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鍋不冷,它很溫柔

2021年09月07日21:39:03 美食 1329

人間煙火氣

最撫凡人心

從古至今,歷經千年,

我們都能從叮噹入耳的鐵器中

嘗到直抵心境的味道

它們或圓或扁或平或凹

卻總能在冰冷的外表之下

給予凡人踏實如擁抱的浪漫

本期節目讓我們一起聆聽

《河北外貿人》

石家莊市進出口企業協會常務理事

河北炊花鑄造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輝

講與您聽的炊花鑄造工藝的鍛造傳承與發展

鐵鍋不冷,它很溫柔 - 天天要聞鐵鍋不冷,它很溫柔 - 天天要聞

點擊下方,收聽完整節目↓↓

考考你:古代人從何時開始吃上炒菜的呢?

現如今的中餐,有各種烹飪方式,但是其中最為常見的恐怕還是炒菜了,而我們現在看炒菜非常簡單方便,在宋朝誕生鐵鍋之前,人們其實是根本沒有辦法進行炒這種烹飪方式的,換句話說,宋朝之前人們吃不到炒的菜。那麼,宋朝之前的古人究竟吃的是什麼,用什麼方法做出來的菜呢?

鐵鍋不冷,它很溫柔 - 天天要聞

對此相關學者通過研究,按照時代提出了4種沒有鐵鍋的烹飪方法。從人類第一次學會使用火開始,烤就成了中國古代最為簡單的烹飪方式,因此在舊石器時代,我們的先祖們通常使用“烤”這種簡單的方式烹飪食物,而這一漫長的過程很有可能持續了數萬年。

進入新石器時代以來,中國的先民們學會了燒制陶器。由於陶器的製造成本低廉,因此即使到了青銅器時代,陶器也是中國普通百姓們所喜聞樂見的炊具。不過,不管是用青銅器還是陶器,“煮”和“蒸”成為了當時最為流行的兩種烹飪方法。

由於陶器和青銅器的導熱性能都很好,食物可以通過水來進行加熱,從而最大程度的保證食材的原汁原味,因此在當時,即使沒有鐵鍋,人們也能夠吃得上原汁原味的美食。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一種新的烹飪食物的方法出現了,那就是“烹”。據《韓非子》記載:“治大國若烹小鮮”,可見“烹”當時已經成為一種十分流行的烹飪方法了。

直到北宋時期,宋朝人開始使用煤進行冶鐵,這可以說是煉鐵技術的一大進步,據相關資料記載,當時北宋冶鐵的年產量大約是800多萬斤,按照當時鐵鍋的製造重量來說,如果全部拿去造鐵鍋,也能造出100萬口鐵鍋,正是因為宋朝的冶鐵技術有了長足進步,宋朝人們才能夠用上物美價廉的鐵鍋,從此之後,鐵鍋就對中國的烹飪歷史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鐵鍋不冷,它很溫柔 - 天天要聞

考考你:中國的鐵鍋為什麼在國外被如此珍視?

鐵鍋,是中國人廚房中的尋常之物,它物美價廉,據說還能補充人體所需的鐵,深受大眾喜愛。但是很少人知道,如今這並不起眼的黑黝黝的傢伙,在中國古代居然是遠銷海外的奢侈品。

鐵鍋不冷,它很溫柔 - 天天要聞

早在宋朝,鐵鍋已經在中國普及,正是由於鐵鍋的出現,才導致了宋朝美食文化的盛行。眾所周知,宋朝的海外貿易很發達,整個印度洋都遍布着中國航海家的足跡。在海上,中國人也要做飯,也需要用到鐵鍋。

有一天,一位波斯商人上了宋朝商人的船談生意,然後突然發現灶台上有個黑乎乎的東西。於是,這個波斯人就問:“這是何物?”宋朝商人回答:“這是鐵鍋,做菜用的。”

對於這口鐵鍋,波斯人非常感興趣,居然花大價錢買了下來。在國外,做飯一般用煮和燒烤的方式。他們煮東西主要用陶器,燒烤乾脆連容器也不用。看到鐵鍋,他們自然很稀奇。

對於當時的外國人來說,鐵鍋可不是一般的物品,而是顯示身份的奢侈品。有些歐洲君主,還會煞有介事地將鐵鍋完好地保存起來,作為傳家寶。鐵鍋在蒙古人眼裡更是珍貴的不得了,甚至將此物作為彩禮或嫁妝,當時如果哪個蒙古漢子家有口大鐵鍋,很多姑娘都會心起漣漪,羞答答的願意嫁給他呢。

鐵鍋不冷,它很溫柔 - 天天要聞

宋朝商人見鐵鍋在國外非常有市場,於是便從國內大量收購鐵鍋,與絲綢和瓷器一起,成為中國的馳名商品。1987年,在廣東附近發現的宋朝沉船——南海一號,便帶有不少鐵鍋。

可見,從古至今,這口沉甸甸的大鐵鍋,便如同世界珍稀之物,被各國人捧如寶貝,這也就是為何世界全球鑄鐵炊具百分之七十是中國造的原因了,正因如此,我們的民族工藝重新走上了復興之路。

鐵鍋不冷,它很溫柔 - 天天要聞

考考你:河北炊花鑄造是因何而起呢?

鐵二代,又硬又冷但是又富有傳奇色彩的一個稱呼。這是張輝一代,為了傳承和發展被冠上的名字。不同於富二代的直白、創二代的風雲過往,鐵二代更多的是對父輩經歷的一份沿襲和繼續。

於是,這些滿足了全世界各種場合的沉甸甸的鐵器,成為了他們必須去繼承的一件大事。

起初沒有炊花鑄造的時候,張輝等人是在集體企業工作,1986年建廠,主做農器具,順帶做鍋,但似乎鍋並沒有成為那時工廠中的精湛技藝。

但是大家知道嗎?東方明珠電視塔的腳手架,就是張輝等人所在的集體企業中做成的。驕傲的事情有很多,這並沒有成為他們驕傲自滿的資本,而是駕馭着豐富的能力和自信,不斷學習和引進技術,開始研發創造新的產品。

鐵鍋不冷,它很溫柔 - 天天要聞

也就是在同年,省外貿的業務員拿到意大利鑄鐵工藝的盤子,找了好多廠家做不成,後來找到辛集工貿聯營炊具廠,接到這樣的訂單要求,開始帶着工人試驗,用了大概三個月的時間,做出了成品。

1991年,當時作為省外貿的優秀供應商去美國考察學習先進的技術,從那次拿回來一口美國器型的鑄鐵鍋,從那時開始研究他們的工藝技術。

但是學習鑄造了鐵器後,銷往哪裡?賣與何人?成為了他們需要研磨的問題和難題,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奔波於產業線和市場中的匠人與能人們,直到2002年擁有了自主出口權,開始拓展海外市場。他們把一套套一口口鐵具,銷往了全國乃至全世界。

鐵鍋不冷,它很溫柔 - 天天要聞

這麼多年,他們一直沿着這樣的足跡,不斷研發新的產品新的技術,不斷讓自己的產品更加耐受,能夠經受住全世界各方人員的質量檢測,尤其是外貿質檢。

外貿質檢,相當於外貿產品出口前的最後一道關,在工廠做完之後,要經過質檢才可以,直接影響到客戶的質量反饋和訂單。

當時張輝一直在考慮,這個崗位多麼重要,他到底要怎樣去負責!為了把出口商品剩下的小部分做到百分百合格,他真的會上手去做。

鐵鍋不冷,它很溫柔 - 天天要聞

考考你:炊花鑄造從何時開始探索出口轉內銷呢?

現代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壓力隨之而來,這份壓力似乎被人們從工作中搬到了廚房,於是鐵鍋的重量,成為了很多人相繼吐槽的話題,但是,大家知道嗎?全世界眾多發達國家的老百姓,寧可鍋沉,也要健康,這就是為何他們堅持使用鐵鍋的原因了。

為此,河北炊花鑄造開始反思,為何我們不能將好的產品健康的產品留給國人呢?於是他們在2015年開始探索,炊花人秉承“嚴格、嚴肅、嚴謹”的企業作風,致力於做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百年企業,最終產品有了歷史沿革。

後來張輝一干人等開始嘗試做天貓的線上店鋪,2016年又在石家莊北國奧萊落地了一家旗艦店,開業至今,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收穫了一批忠實的鐵杆粉絲!

鐵鍋不冷,它很溫柔 - 天天要聞鐵鍋不冷,它很溫柔 - 天天要聞

現在想想,如果我們的廚房中,還存留着一口從父母年輕時就使用的鐵鍋,那一定是一件非常有面子又值得炫耀的事情。正所謂,有味道,更傳承。也許正印證了河北炊花鑄造的一生宗旨吧。

考考你:炊花鑄造的“鍋王”是如何誕生的?

學習,是河北炊花鑄造所有員工的目標和宗旨,只有不斷學習,不斷走出去見識全世界的實力,才能將萬千思緒與獨特技藝融入產品中,融入那一口又一口走遍大街小巷的鐵鍋中。

鐵鍋不冷,它很溫柔 - 天天要聞

於是,河北炊花鑄造人,從老闆到員工,都會堅持走入各國展會,將河北炊花的特色亮相於眾人面前,當然,吸納模仿和創新超越,才是河北炊花鑄造想達到的目標。同時這也是生產型外貿企業工藝創新的重要性,中國企業不只是會模仿,還有十足的把握與能力去超越。

鐵鍋不冷,它很溫柔 - 天天要聞鐵鍋不冷,它很溫柔 - 天天要聞

說到超越,就不得不提到河北炊花鑄造的“鍋王”了。它直徑80公分,高度60公分,重量在85公斤左右,這口鍋要能代表河北炊花的形象,也要能代表炊花的鑄造實力。這口鍋王,隨着展會,漂洋過海,巡迴在世界的各個角落,於是,被外國人抱一抱,合張影,成為了炊花鑄造鍋王的殊榮。

鐵鍋不冷,它很溫柔 - 天天要聞

新冀商傳奇

鐵鍋不冷,它很溫柔 - 天天要聞

河北炊花鑄造,

與世界比肩的偌大花蕾

讓香味自來,

讓健康同在。

於是,

鐵鍋不冷,它很溫柔。

狀似口號一般,

走入了千家萬戶。

作者 | 《新冀商傳奇》工作室

編輯 | 倩倩

河北綜合廣播

等你……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春天田野里藏着一口“寶”,十人九不識,老一輩卻靠它救過命 - 天天要聞

春天田野里藏着一口“寶”,十人九不識,老一輩卻靠它救過命

春天,是野菜扎堆冒頭的季節。對於愛吃野味兒的老饕們來說,這可是自然送來的“野味季”,不抓緊嘗幾口,簡直對不起這好光景。像薺菜、馬齒莧、蕨菜這些常見野菜,大家可能早已不陌生了,口感各有千秋,還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是地地道道的“綠色健康代表”。
逛商場,你會產生什麼樣的驚喜? - 天天要聞

逛商場,你會產生什麼樣的驚喜?

有網友辣評“現在的商業綜合體可是一個比秦始皇統一六國還要統一的地方”一樓有獨屬自己的四大金剛新能源車、網紅戶外品牌、潮玩、新茶飲二樓快時尚輪流站崗負一層小吃街永遠排長隊每座城市的商場彷彿複製粘貼標準化裝修複製粘貼的品牌矩陣公式化的樓層分區讓消費者調侃“懷疑全國商場共用一張施工圖!”這種工業化流水線般...
3888元/位!給客人吃大象糞便的餐廳,已被立案調查 - 天天要聞

3888元/位!給客人吃大象糞便的餐廳,已被立案調查

近日有網友爆料上海一新開餐廳某平台顯示人均消費3888元每晚僅開一桌12席餐廳還提供號稱用大象糞便製作的甜品記者從閔行區市場監管局最近了解到,這家餐廳名為上海蓬冠樹餐飲服務有限公司,因違反《食品安全法》已被市場監管部門立案調查。馬橋市場監管所已現場核查,並暫時封存相關材料展開後續調查。市場監管部門介紹,涉...
宋河酒業“紫氣東來”登頂珠峰:一場名酒復興的精神遠征 - 天天要聞

宋河酒業“紫氣東來”登頂珠峰:一場名酒復興的精神遠征

頂端新聞記者 陳偉然“從頭越,爭第一”,宋河正通過一場沖頂珠峰的挑戰,向外界宣告自己的復興宣言。自4月9日發布會之後,河南首位兩度登頂珠峰的女性、“宋二代”孫寧,已攜宋河“紫氣東來”抵達西藏,並正式開啟第三次珠峰沖頂挑戰。
《三餐四季》福建篇:細品山海風物、地道閩味 - 天天要聞

《三餐四季》福建篇:細品山海風物、地道閩味

福州撈化“鮮”的秘訣是什麼?製作順昌灌蛋的手藝因何“奇絕”?怎樣的福州魚丸才算合格?武夷熏鵝的製作過程要加入哪些材料?雞湯汆海蚌為何能成為閩菜“皇后”?三餐煙火暖,四季皆安然。央視大型美食文旅節目《三餐四季》福建篇,帶你探尋八閩大地,細品山
上海一高檔餐廳顧客吃到毛髮?老闆賠6000多元後報警 - 天天要聞

上海一高檔餐廳顧客吃到毛髮?老闆賠6000多元後報警

前段時間,一些高檔餐廳的老闆們頭疼不已。倒不是因為食材不夠新鮮,也不是因為大廚不夠專業,而是因為他們正遭遇一場前所未有的“敲詐”風暴!在黃浦區一家商場里,陳老闆和妻子經營着一家日料店。為了這家店,陳老闆夫妻倆已經張羅了一個多月,可這開業沒幾天,夫妻倆在2024年12月16日這天晚上,接到了一通始料未及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