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京東
最近黃渤拍的一個視頻:“掙個面子”問螃蟹是什麼?
黃渤說:“螃蟹是湖裡的橫行霸道,碗里的白肉紅膏,秋天的念念不忘,詩人筆下的舌尖詩章。”
他還說,其實對於我們養殖戶來說:這蟹子是什麼,它其實是個面子。
圖片來自京東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它是來自我們六朝古都的大江蘇,正兒八經的大閘蟹,但凡品過的嘗過的,只要有一個人說不好,那大江蘇面子可就要砸它手裡了。調侃詼諧的開場白吸引了一群老少爺們圍觀。
為什麼一隻螃蟹還能帶來這麼大面子呢?
原來,從前的螃蟹,鮮,美,甜,卻沒有人知道,因為沒人懂得技術,不懂得宣傳,都是靠口口相傳。也就只能在家門口轉悠,出不了省門,出不了國門。
雖然俗話說: 真金不怕紅爐火,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對於祖祖輩輩的老農民來說,想把好的螃蟹送到愛吃人的手上,那可是比登天還難。螃蟹找不到伯樂,哪來的面子可言?
但隨着社會科技的進步,我們新一代的蟹農又是怎麼樣把面子找出來呢?
現在的蟹農不在局限於一方土地,我們大膽進步創新;蟹農不在是一文不識的老漢,而一批批高學歷,高科技,高職化的新農人;我們不在靠口口相傳,我們開始靠高科技,靠大數據吃飯。這樣的發展趨勢不比以前父輩們靠天收蟹要更有面子嗎?
我們利用新的生態養殖技術養殖螃蟹,不在靠天收網,不比從前更有面子。
我們從源頭出發,利用科技專業培訓,利用互聯網技術,產品溯源,實現一物一碼,能直接追溯到它生長全過程。讓大家的看的賞心,品的安心,嘗的放心。這麼現代化的運作不比以前走街串巷扯着嗓子喊:“不鮮不甜不要錢”更有面子。
最主要的是這些螃蟹從水裡出來到餐桌,全程包活包鮮,讓每一位收到它的人都能看到橫行霸道的大閘蟹。這速度可比從前,以前,小時候,家門口亂竄更有面子。
如此美味的大閘蟹卻有很多人沒有品嘗過,是因為外省人不知道一隻螃蟹一輩子要吃掉幾十斤鮮魚,吃掉數不盡的螺螄,蝦蟹,浮游生物,而這才是正宗江蘇大閘蟹的面子。
如此高調的“掙個面子”說活了多少蟹農的心聲,也說出了江蘇人的面子。
圖片來自京東
這就是大閘蟹與面子的關係!這是運用知識改變命運新農人的面子!這也是科學養殖新創新的面子!這更是社會進步所展現出的大面子!
點個在看,願我們都不負撒下種子的人,也不負拿起筷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