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西火車站,有一個全天候不打烊的乘務員餐廳。來自全國14個鐵路局集團的高鐵及普速列車乘務員、火車司機、乘警等隨車工作人員每天在此吃住、間休。這個五一假期也不例外。
53歲的趙書雄是這裡的明星廚師長。他來北京房建公寓段京西行車公寓工作快二十年了。為了滿足不同地域乘務員的口味偏好,他在菜譜上下足了功夫。他從開始只會炒西北家鄉菜,後來通過不斷嘗試和練習,逐步將湘系、粵系、川系和東北菜等熟練掌握。南方乘務員口味偏甜,他就做棗饅頭、糖醋裡脊、松仁玉米;四川乘務員口味偏麻偏辣,他就烹炒水煮肉片、麻辣香鍋;北方乘務員喜歡吃麵食,他就準備手工水餃和刀削麵,確保每名乘務員都能吃到家鄉的味道。
今年五一客流激增,各鐵路局都加開了旅客列車,隨車工作人員也隨大幅增多。為此,他帶領廚師班組提前着手準備,在廣泛徵求各住寓單位乘務員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了假期食譜。包含“鹵、炸、蒸、炒”等各類菜品,每天正餐不少於12種。他還在餐料採購、加工、烹飪等各個環節嚴格把關,確保讓每一道菜品都安全美味。他說:“五一假期人這麼多,咱們的司乘人員都非常辛苦,我們必須讓大家到了公寓像到家一樣,吃得豐盛,忘記平日的辛苦勞累!”
說起辛苦勞累,趙師傅最有體會。趙師傅的家遠在甘肅,從小家裡生活困難,兄弟姊妹多。他每天走二十多公里的山路,靠放羊實現了上學、養家和基本生活保障。從開始的2隻羊到後來的幾十隻,他的腳上長滿了繭子。他的父親告訴他:“做人要本分,賺錢要誠實,一分付出,一分收穫,不要動歪腦筋”。正是生活的閱歷和家風的傳承,培養了趙師傅吃苦耐勞、永不放棄的優秀品格。一個偶然的機會,趙師傅的二叔教會了他簡單的烹飪手藝,開啟了他來到他夢寐以求的首都北京當廚師的夢想。
趙師傅為了讓乘務員不出公寓就能吃到他的拿手西北特色小吃,他親自為乘務員加工製作了羊肉臊子面、牛肉拉麵、大盤雞、涼皮等花樣美食。他深知好的廚師要時刻學習,跟得上時節和口味的提升,“多炒菜、會炒菜、菜好吃”是趙師傅一直對徒弟們的要求。他常對徒弟們說,剛來北京那會兒,他每天都在工余時間自費從菜市場把想要做的、不會做的菜買回來,反覆練習,有時油溫把握不好、調料放多少掌握不好,有時出鍋早了,就是嘗試、多次失敗,最終形成了自己獨到的精湛手藝。這也應驗了中國那句古語: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等我退休了,或者外出,你們千萬不能降低乘務員菜品的標準!”在班組會上,他經常組織大家學習各地方的熱門菜、百姓菜和網上點擊率高的菜譜視頻,他先自己學會,再示範給大家。練習中,趙師傅瞧上了趙龍龍這個青年小夥子,覺得他有鑽勁、能吃苦,於是經常教他做菜。一來二去,師徒二人形影不離。這時候就有人說:“老趙,你不怕被年輕人奪了飯碗?”趙師傅笑着說:“我還怕他不來奪呢,年輕人就得敢沖。只要火車輪不停,我們的手藝就一代一代傳下去。”如今的趙龍龍和其他年輕廚師都有自己的拿手菜,也因為自己的拿手菜,獲得了一大批來自全國各地的乘務員“鐵粉兒”。
今年五一假期運輸期間,北京房建公寓段各行車公寓的70名廚師,都在24小時輪班圍着鍋台轉,他們各顯其能,儘力為全國各地到京間休的乘務人員提供分眾化優質的餐品服務,享受家的溫暖,體驗節日堅守的美食快樂。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薇 通訊員 魯靜 龍飛 宋永武
攝影/陳磊磊
編輯/高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