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湘菜報·湖南客戶端 記者 何婷
一個店面、一套設備,無需廚師即可提供新鮮的瀏陽蒸菜和包點,滿足消費者一日三餐所需,保證餐飲品質且不額外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實現效益最大化——這個許多餐飲經營者無法解決的痛點,蒸瀏記聯手陳克明提供了解決方案。
4月17日,瀏陽蒸菜“千城萬店計劃”暨陳克明&蒸瀏記聯合打造“包點+蒸菜”輕投資創業店型發布會在長沙舉行。現場發布的瀏陽蒸菜“千城萬店計劃”,為歷經疫情寒冬的瀏陽蒸菜產業打造千億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們將聯合開展‘強國一號行動’,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以餐飲帶動農業發展,助力鄉村新產業新業態培育,促進農民就業增收。”蒸瀏記創始人彭誠表示。
本次發布會由湖南省商務廳指導,湖南省湘菜產業促進會主辦,瀏陽市蒸瀏記蒸菜文化有限公司、長沙克明面點有限公司承辦。
一場“蒸”愛雙向奔赴,生胚包點遇到非遺蒸菜
相比其他中式烹飪方式,蒸菜不僅保留了食材美味與營養原態,同時最大程度減少了口味上的差異化,這為瀏陽蒸菜標準化創造了天然的優勢。
2014年成立的蒸瀏記,開創中式快餐現做式標準化,引入less廚房現場管理體系,建立了業內領先的“生鮮、冷鏈、日配、到店”餐飲供應鏈,積累了豐富的預製菜產品研發和生產能力以及成熟完善的門店管理體系。目前在湖南、廣東、江西等市場開設連鎖門店200餘家,在廣州南站、深圳北站、長沙南站、黃花機場等多個大型高鐵站、機場都開設有連鎖門店。
蒸瀏記門店的菜品,全部由位於瀏陽經開區的中央廚房訂單式統一配送,門店人員只需通過智能蒸櫃進行恆溫蒸制即可。雖然餐廳不需要廚師,但廚師作用前置,在中央廚房環節最大程度保證了菜品的口感和營養。
發布會現場推介了蒸瀏記自主研發的兩款智能蒸菜設備,其中一款可實現蒸菜和售賣智能一體化。去年10月,這款智能設備投入使用,在長沙北辰三角洲開出了首家蒸瀏記無人智能餐廳。
此次,蒸瀏記與長沙克明面點有限公司合作,推出了“包點+蒸菜”輕投資創業店型。其最大的亮點在於“不額外增加餐飲經營者費用成本的情況下,覆蓋一日三餐。”彭誠介紹。
據介紹,長沙克明面點有限公司成功研發出標準化生胚包點技術,由中央廚房完成包子製作全過程,再以生胚形態速凍後配送門店。門店無需解凍、無需醒發,直接蒸制18分鐘左右即可出鍋。
長沙克明面點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市場上的包點,要麼是現做,耗時耗力且保鮮期不長;要麼是熟胚,口感和營養難以保障。標準化生胚包點技術的運用,免除了門店現做的繁重工作,且保證了包點的鮮美和營養,實現了革命性降本增效。
“包點和蒸菜的製作均可在中央廚房完成,門店只需要完成蒸制。”在彭誠看來,包點和蒸菜使用同一套設備,這一技術的運用完全適配蒸瀏記門店。雙方優勢互補,合作“堪稱良配”。
“蒸菜+包點”,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標準化生胚包點結合蒸瀏記現做式標準化蒸菜,實現了同一個門店、同一套設備、同樣的門店人員一天三餐營業。早餐賣包子,中晚餐賣蒸菜,閑時賣拌面,門店坪效和人效大大提升,業績更穩定,利潤更加可觀,而且門店投資額只在10餘萬元左右。
0元創業夢想成“蒸”,“千城萬店計劃”助力打造千億產業
餐飲行業是最高頻、最剛需、最廣普的行業,消費潛力巨大。過去三年,雖然經歷了疫情的嚴峻考驗,但餐飲行業展現了極大的韌性,成為“後疫情時代”復蘇最快的消費行業之一。
今年1月,瀏陽出台了《推動瀏陽蒸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以蒸菜產業振興助推湘菜產業振興為契機,進一步推動蒸菜產業做大規模、做響品牌、做出實效。
湖南省知名品牌、瀏陽蒸菜產業龍頭企業蒸瀏記率先行動,實施瀏陽蒸菜“千城萬店計劃”,搶抓疫後市場的好鋪空置多、消費復蘇投資加速機遇,助力瀏陽蒸菜產業打造千億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彭誠介紹,根據實際測算,一家面積約四五十平方米的蒸瀏記“包點+蒸菜”門店,投資僅需10餘萬元,夫妻二人即可開店,一日三餐皆可營業,較好的實現了就業創業一體化。無論在城市還是鄉鎮餐飲消費市場都極具競爭力,對大眾創業者來說非常具有吸引力。
發布會現場,蒸瀏記與長沙銀行現場簽約,合作推出“0元創業”行動。長沙銀行向蒸瀏記新加盟商提供10萬元額度授信,支持擴大創業就業。
不僅如此,蒸瀏記支持全國範圍內建檔立卡脫貧戶加入“千城萬店計劃”,推出全免加盟費等系列有效措施,幫助脫貧群眾快速實現創業就業,鞏固脫貧成效。
經過多年的發展,蒸瀏記通過中央廚房一頭對接餐廳門店,一頭與農業合作社合作,直接通向田間地頭,形成了從田間到餐桌的一個全鏈條的“閉環”。瀏陽蒸菜產業鏈條的延伸,構建了一個健康、安全、高效、富民的產業鏈體系,為鄉村振興增添了強大的助力。
彭誠表示,下階段,蒸瀏記將着力推動“包點+蒸菜”門店在全國鋪開,下沉鎮、村,提升鄉村餐飲質量,提升鄉村旅遊餐飲服務,力爭帶動十萬農民就業創業,加速實現“千城萬店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