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徐偉:《零碳建築技術標準》明年有望發布,如何用標準推動建築減碳?

2021年啟動研編工作的國家標準《零碳建築技術標準》,預計將於明年上半年發布。

6月28日至30日,“ACT 2023(首屆)國際零碳城市大會暨零碳建築博覽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本次博覽會的主題是“零碳建築領航·城市綠色更新”,關注雙碳目標下的建築減排探索與成效以及節能技術的實踐落地。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建築環境與能源研究院院長徐偉在會上介紹了《零碳建築技術標準》的編製情況。徐偉介紹道,銜接我國節能標準體系是《零碳建築技術標準》的核心關切。能源生產方面的清潔化水平不斷提高,是促進建築用能方面與能源生產方面協作降低碳排放、實現雙碳目標的主要技術途徑。會前,徐偉接受了界面新聞ESG頻道的專訪。

“建築減碳,一是建築的電氣化率要進一步提升。二是要提高建築能源的自供能比率,使用光伏等新技術實現能源的自產自銷。”徐偉表示,除了光伏面板這類新能源技術,高性能門窗、保溫隔熱面板等固定在建築中的被動式技術也是綠色建築的着力點。

在博覽會現場,便有企業展示了可以將光能轉化為電能的同時兼顧外觀的光伏幕牆,還有低碳的外牆塗裝、超低能耗的保溫牆面、柔性光伏材料等綠色建材。除此之外,還有企業展示了可以監測並顯示建築不同區域的自然光照情況和減碳量的軟件、建築垃圾資源化等技術。

在新技術應用上,徐偉介紹道:“目前國家發改委也比較重視大型建築里的高效機房,即在不對系統進行較大變動的前提下,大幅度地提高其能效。這也將是大型工業建築節能降碳的一個重要應用。”

此外,徐偉表示,工業建築與民用建築的類型不同,其零碳標準理應有所不同。不過目前正在研編的《零碳建築技術標準》沒有對建築類型進行區分,主要從一般性原則規範各種建築類型。徐偉補充道:“但在標準的操作層面,需要對工建和住宅這兩類建築類型有所區分。”工業領域的建築有其特殊性,因此可能會對標準做一些補充,或通過專門條文來進行約束或指導。他表示,目前的發展階段決定了在實現建築零碳過程中,需要分步驟、分時期地推進。

2021年4月9日,國家標準《零碳建築技術標準》啟動研編,徐偉表示,該標準預計將於明年上半年發布。

此前,2019年5月30日《近零能耗建築技術標準》發布,至今已施行三年有餘。徐偉認為《近零能耗建築技術標準》的實踐“方興未艾,蓬勃發展”:“這一標準規範了相關的定義方法和技術路徑,激勵建築開發單位利用技術實現減碳目標,有效指導了建築全過程”。此外他提到,《近零能耗建築技術標準》的施行為各省地方規定提供了參考,我國不同氣候區的不同建築類型的低碳進程都在加速發展。以江蘇省為例,其在2020年底和2021年分別印發了《江蘇省超低能耗居住建築技術導則(試行)》和《江蘇省“十四五”綠色建築高質量發展規劃》,要求城鎮新建建築全面執行綠色建築標準,指導超低能耗建築發展,提升建築能效。

標準化作為建築減碳過程中的重要手段,也是各國的普遍經驗,“我們國家綠色建築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證明,將技術轉化為標準,再通過標準來指導和約束、規範市場的發展和建築更迭,對節能減碳具有顯著作用。”他總結道,用標準推動建築減碳也要求標準編製需更加合理、科學有效。標準中既要體現技術,也要強調其經濟投入成本。

最後徐偉表示,從鼓勵開發商和建設單位的角度,中國零碳建築領域也可能會引入碳交易機制,但在目前仍處於制度設計和方案制定階段,並沒有真正開展。徐偉認為,隨着節能減排的深入推動,未來碳交易機制將會作為制度性安排納入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