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克做空美股


美國蘋果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庫克,賣了手裡持有的蘋果公司的50多萬股的股票,稅後收入大概是4000萬美元。套現歸套現,但是沒賣完,僅僅是賣了一小部分。


蘋果公司的CEO是不是要做空自家公司,那不是。如果賣這麼點股票算開始做空,2021年的時候他賣的更多,稅後所得就3.5億美元。


總不能CEO帶頭做空公司,公司業績還蒸蒸日上,一直做空了兩年,公司市值從2.4萬億美元漲到了3萬億。


總不能看了許家印做空自己公司,就覺得天下的人都這麼做。庫克賣股票的原因倒是很簡單,主要是由於他拿的不是真股票,而是期權股票。也就是到期才能兌現的股票。


每次到期他都不得不拿出一半賣錢交稅,這樣才能留下另外一半。庫克賣股票,純屬是因為想要股票,所以不得不交稅才能留下股票。


美國把超發貨幣的蓄水池搞成了股市,信貸的錢創造了很多,但是沒有人去用,或者是傳導不下去,或者是有人從中間做了手腳把錢都拿走了,總是有可能的。


授信給關係戶,這不能說沒有這個可能。可能性總是有的。誰都直到,日債美股和不知道什麼東西,是這個地球上最大的三個貨幣蓄水池,哪個先崩哪個後崩,到了決賽圈。


現在都在想盡辦法打雞血續上,都在想盡辦法續,有人借債賣臉,有人想辦法賣房,還有人加息給股市打雞血,寅吃卯糧就一起吃,比爛就一起比。


一定要問美國還能加息多少,那隻能是還能加一兩次。畢竟再加就加到利息都還不上了。美國就要變成一個大號的恆大


這時候我們隨便看看各國債務的情況,就能發現全球的名義利率雖然有升有降,但是美元的實際利率在漲,全球美元體系的低成本資金的使用成本就要漲。


那麼問題就來了,如果美元的使用成本一直漲,美元這個國際貨幣的地位還能維持多久?


更不要提美國的股市,看起來節節攀升,實際上大部分企業業績平平,就像是大部分地方的房子都賣不動,還有少數幾個城市節節攀升一樣。


人現在都有避險趨向,所以科技企業就集中了大部分的資金,比如說蘋果微軟谷歌亞馬遜英偉達特斯拉等企業,大部分人都覺得這些企業的股票永遠漲。


就像是大部分人覺得一線城市核心房子永遠漲。


有一種人對世界充滿幻想,我不講是什麼人。結果現在蘋果公司的高管出來賣股票了。


庫克確實沒有做空自己公司的意思,但是不管怎麼說,賣出就是做空。避險地的人自己有做空的意思,這讓人怎麼想?


人不敢有別的想法,人只會感到害怕。


就像是持有房子的機關單位企事業單位,如果自己都開始賣房子了,人們的心裡難道還能存在一點對房市向好的預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