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3個月項目正式落戶宜城軟件園,2個月內企業註冊成功,1個月內就成功取得第一項知識產權……將企業總部從省城濟南搬到縣城宜興半年多,江蘇瑞寧信創科技有限公司便一路奔跑,駛上了發展新賽道。“在這裡我們真正感受到了‘像尊重科學家一樣尊重企業家’的良好氛圍。” 操着地道的山東口音,企業董事長漢京寧笑着告訴記者。
2006年,漢京寧在濟南創辦瑞寧公司,成為國內最早布局內控安全和雲安全的創業團隊。從濟南到宜興的背後是一場雙向奔赴,更是宜興跳出縣域思維加速打造長三角數字產業新高地的有力縮影。數字經濟,宜興起步較晚,尤其是在數字產業化方面基礎薄弱。以傳統商貿、服務業為主的宜城街道主動作為,盤活資源,在有限的發展空間里打造宜城軟件園,瞄準一批行業龍頭、專精特新,讓數字產業快速起勢。宜城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褚曙強介紹,瑞寧擁有硬核的研發團隊,運營了國內第一個共享服務it服務平台,在網絡安全領域有着豐富的經驗,從多方面考慮,瑞寧是宜興需要的“好苗子”。
“宜興充滿了驚喜。”談到為何來宜,漢京寧用這樣一句話進行了總結。之前瑞寧總部設在濟南,在國內的北京等地以及加拿大、澳大利亞設有子公司,從公司長遠發展考慮,瑞寧近年來開始四處尋找合作城市。接觸到宜興之前,他們到合肥、長沙兩地都考察過。“去年年初九,宜城街道領導帶隊到濟南公司考察,滿滿的誠意是第一重驚喜。”漢京寧回憶。《宜興市推進數字產業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相關獎補政策、宜城軟件園拎包入駐的環境……在接下來的深度交流中,宜興拿出的數字產業“大禮包”和自身對產業的理解、研判、未來規劃等等,讓企業團隊感覺“頻道”對上了。
地方敢闖的拼勁,讓企業更敢幹。改變計劃,瑞寧不但要到宜興發展,還要將總部搬到宜興。去年11月,瑞寧正式入駐宜城軟件園,將深耕16年取得的50餘項發明專利與核心知識產權、商標全部注入到江蘇瑞寧公司。值得一提的是,江蘇瑞寧註冊後一個月內就成功取得了第一項知識產權。在人才隊伍的打造上,企業持續加碼,邀請中科院博士生導師張雲泉擔任首席科學家,與其團隊在宜興建立大數據安全研究院。邁開步子加油干,瑞寧更是拿出了3至5年內進入資本市場的規劃。
在“政府為、企業為”的雙向互動中,新作為凝聚發展新合力。瑞寧的融資計劃很快得到了相關部門的響應。陶都英才創業投資基金、宜城街道相關基金、宜興大數據發展有限公司三方入股企業,得到國資支持,瑞寧發展底氣更足。這兩天,宜興金融辦也上門對接,了解企業需求,開展專業輔導。而在業務拓展上,宜興也想着企業。據漢京寧介紹,相關部門走訪企業時也邀請瑞寧一起參與,儘快熟悉宜興市場。“5年累計銷售收入突破20億,市值達100億,成為國內標誌型網絡安全企業。”在宜興的“新春第一會”上,漢京寧作為唯一一家新企業代表上台發言,與宜興共成長的發展目標贏得了陣陣掌聲。
如今,宜城軟件園已成為宜興數字產業集聚地,軟件人才新高地。據了解,目前,軟件園已有入駐企業17家,其中6家為總部企業,4家被列為上市後備企業,擁有博士學歷人才21人,碩士學歷人才36人,知識產權300項。強勁的發展動能為宜興數字產業發展插上了“翅膀”。目前,宜興數字產業在建、擬建重大項目約50隻,總投資超540億元。2022年,宜興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營收超1600億元,占無錫比重超25%。
來源:無錫日報
記者:胡志傑 蔣夢蝶
編輯:孫涔銘
編審:沐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