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去問經常喝酒的人,喝沒喝過冰鎮白酒,我相信10個人有9個半都沒喝過,啤酒、洋酒和香檳等氣泡酒都會冷藏或者加冰飲用,但白酒不能冰着喝卻是國人的一個共識。
在今年夏天,瀘州老窖的高端酒國窖1573卻反其道而行之,在全國啟動了快閃店項目,聯合時尚先生拍攝了微電影,大力宣傳“白酒冰飲”。
首先白酒不能冰着喝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
第一、白酒作為全世界唯一採用固態發酵的烈酒,和其他烈酒有着很大的區別,它的風味物質更多,冰鎮後的白酒會減少風味物質的散發,減弱了酒的風味。
第二、白酒冰過之後會降低酒精的刺激感,但攝入的酒精量卻沒有減少,更容易喝醉,且對腸胃的刺激性也更大。
既然如此,國窖1573為什麼要大張旗鼓地提倡冰飲呢?
說白了就是個噱頭,瀘州老窖這些年處境尷尬,去年被山西汾酒全面超越,從曾經的行業第跌到第五,這讓瀘州老窖很是焦慮。
夏季是白酒的消費淡季,瀘州老窖為了增加夏日銷量,吸引更多年輕消費者,就策划了這麼一個“白酒冰着喝”的概念。
但從效果上看,卻只是雷聲大雨點小,這個“反常識”的概念並沒有獲得消費者的認可。
國窖1573的冰飲更像是一個偽概念,它所宣稱的冰鎮的最佳口感是12度,一般消費者很難把溫度控制得如此精確,且和白酒的最佳飲用溫度下限18度,相差並不大。
其實早在2009年,瀘州老窖就提出過白酒冰飲的概念,這次的營銷也算是“炒冷飯”。
值得一提的是,白酒冰飲並非瀘州老窖的首創,早在上世紀90年代,曾紅極一時的河南名酒“張寶林”之一的林河酒,就提出過這個概念,它生產過一款名叫林河XO的濃香型白酒,就在包裝盒上標註,可任意加冰,加水。
白酒冰飲並不是瀘州老窖擁抱年輕群體的唯一一次嘗試,2019年它還曾和“雪糕刺客”鍾薛高聯名推出斷片雪糕,和茶百道聯名推出“醉步上道”奶茶,可現在這兩款產品都已下架。
國窖1573的這些嘗試只能說是一種無奈之舉,瀘州老窖最賺錢的產品就是國窖1573,營收比超過80%,但制約因素同樣很多:
第一、自身原因是窖池有限,產能提升面臨瓶頸。
第二、外部競爭日趨激烈,茅台1935、青花郎、洋河夢9、酒鬼內參、汾酒青花30等千元檔白酒均在搶佔市場。
在此情況下也只能用非常規的一些營銷手段,嘗試一下能不能帶來更多的銷量。
產品營銷無可厚非,但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營銷費用最終還是會分攤到每瓶酒里,由消費者買單。
那有沒有不搞營銷的好酒呢?
當然也是有的,但是就是因為不懂營銷,只被當地人推崇,很少被外人知道。
就像這款產自茅台鎮的木台厚道酒,它最早是做散酒出身,後來在國家級調酒師馮小寧的幫助下成立的酒廠,做出了木台厚道這個品牌。
這款酒一經推出就憑着優秀的酒質和低廉的價格,得到了茅台鎮酒友的一致好評。
馮老在醬酒圈赫赫有名,18歲就到茅台廠,跟着老廠長李興發學習茅台的釀造和勾調,因為技藝超群,和季克良等8人被譽為“茅台八仙”。
因馮老是技術出身,在茅台廠工作了30多年,固執地認為只有酒質才最重要,只顧着提高酒質,而忽略了營銷和宣傳。
為了提高酒質,這款酒用的原料、工藝和窖藏時間都按照茅台標準執行。
原料上用仁懷本地的“小紅纓”糯高粱,支鏈澱粉含量高,且富含各類氨基酸,釀造優質醬酒必不可少。
工藝採用12987大麴坤沙工藝,要經過165道工序,取酒7次,歷時1年時間才能釀造完成。
之後還要放入陶罐,進行長達5年時間的窖藏,在這5年的時間內,馮老將7個輪次的酒進行4次勾調,以達到更好的飲用口感,5年之後,還要調入8到10年的老酒調味,才能正式上市。
正因如此嚴謹的釀造和勾調,讓這款酒入口柔順、優雅細膩、花果香濃郁、回味悠長,喝過的都說頗有“茅味”。
最後再給大家說明一下,一般而言白酒的最佳飲用溫度為18度到25度,國窖1573所提倡的12度也只是比最佳溫度低了6度,並不算很離譜。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你喝過冰白酒么?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