有的人喜歡筍烤花生、怪味花生苔條花生糟鹵花生;有的人喜歡芥末小生、小京生、花生醬、花生湯等等而已;至於由花生參與制作的零食,恐怕更受吃貨歡迎,舉例說,太妃糖摻花生(花生牛軋糖),人見人愛;巧克力嵌花生,眾口能調;曲奇撒花生碎,頓顯高級;麵糊裹花生(魚皮花生),不僅風靡南北而且橫掃東西。

那麼,另外2%的人難道是花生的天然拒止者嗎?應該不是。如果不是由於身體不適如牙口欠佳或患高血脂症,那些人大概率也是花生的擁躉。

花生跟土豆、紅薯、玉米引入中土的時間、路徑相仿,不過,它比土豆們“舶來”的時間可能更早一些。

明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年)《常熟縣誌》被認為是最早記載花生的古代文獻,但蹊蹺在於:哥倫布1492年才發現了新大陸,僅隔十年花生就被輸入中土,操作太神速,說不過去。但那些記載也不是沒有淵源:清代乾隆時醫學家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中引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中的一段話,提到了“花生”,簡直讓人無法相信中國那麼早就有花生。

如果僅憑這則材料,可認為那只是“孤證”,不足為憑,問題在於元代賈銘《飲食須知·卷四·果類》里寫道:“近出一種落花生,詭名長生果……”

它們的存在,是對“花生舶來說”的一次嚴重攪局。為此,現代植物學家和考古學家辯稱,因為古今花生特性差異頗大,古人描述的花生與舶來的花生肯定不是一個物種。那麼,是否允許我這樣理解:現在的花生之名該是託名於古代一種叫“花生”的植物吧?

西坡:油氽花生米 - 天天要聞

迨明末清初學者方以智物理小識》一出,算是給我們如今吃的花生做了精確描述:“番豆名落花生,土露枝,二三月種之,一畦不過數子,行枝如蕹菜虎耳藤,橫枝取土壓之,藤上開花絲落土成實,冬後掘土取之,殼有紋,豆黃白色,炒食甘香似松子味。”

清代怪才金聖嘆被斬首前給大兒子留下的遺言竟是:“花生米與豆腐乾同嚼,有火腿滋味。”可見其好花生那一口已成癖習。

說起花生組合,美國南方也有一種,叫“花生可樂”,即把花生放進可樂瓶里,邊喝邊吃。這讓我深感疑惑:美國的花生產量排名世界第四,美國人竟把花生最美好的特性“嘎嘣脆”,硬生生吃成了“濘嗒嗒”——他們算會吃花生嗎?

美國大花生確實不太好吃,比南京紅皮小花生差太多。親戚自美回滬探親,帶回幾大罐堅果組合,裡面的東西多數大而無香,尤其是花生,我吃來實在乏善可陳、形同雞肋。親戚返美時背走的卻是量販裝魚皮花生!中美花生,孰優孰劣,吃貨的身體作出了最誠實的回答。

當然,魚皮花生比起油氽花生,味道還是降了幾級。

油氽花生百吃不厭,是最常見的冷菜,也是最爽口的零食。其做法單一,關鍵是:水泡瀝干,涼油冷鍋,中火慢炒,聞香起鍋……任何時候有了油氽花生,哪怕美食家沈嘉祿突然造訪,照樣應付裕如。

《花生米不滿足》,很可能是對上海市民生活的據實描摹。但在上海,外埠人談起“花生米”,也須謹言慎行,比如“請你吃花生米”之類,相當犯忌——隱喻“槍斃”,如此,一粒嫌多,哪有什麼“滿足”“不滿足”可言!(西坡)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不愧是90歲奶奶推薦的配方,提亮膚色,一周喝3次,祛黃又補氣 - 天天要聞

不愧是90歲奶奶推薦的配方,提亮膚色,一周喝3次,祛黃又補氣

黃芪豆漿。大家好,我是黑貓。許多女性朋友都會因為脾胃虛、氣血虛、面色暗黃,我非常推薦女性朋友多喝豆漿,相比喝牛奶,黃豆中所含的黃體酮是牛奶不能比擬的。每個星期我都會準備2-3次黃芪豆漿,把黃芪和茯苓加普通的黃豆放在一起,不只有補氣的作用,還
99%的人都喜歡的青豆炒雞丁,葷素味美,解饞下飯,家人都愛吃 - 天天要聞

99%的人都喜歡的青豆炒雞丁,葷素味美,解饞下飯,家人都愛吃

#頭條創作挑戰賽#99%的人都喜歡的青豆炒雞丁,葷素味美,解饞下飯,家人都愛吃在那個遙遠的鄉村,四季分明,每個季節都有其獨特的風味。春天,萬物復蘇,田野里的青豆嫩綠欲滴,正是採摘的好時節;夏天,陽光燦爛,雞群在庭院里歡快地覓食,肉質鮮美。
買4個雞蛋,3個青椒,教你做快炒小菜,8分鐘菜譜,營養又解饞 - 天天要聞

買4個雞蛋,3個青椒,教你做快炒小菜,8分鐘菜譜,營養又解饞

#頭條創作挑戰賽#買4個雞蛋,3個青椒,教你做快炒小菜,8分鐘菜譜,營養又解饞在中國的廣袤土地上,每個季節都有其獨特的風味。正值盛夏,陽光如火,萬物生長,正是青椒和雞蛋這兩種食材最為鮮美的時節。在這片土地上,無論城市還是鄉村,青椒炒雞蛋都是
6月來一道青椒炒麵筋,嫩香味美又解饞,老少皆宜的下飯菜 - 天天要聞

6月來一道青椒炒麵筋,嫩香味美又解饞,老少皆宜的下飯菜

#頭條創作挑戰賽#6月來一道青椒炒麵筋,嫩香味美又解饞,老少皆宜的下飯菜在中國的廣袤土地上,每個季節都有其獨特的風味。盛夏時節,正是青椒成熟的季節,它們在陽光的照耀下,由綠轉紅,散發出誘人的香氣。在這個時節,一道簡單而美味的家常菜——青椒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