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石倩
攝影記者 李輝
9月27日,盧永良、孫昌弼、塗建國三位楚菜名師“大師菜”首發品鑒宴在武漢舉行,歷時一個月研發出的12道創新楚菜齊齊亮相品鑒宴,獲得在場嘉賓的一致好評。

楚菜創新基地成立
離會場還有二三十米,一陣濃郁的香氣便撲面而來,極目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涼菜“東湖秋色”擺盤十分講究,以菜入畫。菜品以椒麻鮮鮑、秘制熏魚、鹵牛肉、鹵蹄花、蒜拌黃瓜為源,組以山丘之狀,配以荷花圖樣,讓食客感受東湖秋色之趣。

東湖秋色
“傳承不守舊,創新不忘本。”盧永良大師介紹,腊味鮮金包翅這道菜是對楚菜“金包銀”的改良創新菜品。這道菜選用的咸寧蘆筍,通山的黑毛豬臘肉。將臘肉、雷筍手工剁碎,再包入魚翅合烹,達到了味道的互補、營養的互補。
無魚不成席,魚在湖北人的餐桌上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盧永良大師介紹,黃金扒鮰魚肚是楚菜中具有代表性一道菜,這道菜以新鮮的鮰魚肚煨制而成,配以用蛋黃炒制的焦香米飯,油而不膩,回味悠長。另一道魚菜——清蒸武昌魚拖,選用最為肥美的魚肚檔部位,最大程度保持武昌魚的鮮度和營養,魚肉潔白如玉,肉質細嫩滑口,是馳名中外的楚天第一菜。

楚菜大師盧永良在現場品菜
盧永良大師介紹,楚菜有別於川、粵、魯、蘇等菜系,楚菜吸納各大菜系的精華,形成了自己的風味特色。楚菜最大的特點就是“鮮”,楚菜是包容之菜、兼收並蓄之菜,未來也將行走在“傳承不守舊,創新不忘本”的路上。
“湖北是魚米之鄉,領‘鮮天下。”盧永良說,政府大力推廣楚菜一定要做足水文化,淡水魚是湖北最好的食材,應該充分利用水資源。此外,水裡除了淡水魚,還有菱角、蓮蓬、藕帶等,都是湖北得天得厚的食材,應該利用水文化做好湖北菜的推廣。

演員陸鳴品鑒、稱讚楚菜
當日,湖北第一個楚菜研發創新基地在東湖邊的湖濱客舍掛牌。盧永良介紹,腊味鮮金包翅、黃金扒鮰魚肚等12道創新楚菜,是他與孫昌弼、塗建國等楚菜大師歷時一個月研發來的。今日起,這些新菜式在湖濱客舍全面上架,但湖濱客舍只是第一站,接下來還將研發推廣更多創新楚菜,推廣到更多湖北菜餐廳。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