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行業洗牌加劇:10家知名機構掉出百億元梯隊,梁文鋒旗下基金也縮水了?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張玫 陳鋒 北京報道

隨着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和投資者需求的日益多樣化,私募行業正經歷着前所未有的洗牌。

近日,據私募排排網統計數據,已有10家私募機構從百億級梯隊中掉隊,同時也有私募機構逆勢挺進。

磐松與半夏掉隊

開年以來,百億級私募梯隊經歷了一場加速洗牌。根據私募排排網的最新統計數據,截至2月13日,已有10家私募機構從百億級梯隊中掉隊,與此同時,僅有1家私募機構逆勢挺進百億級梯隊。

具體而言,掉出百億級梯隊的10家私募機構包括上海保銀私募、磐松資產、歌斐諾寶、遠信投資、展弘投資、上海波克私募、寬遠資產、半夏投資、融葵投資和國壽城市發展產業投資等知名機構。這一變動使得百億級私募的數量從年初的89家減少至80家。

退出百億級梯隊的私募機構中,不乏在過去幾年中憑藉亮眼業績快速崛起的明星機構。

例如,磐松資產在2023年憑藉出色的業績和行業少見的收費模式,曾一度躋身頭部梯隊。然而,受權益市場波動、短期業績波動、資產配置方案變化和客戶的業績考核周期等多重因素影響,公司資產管理規模下降。儘管其目前管理規模仍在90億元以上,但已不足以維持其百億級私募的地位。

不過,在多家私募機構退出百億級梯隊的同時,也有私募機構逆勢挺進。據私募排排網數據,量化私募海南圖靈自今年以來業績表現穩健,成功躋身百億級梯隊。

幻方人士回應管理規模

業內人士表示,百億級私募數量明顯下降,一方面源於市場波動導致的客戶贖回壓力增加,另一方面也源於部分私募機構業績波動過大,導致規模收縮。

根據近日傳出的市場消息,梁文鋒旗下的幻方量化管理規模也出現了大幅度縮水,降至僅100多億元。這一消息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對此,《華夏時報》記者2月20日詢問幻方量化市場部人士,其表示:“消息不實,規模不是一百多億。”此後,據本報記者了解,幻方量化規模目前為288億元。

據了解,幻方量化在2021年時,其管理規模一度突破千億元大關,成為量化私募領域的佼佼者。公開資料顯示,幻方量化自2015年創立以來,便以其獨特的量化投資策略和卓越的風險管理能力在市場中嶄露頭角。

287家私募被註銷登記

百億私募數量減少是什麼原因?銓景基金fof基金經理鄭彥欣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百億私募數量減少,本質上還是業績不達預期。過去一年,市場震蕩較為劇烈,很多百億私募根本做不出超額,甚至在某些時點出現較大的超額回撤,投資者預期減弱。

黑崎資本首席戰略官陳興文則對本報記者表示,百億私募數量減少是多重因素共振的結果。從直接誘因看,2024年“924行情”與2025年市場“倒春寒”形成的極端波動環境,使得依賴歷史數據構建策略的私募機構遭遇嚴峻考驗。以半夏投資為例,其宏觀對沖模型在美聯儲加息與中國政策轉向的共振下出現擇時偏差,導致產品兩年回撤超20%,觸發高凈值客戶大規模贖回。這種凈值下跌與資金流出的負向循環,在磐松資產等低頻策略機構中進一步放大。

那麼,私募規模上百億與其業績是否有直接關係?陳興文表示,私募規模突破百億與業績表現並非簡單正相關,而是存在顯著的閾值效應與策略適配要求。這意味着,私募基金的規模增長並不總是帶來業績的相應提升,而是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如策略容量、市場條件、治理風險等。

鄭彥欣則對本報記者表示,私募規模上百億與其業績有直接關係,業績是決定一家私募能否上百億的核心要素。

私募行業的整體洗牌在加劇。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下稱“中基協”)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有287家私募機構被註銷登記。

同時,針對私募及其高管的違規行為開出的紀律處分書也顯著增加。據《華夏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20日,開年以來,共計26家私募基金(機構)收到了中基協下發的《紀律處分決定書》,其中,僅2月14日,中基協就公布了三起機構罰單,分別是思梵私募基金管理(杭州)有限公司、東水天盈私募基金管理(湖北)有限公司、北京藍楓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麻曉超 主編:夏申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