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數千年的民間自釀酒,為啥現在屢遭質疑?行家:3個事實較突兀
曾有一段時間,酒圈中很多酒友的偏向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即無數酒友不再青睞酒企產酒,而是來自民間的自釀酒。難道是自釀酒的酒質、口感、安全係數很不錯嗎?
非也非也!歸根結底,是不少酒企的行為將酒友“逼”到自釀酒這塊。說到底就是不良酒企或者黑心作坊地偽造正規酒企產的各種酒。如此以來,市面上多出了很多劣質酒。
甚至還有較多的假酒出現,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酒友的選擇。可是,隨着自釀酒的增加,又有酒友開始屢次抱怨自釀酒問題很多。要知道,民間自釀酒是出現最早的酒。
這種被喝了數千年的民間自釀酒,為啥現在屢遭質疑?事實上,筆者也很喜歡喝自釀酒,隨着大家對其質疑不斷增加,筆者也開始選邊站,認為如今的自釀酒確實大不如從前了。
為了刨根問底,為了找到原因,筆者曾請教過一位資深酒圈行家,此人不僅痴迷於白酒,且對各種酒類都有較深的研究。他說:自釀酒備受質疑,實則是3個事實較突兀。
事實一、露天釀酒環境備受質疑
提到自釀酒,大家一定會想到農村自釀酒的釀酒全程。許多喝過自釀酒的酒友反應,其釀酒關鍵着實備受質疑,不像正規酒企一樣,民間自釀酒的釀酒環境幾乎都是露天的。
試想下,在這種露天的釀酒環境中,遇到颳風下雨怎麼辦?想必肯定有數不清的細菌會進去,進而影響到酒質,繼而影響到口感。除了露天環境,還有諸多環境不良的行為屬於人為的,應該避免。
事實二、有害的添加劑屢見不鮮
過去,大家都說自釀酒的口感很不錯,這是因為手藝人在選料上均為純天然的各種純糧,手藝依舊是古法傳統釀酒方式,再歷經數月方可釀成。在此期間沒有任何有害物質添加。可是如今的民間自釀酒呢?
真可謂是“有啥加啥”。手藝人為了釀造備受大家青睞的白酒,為了獲取更多的利潤,他們會使出渾身解數去添加各種各樣的添加劑,而且絕大多數都是有害的,比如食用香精甚至工業酒精等。
事實三、無“掐頭去尾”更無檢測
民間自釀酒,酒質和口感存在問題的原因之一就是釀酒流程有問題,很多手藝人為了更快地釀出白酒,故而會偷工減料。除了縮短釀酒時間外,手藝人並沒有真正做到“掐頭去尾”和其他檢測。
釀酒時之所以掐頭去尾,就是為了得到酒質最好口感最棒的白酒,因為頭酒和尾酒含有更多的酒精以及雜醇油。諸如此類的物質,一旦被人體攝入太多,無疑會影響酒友的身心健康。
沒錯,這3個事實着實比較突兀。故在選購自釀酒時,最好是選擇知根知底的自釀酒。在買酒之前,不妨直接或者間接地了解下它們是如何釀成的。要是釀酒環境,方式等沒問題,不妨請選擇。
雖然有部分酒友對自釀酒比較痴迷,可是論酒質,口感,安全係數,還得是正規酒企產酒比較靠譜。有一點是自釀酒達不到的,這便是正規酒企有各種形式的監管,如此一來可很好地保護酒友。
如果大家不會選擇物美價廉的純糧酒,不妨選擇市場上大家都喜歡的一款,這便是茅台鎮國康酒業新釀的大麴坤沙醬酒,名曰“國康1935”。這款酒是陳興希老師歷經1年釀造,6年陳放方可釀成。
陳老師是原茅台酒廠副總工程師,原茅台研究所前所長,他在醬酒工藝方面造詣突出,自打加入國康酒業,經過無數晝夜地研發,最終便以國康1935來呈現他的研究成果。
衝著他的名頭,此酒也值得試飲。其價格更加低廉,已被不少酒友當做口糧酒了。試飲過的酒友說:喝起來和飛天茅台的口感很像,酒液清澈透亮,且微微泛黃,口感醇香綿柔,回甘細膩,柔雅厚實。
要是細品的話,還有絲絲糧食香和花果的香氣,喝罷酒香留杯持久。如此之酒可謂是物美價廉,感興趣嗎?不妨試飲,好了,就說到這,有何看法不妨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