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雷諾集團官網
2025年2月20日,雷諾集團公布了2024財年的財務數據,回顧整個2024年的經營表現,雷諾集團交出了一份令人印象深刻的財報,但耀眼數字背後,作為歐洲第五大汽車製造商,它也正面臨著一些前所未有的戰略挑戰和產業轉型壓力。
從數據上來看,雷諾集團2024年的財務表現確實可圈可點:收入達562億歐元,同比增長7.4%,營業利潤43億歐元創下歷史新高,自由現金流高達29億歐元,同比增長21%。更令人矚目的是,其汽車業務凈現金財務狀況攀升至71億歐元,較上年幾乎翻倍,運營表現非常出色。
然而,這些閃亮的數字掩蓋了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雷諾正經歷深度轉型陣痛。
雖然集團ceo盧卡·德·梅奧(luca de meo)將這一財務業績歸功於"公司深度轉型"和"卓越的團隊協作",但實際上這主要得益於高端車型戰略和成本削減。
電動化戰略:步伐遲緩的追趕者
加速推進電動化戰略,已經成為了所有主流車企的核心戰略,相比之下,雷諾在電動化轉型上的節奏並不激進。早前雷諾集團啟動了一項名為“renaulution”的戰略,分三階段推進轉型。2024年,其提前一年進入第三階段“revolution”,重點轉向科技、能源與出行領域的商業模式重塑。
2024年,雷諾集團銷量達到了226.48萬輛。具體來看,雷諾品牌的銷量為157.74萬輛,同比增長1.8%;達契亞品牌的表現也不錯,銷量為67.63萬輛,增長了2.7%;而以高性能電動跑車知名的alpine品牌,銷量也實現了5.9%的增長,達到了4585輛。
以雷諾品牌為例,它試圖在高端化與電動化之間尋求平衡,在歐洲c級及以上車型佔比達41.3%,四年內增長15%。然而,這種高端化戰略與其電動化轉型存在根本矛盾:當寶馬、奔馳等豪華品牌已推出全面電動產品線時,雷諾的高端電動車型匱乏,缺乏真正的市場競爭力。
反觀電動化領域,雷諾集團宣稱其在歐洲的電動化車型銷售佔比達到33%,但仔細來看的話,純電動車型僅佔9%,而混合動力車型佔據了24%的份額,可見雷諾在純電動技術路線上的戰略猶豫,當前的雷諾電動車型陣容仍然處於轉型過渡當中。
更令人擔憂的是,即便處於過渡年中,第四季度電動車型銷售佔比也僅達到12%,遠低於歐洲市場領先品牌。這種轉型速度與歐洲嚴格的碳排放政策形成鮮明對比,雷諾也在2025年財務展望中承認,“歐洲二氧化碳排放法規(cafe)的負面影響”將拖累其營業利潤率約1%。
地區布局失衡,研發投入滯後
縱觀2024年,雷諾集團的整體銷量實現了同比增長,區域市場的表現同樣值得關注。
財報數據顯示,雷諾在歐洲市場的表現強勁,在歐洲,零售市場銷售額占集團總銷售額的63%,雷諾品牌在法國的乘用車、電動車和輕型商用車市場均排名第一,區域集中度極高的市場布局,讓它似乎有點過度依賴歐洲市場。
與豐田、大眾等全球化程度更高的競爭對手相比,雷諾在北美、亞太等關鍵市場的存在感微弱。特別是在中國——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和電動車市場,雷諾的業務布局仍處於"重塑和加強"階段,與中國本土電動車企業的差距不斷擴大。
此外,雷諾集團面臨的另一戰略風險在於研發投入不足。當特斯拉、比亞迪等新興電動車企業和大眾、寶馬等傳統對手都在大幅增加電動化和智能化研發投入時,雷諾的技術創新步伐明顯滯後。
財報中鮮有提及前沿技術研發投入,而是強調"成本的加速削減"將成為2025年業績提升的驅動力。這種防守反擊的策略在汽車產業加速變革的時代顯得過於穩健,與大環境相比似乎顯得力不從心。
準備充足彈藥,應對更嚴峻的2025
2024年,雷諾集團共推出了10款新車型和2款改款車型,它計劃在2025年推出7款新車型和2款改款車型,產品陣容進一步強化。但是財報顯示,2025年自由現金流目標(≥20億歐元),較2024年實際(29億歐元)大幅下降,可見管理層對未來經營環境持謹慎態度。
總而言之,2024年的財務數據整體比較亮眼,但也透露出了這家擁有126年歷史的法國汽車製造商正面臨的生存挑戰,如電動化進程緩慢、區域市場布局失衡、研發投入不足等問題。
對雷諾集團來說,當務之急是為電動化提供更充足的彈藥,採用更加激進的戰略轉型,才能確保其在未來汽車版圖中的一席之地,否則今天的財務輝煌很可能成為明日衰退的前奏。(本文首發於鈦媒體app,作者|李玉鵬)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