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器者,必須經歷的三項修鍊

導語:一名優秀的管理者,必須要經歷三項的修鍊。是哪三項修鍊呢?本文與大家探討。

最近,和企業家朋友聊天,我有一個明顯的感受:


大家都不怎麼談增長目標了,都在說要向內看,做好管理。


這是好事。外部環境越困難,就越要向內看,練好基本功。


比如說,回歸經營本質,做好產品、技術和營銷等;再比如說,做好組織創新,激活組織,提升管理者的能力。


也有人問我,做管理,如何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其實,要成為一名優秀的管理者,你要完成三項修鍊:


心態、能力、思維方式。


我一個一個來說。


心態上的修鍊:即使身處低谷,也要仰望星空


今年大家的處境都很艱難,好多人問我該怎麼辦?


我說,首先你要修鍊自己的心態。外部環境越寒冷,你內心越要充滿熱情。


能力上的修鍊:正確做事,驅動團隊拿結果


心態上的修鍊,往往是通過做事磨出來的。


所以,要成為一名優秀的管理者,你一定要修鍊你做事情的能力,學會正確地做事,通過驅動團隊去拿結果。


那麼,要修鍊哪些具體的能力呢?我在

思維上的修鍊:透過現象看本質,站在全局看問題


最重要的一項修鍊,是思維方式的修鍊。


因為,你的思維方式,往往決定了你的心態和能力。你思考問題是否正確,既決定了你願不願意付出努力、願不願意熱愛自己的工作,也決定了你的能力會不會提升,以及能力會朝哪個方向發展。


管理者需要修鍊的是三種思維方式:


第一種,營銷思維。


什麼叫營銷思維?第一個,以客戶為中心。你要知道你的客戶是誰,比如你是一個HR,專門負責銷售管理者的培訓,那你的客戶就是銷售管理者。


第二個,以結果為導向。你得知道銷售管理者要什麼,他們要的就是業績增長,所以你去設計所有的培訓課程,就要往這個方向去設計,這就是營銷思維。


你要隨時隨地地問自己,我的客戶是誰,我的客戶長什麼樣,我的客戶喜歡什麼?


你也要思考:“我做的事情對別人有價值嗎?能解決別人的問題嗎?別人要的結果是不是我恰巧在做的事情?”


第二種,結構化思維。


能夠穿透事物的表象抓到本質,並且可以把這種本質拆解成為體系化的知識結構的能力,就叫做結構化思維。


舉個例子,你是一名城市經理。那什麼是一個好的城市經理?最核心的能力模型是什麼?


1、開拓一個城市,業務端必須要學會城市的策略和打法。


2、他要學會定目標、追過程、拿結果。


這種共性的能力的提煉和總結,就是結構化思維。結構化思維,通過對事的拆解,你總結出來背後有哪些能力結構,然後你就去塑造這樣的能力結構,這是最頂級的能力。


在蹲馬步管理工坊中,我剖析過,心態、工作習慣、工作流程、工作技能、工具就是銷售的結構化模型,這裡也不再多說了。


第三種,系統化思維。


一個人的底層思維是銷售思維,頂層思維是結構化思維。而再往上,是系統化思維。


管理學大師彼得·聖吉說:“所謂系統思考就是看見整體的修鍊,讓我們看見相互關聯而不是單一的事件,看見變化的形態,而不是轉瞬即逝的一幕。”


有系統思考的人,能夠通過現象看到本質;善於觀察整體,而不是被局部影響;更能夠通過現在看到未來,善於布局。


所以,那些有系統化思維的人,總是在危機還未發生時,就敏銳覺察到苗頭,進而可以提前布局,未雨綢繆。


這就是三種思維方式。掌握了這三種思維方式,你就掌握了做正確事情的邏輯和方法,你也會越來越優秀。


綜上,要成為一名優秀的管理者,你要完成心態、能力和思維方式三項修鍊。心態上的修鍊,像發動機,內在的動能,驅動着你不斷向前走;能力上的修鍊,像車輪,一路前行,保障你能順利抵達目的地;思維方式上的修鍊,像方向盤,掌控全局,讓你走在正確的路上。

每個月底,你會有業績的焦慮嗎?

團隊離職率高,該怎麼辦?

業績低迷,團隊士氣低迷該怎麼辦?

員工對於目標不夠清晰,目標對他來說只是一個數字?

制定的任務,員工總是缺斤少兩完成,怎麼去糾正?

如何培養一支士氣足、業績好、鬥志強的團隊?

你想打造一支優秀的團隊嗎……

以上內容你都可以在《高管必備管理知識》(送管理工具)中找到答案。不僅有乾貨,還有20個管理工具實戰模板18講精緻實用課程,助你進化管理思維與實戰能力。

點擊下方,立即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