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創業的濟南大學女博士:科技創新讓路越走越寬

記者 尹明亮 通訊員 劉珂珂 高躍

如果用一個詞形容她,“執着”再貼切不過。這份執着,是專業不對口、仍選擇追逐夢想的執着,是不懼困難、越戰越勇的執着。二十載如一日,為新材料領域的科技創新貢獻着她的力量。她叫楊立琳,是濟南大學的一名優秀學生,也是山東甲子湖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創始人。

濟大畢業,兩度再回母校深造

2006年,楊立琳踏入濟南大學計算機專業的殿堂,開啟了她的學術之旅。畢業後,她進入山東省科學院工作。然而,內心的夢想反而愈發熾熱。她決定繼續深造,攻讀濟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研究生,探索複合材料領域的奧秘。在研究生期間,她虛心向學,勤奮鑽研,參與多個領域的研發項目,發表了多篇學術論文,並獲得了多項發明專利。畢業後,她繼續深造,於2023年9月進入學校建築材料重點實驗室攻讀博士研究生,為新質生產力貢獻更多的力量。

在學習的道路上,楊立琳逐漸意識到我國在新材料領域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創立公司,致力於新材料研發、生產

楊立琳說,研究生期間跨學科的涉獵,讓她對未來有了更深遠的思考,找到了更適合自己理想生根發芽的土壤。於是,她決定推開一扇新的門,致力於新質生產力的科技研發。

於是,楊立琳決定走出一條自己的路。她了解到濟南大學在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濟南新材料產業園區設有科技園,這為她提供了寶貴的創業機會。2021年1月,她創立了山東甲子湖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將所學知識和技術應用於公司的發展。

山東甲子湖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研發、銷售聚合物高分子材料、內脫膜劑、複合材料、環保新材料、硅基材料為主的科技型企業。楊立琳深知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因此她注重與高校的合作,藉助高校的智力資源,深入探索新材料領域的前沿技術。她帶領公司團隊不斷研發新產品、新技術,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公司與濟南大學合作,共建高精尖研發中心,藉助濟南大學的智力、人才資源,在新材料基礎原材料合成及配方優化等方面進行深入系統的探索研究,在濟南大學科技園提供的科技轉化平台上,提高企業生產力,創造良好經濟效益。公司正在逐年增加研發投入,開發更高更優質的功能助劑材料、環保材料,助力我國航空航天特種材料、半導體及碳中和產業的飛速發展。

業務不斷拓展,科技創新之路越走越寬

山東甲子湖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設立伊始就步入正軌,公司現有發明專利三項,實用新型專利三項。公司現有辦公區場所400平方米,新籌備擴建的公司實驗室已在建設中。

在楊立琳的帶領下,山東甲子湖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逐漸嶄露頭角,業務範圍不斷拓展,涵蓋了新材料技術研發、新興能源技術研發等多個領域。2023年3月,公司與甘肅酒泉聯合建設可再生能源循環產業鏈綜合示範基地,研究“廢棄風電葉片資源化利用”,提高廢棄風電葉片資源化利用效能。同時,公司研發團隊與濟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合作申報的“環氧樹脂改性固廢基膠凝材料塗層”項目成功獲得省市財政重點項目資金扶持,產品主要應用在建築材料領域中,作為塗層抑制建築材料的“返鹼問題”。

2023年12月,公司更是榮獲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

女博士、女企業家、女性科技工作者,對於這些“標籤”,楊立琳並不看重。她看重的是科技創新、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並且在這條道路上越走越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