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到了哪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飲食文化,它由不同的地理環境和習慣組成,講究色香味全的同時,還要有營養,“一天之計在於晨”,一個元氣滿滿的早餐,當然離不開一頓精緻的早餐,它能補充活力,提供一定短暫的能量,不耽誤上午的工作和學習。
很多人說中國早餐單挑,只會吃油條豆漿,對於這句話我不太贊成,中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各式各樣的早餐應有盡有,說早餐單挑的,那是因為你沒吃過這6種,個個都是“天花板”。
一、廣東腸粉
腸粉是由米漿製成的一種廣東小吃,屬於粵菜系,現在市場價一份大概10元,製作方式一般稱為“抽屜式”,通過蒸的加工方式,根據食客不同的口味,放入雞蛋、肉末、青菜、蝦仁等調味品,製作方法大同小異,在廣東大街小巷幾乎都吃腸粉,滑溜溜的。
腸粉是一種無意間發明的美食,入口富有彈性,口感鮮香,入口即化,腸粉是用純米漿製成的,營養價值高,通過蒸熟的方式,不會流失營養,細膩嫩滑,讓人回味無窮。
二、武漢熱乾麵
叫醒武漢人早晨的不是太陽,而是一碗熱乾麵,熱乾麵在武漢一帶十分流行,甚至隔壁的信陽市都喜歡吃,採用鹼水麵條,再用芝麻醬、花生醬調汁,一起攪拌均勻,淋入到港出鍋的麵條上面,小菜放蘿蔔條、酸豆角,吃之前要使勁攪拌,讓麵條包裹住醬料,變得渾厚,這樣入口才鮮香美味。
熱乾麵起源較早,又隨着飲食習慣流傳下來,很多人從小吃到大,怎能不愛呢?熱乾麵的小麥粉非常講究,彈性足、蛋白質含量高,煮熟的火候很關鍵,過火了會軟,涼了會硬,都是提前煮好的,吃之前燙一燙,直接上醬汁,從點餐到出鍋,也就兩三分鐘的時間,味道獨樹一幟。
三、開封灌湯包
走進河南開封,哪能少得了一籠灌湯包,它屬於中華名小吃的範疇,歷史悠久,風味獨特,單單一個包子皮就講究十幾道工序,皮薄如紙,彈性大、口感好,吹彈可破,包入的餡料有湯汁,當地人講究“先喝湯,再滿口香”,如果心急一口咬下,那瞬間就尷尬了,衣服上會濺的到處是油花。
灌湯包主打“鮮、嫩”,肉餡和鮮湯就像“江河湖泊”交匯一樣,牢牢地結合在一起,麵皮除去嚼感,幾乎可以忽略,太薄太精緻,看着就像透明的,面香味濃、風味獨特。
四、長沙米粉
長沙米粉是地方特色小吃,涵蓋了早餐、午餐,味道鮮美,煮食方便,入口順滑,營養豐富,是長沙人最喜歡的早餐之一,米粉有圓粉和扁粉,粗粉和細粉之分,點餐的時候,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下單。
大骨頭熬湯,煮熟的米粉往裡一放,再添加適量的調味品,熟豬油、醬油、蔥花、酸豆角、榨菜絲等等,一碗熱氣騰騰地端上來,香味撲面而來,刺激着人的味蕾,讓人不知不覺胃口大開,美美的幹掉一大碗。
五、西安糊辣湯
“此胡辣湯非彼胡辣湯”,一個是“胡”,一個是“糊”,西安的糊辣湯獨具風味,早餐來一碗牛肉丸胡辣湯,辣子多放,香兒不辣,湯汁順滑黏稠,丸子肉質緊實,再搭配一個肥瘦相間,饃酥肉爛的臘汁肉夾饃,直吃的滿頭大汗才過癮,西安的早餐小吃,主要以清真為主,這也符合了當地的回民特色。
越是小巷子里的糊辣湯,味道越足,口感越好,老一輩的西安人吃早餐,都愛去小巷子裡面,來早了直接吃,來晚了要排隊,很多人從小學吃到中學,後來外出上大學,還會把糊辣湯當作鄉愁,回到西安的第一時間,就是來一碗地道的西安糊辣湯。
六、聊城豆腐腦
聊城豆腐腦小有名氣,有的老店經營了20年,必須排隊才能吃得上,用豆製品做早餐,豆腐腦屬於第一份,舀入潔白如玉的腦花,再淋入勾調好的滷汁,淋入芝麻香油、麻醬、香醋、醬油、豆腐花、辣椒油,搭配一個燒餅,吃之前要先攪一攪,入口即化,鮮香味濃,芝麻香味瞬間迸發。
聊城除了豆腐腦以外,還有高唐老豆腐,也是早餐界的一絕,它獨有的秘制麻油,只需一勺,立刻提升鮮香味,搭配一個滷蛋,一勺辣椒油,一個燒餅,一小把香菜點綴,滑嫩爽口,豆香、料香、辣香混合在一起,五味俱全,讓人百吃不厭,回味悠長。
世界各地的早餐均有不同,別再說早餐單調了,當你多走幾個地方就會發現,早餐界的“天花板”到處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