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四水,錦繡湖南。提起湖南,其優美的山水美景總是讓人充滿嚮往,身臨其境之後你就會明白,為何古時的文人雅士會對其情有獨鍾。
而除了如詩如畫的山水美景之外,湖南的酒也是讓人對其流連忘返的原因之一。
湖南是我國的釀酒大省之一,其酒文化為湖湘文化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裡的酒具有兼收並蓄、融匯貫通的特色,就以最為出名的酒鬼酒為代表,融合了濃、清、醬三大主流香型之特徵,形成了別具一格的馥郁香型,讓人回味無窮,而除此之外,像這樣的酒更是不在少數。
在這片土地之上從不缺美酒佳釀,可惜除了酒鬼酒之外,經久不衰的實在是太少,這也帶給很多人一種湖南無好酒的印象。
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聊一聊湖南曾經的一款“可憐酒”,輝煌時也曾紅遍大江南北,如今當地人卻說:我們自飲罷了!
這款酒曾經有過“三勝茅台”的輝煌,這麼一說,相信大家應該都知道是哪款酒了,沒錯這款“可憐酒”就是武陵酒。
武陵酒誕生於湖南常德的一家小酒坊,它的問世是大勢所趨,在上世紀茅台火遍全國之時,很多地方都開始向茅台酒廠“取經”,只為打造一款屬於自己的醬酒,武陵酒就是在這樣的環境這下誕生,當然了,在其身上還承載着整個湖南的希望。
為了打造一款正宗的醬酒,酒廠派出了一批技術骨幹前往茅台酒廠學習,學成歸來之後,酒廠沿用茅台之工藝,並在其基礎上進行不斷的改革,最終屬於湖南自己的醬酒——武陵酒問世。
此酒一問世便是“巔峰”,以優秀的酒質收穫了大批的粉絲,並且在各大評酒會中出盡了風頭,紅遍了全國大江南北。
在其參與的多屆評酒會中,最值得一提的是1991年、1998年和2015年這三屆,在這三屆評酒會中武陵酒就創下了“三勝茅台”的輝煌,在當時引起軒然大波。
有了不俗的成績,照理說武陵酒的發展應該是順風順水,為何會落到如今籍籍無名的地步呢?
這一切還要歸咎於其內部經營戰略,在其他品牌都不斷進步的時候,它卻被榮耀“沖昏了頭腦”,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沾沾自喜,同時由於宣傳力度不夠,在國內的影響力還是有所欠缺,再加之經歷了多次的收購,讓其開始有些力不從心,武陵的發展也開始呈現出頹勢。 如今的武陵酒在當地依舊是很多人自飲的口糧酒之一,但走出當地之後,發展卻有些不盡人意,屬實是令人惋惜!
而放眼全國,與武陵酒經歷相似者更是不在少數,它們都有着不俗的品質,但卻在市場的更迭中漸漸地失去了“鬥志”,最終淪為了時代的犧牲品,成為一款“可憐酒”。
例如全興大麴。上世紀的全興大麴真正地做到了家喻戶曉,早在第二屆全國評酒會中就被評為“中國名酒”,之後這一榮耀還被其蟬聯了多屆,同時由於其售價低廉,一直是酒友心中的很好的口碑,在當時可謂是名利雙收。
但隨着市場風向的改變,酒廠為了搶佔高端市場,推出了“水井坊”,而水井坊憑藉其過硬的實力,很快在高端市場中“站穩了腳”。
水井坊的問世也對全興大麴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衝擊,由於酒廠發展水井坊,疏於對全興大麴的照管,全興大麴很快走向衰退,最終也就成為了只有當地人自飲的“可憐酒”。
其次是漢董大師酒。此酒產自貴州,在醬酒如雲的環境之下,它的釀造人醬酒之父的嫡傳弟子曾傳政一直兢兢業業釀酒,最終使其突出重圍,出現在了大眾的視野中。
在其酒體上,完美呈現了醬酒特色,聞起來醬香乾凈飽滿,喝起來醇厚甘潤,完全不辣口,喝過的酒友對其讚不絕口。
但可惜曾老多年來注重酒質而忽視了宣傳,導致它在這個廣告鋪天蓋地的時代里確實不佔優勢,很快便在衝擊之下開始走向衰退,屬實是有些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