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海洋經濟創新發展聯盟成立暨海洋科技成果發布交流大會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行。
本次大會由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山東研究院主辦,旨在進一步凝聚各方力量,加速海洋創新鏈和產業鏈融合對接,激發海洋經濟和產業發展內生動力,培育科技服務產業鏈新業態、新模式,為技術找場景、為成果找市場,拓寬科技成果轉化對接通道,強化科技服務平台建設,推動產學研用深度合作,塑造海洋經濟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打造新質生產力“創新藍色引擎”。
會上,海洋經濟創新發展聯盟揭牌成立,並為山東海洋集團、青島融合控股集團、中國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島)、世代海洋發展研究院、青島琅琊台集團、青島中瑞威飛海洋裝備製造有限公司等6家聯盟代表單位授牌。
據介紹,海洋經濟創新發展聯盟是按照“開放平等、合作共贏”的原則,由相關涉海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單位自願組建優勢互補、利益共享的專業性、非營利性、非實體性合作組織,將搭建各方交流合作平台,進一步優化海洋科技創新資源,推動產學研協同創新,提升科技研發能力、產業創新能力和企業核心競爭力,促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成果、技術需求發布環節,中國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島)、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等六家單位發布37項海洋科技成果,山東省海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發布了58項海洋領域技術需求,涵蓋海洋新材料、船舶海工、海洋生物醫藥、海洋新能源、海洋物聯網、現代漁業等眾多領域。現場還同步簽署了9項海洋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將助力新區加快構建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
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創新是發展海洋新質生產力的第一動力。作為以海洋經濟發展為主題的國家級新區,青島西海岸新區海洋科研資源豐富、現代海洋產業實力雄厚,匯聚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涉海高校12所,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國海洋工程研究院、中船重工海洋裝備研究院等“國字號”涉海科研院所11家,各類涉海創新平台243家,海洋人才7.6萬人、涉海合作院士27名。近年來,新區持續為高水平海洋創新成果蓄勢賦能,制定大院大所向區向海發展意見,設立高校校長基金、天使基金等,支持95個項目建設轉化;省海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平台正式上線運行,發布海洋科技成果195項、需求49項;哈工程青島創新基地先後培育“小巨人”“瞪羚”等企業20餘家,獲評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
(大眾新聞記者 張忠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