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冬季的到來,豬肉的價格不斷上漲,尤其排骨的價格,更是居高不下。淡季時的排骨,一斤大概20元左右,如今的排骨竟然漲到了40~50元。甚至有些地區,能賣到55元左右。
雖然排骨的價格不低,但依然擋不住人們對排骨的喜愛。排骨的口感好,做法也是多種多樣,既能紅燒,又能煲湯。做成酸甜可口的糖醋排骨,全家人都愛吃。但你知道嗎?排骨其實也有前後之分。
買排骨時,一定要分清“前排”和“後排”。所在的位置不同,烹飪的方法和口感也大有不同。買對了排骨原料,怎麼燒都好吃。平日里喜歡吃排骨,一定要學會分辨前排後排。
一、前排
如果放在你面前的是一整扇排骨,那麼很容易就能分清前後。不過排骨已經被分割好,只有行家才能分得出來了。豬前排一般是一大塊骨頭,此處的排骨骨頭多,肉少。
雖然吃起來肉不多,但卻有一大塊脆骨。很多商家會將此處的豬脆骨剔下來,單獨賣,價格瞬間翻了好幾倍。不過一塊肉的兩端都有脆骨,肥瘦相間,說明此處是豬的前排。
如何烹飪前排?
此處的排骨比較貼近豬的前腿,因此肉質非常鮮嫩,口感緊實,看起來比較有彈性。豬的前排一般脆骨比較多,聽起來更有嚼頭,所以這個部位更適合清燉、清蒸。一口咬下去,又嫩又脆,越吃越上癮。
二、中排
同樣是排骨,中排的價格,比前排和後排高很多。此處的排骨長得比較勻稱,肉層相對來說比較厚。不僅有較多的瘦肉,而且還摻雜着油脂,吃起來肥而不膩。中排的肉質比較鮮嫩,所以價格非常昂貴。
中排的肉質非常均勻,油脂豐富,可以說是排骨中的精品。如果買肉的時候去的晚,根本搶不到。
如何烹飪中排?
中排吃起來肥而不膩,肉質鮮嫩。因此無論哪種做法,都非常適合。如果家裡購買了中排,建議做紅燒、糖醋。不僅肉質非常鮮嫩,而且烹飪簡單,廚房小白也能做出飯店的味道。
三、後排
豬身上骨骼最後的部分,被稱作後排,此處接近豬尾巴。一般情況下,每頭豬身上都有8根後排肋骨。與前面的排骨相比,後排的肉更多,肥瘦更加分明。因為此處連接背椎,所以骨頭比較大,很容易分辨。
後排的肉比較多,主要以瘦肉為主。所以吃起來口感比較柴,價格也比較便宜。很多人購買排骨的時候,會將後排誤認為前排。但其實兩者的價格差異很大,口感也大不相同,買錯了很容易花冤枉錢!
如何烹飪後排?
後排的肉比較多,非常適合用來燉煮,煮好以後大口大口吃肉,特別過癮。後排的骨頭較粗,裡面含有大量骨髓,特別適合用來煲湯。需要注意的是,此處的肉比較柴,一定要久燉,否則口感很差。
推薦食譜:話梅排骨
主要食材:排骨、話梅、白糖、生抽、檸檬、蔥、鹽、醬油
製作步驟:
1、首先準備一塊豬前排,吃的肉比較嫩,骨頭小。吃起來口感脆脆的,肥而不膩,非常過癮。將排骨洗乾淨以後,切成小塊。用涼水浸泡30分鐘,去除排骨里的血水。
2、將排骨從水裡撈出來,放在開水裡煮15分鐘。煮好以後用溫水清洗乾淨,放在盤子里備用。
3、鍋中放油,然後放入一小把白糖炒糖色。鍋里的白糖顏色變深以後,放入排骨翻炒。待排骨的表面微微變焦以後,加入薑片、蔥段,繼續翻炒。
4、鍋中加入一碗清水,加入少量鹽和話梅。然後蓋上鍋蓋,繼續燉煮45分鐘。
5、排骨煮好以後,將汁水收干,然後撒上芝麻點綴,即可出鍋。
總結:我們在選購排骨的時候,一定要優先選擇前排。其他部位來說,這裡的肉質更加鮮嫩,鈣含量更豐富,更適合老人和小孩子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