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國產飲料巨頭隕落!汶川地震捐款一億元,如今卻身背130億

文章約2000字,預計需要6分鐘左右,閱讀前麻煩點一下關注,便於您後期持續關注相關內容。

過去,大多人們逢年過節時,都會選擇涼茶作為禮品送給自己的親朋好友,還有那句廣告詞“怕上火,喝加多寶”,讓許多人選擇在吃火鍋的時候來一罐加多寶,但如今,無論是吃火鍋,還是送禮品,大多數人都很少選擇加多寶等涼茶了,這是為何?

國產飲料巨頭隕落

提起中國涼茶界的一哥,你第一個會想到誰?是皇冠王老吉還是金罐加多寶?

過去,加多寶和王老吉也是你儂我儂,一度成為了國民飲料,但是後來兩家卻展開了一場長達十多年的專利大戰。

雖然加多寶的營銷策略讓王老吉吃了大虧,但是王老吉的法務卻把加多寶幹得稀碎,最終兩家兩敗俱傷,連帶着整個涼茶行業都走下神壇,弄得那是一地雞毛。

到了2007年,王老吉涼茶的總銷量已經突破50億元人民幣。而王老吉的封神也就是在2008年。

2008年汶川大地震,加多寶創始人陳洪道以加多寶集團的名義捐款一個億,消息一出,不少感動的網友化身加多寶的忠實粉絲,甚至有人發文讓王老吉從中國的貨架上消失,稱自己要買光加多寶,上一罐買一罐。

同樣在2010年的玉樹大地震中,加多寶集團再次捐款1.1個億,社會責任感強這一形象就完美立住了。雖然有人質疑加多寶集團的捐款走的是慈善營銷這一套,但是王老吉確實靠着這波營銷順利晉陞國民品牌,成為了人們心中吃擼串必不可少的存在。

就連廣葯自己生產的綠罐王老吉也靠着這個熱度小火了一把。2011年,加多寶、紅罐王老吉的銷售額全線超過可口可樂,足足有160億之多。

在配方、包裝、宣傳等方面,加多寶經歷了與王老吉的多次官司後,加多寶大多以敗訴為終,並向王老吉賠償了一定金額,從那時起,王老吉就開始走上了下坡路。

中弘股份曾在2018年8月披露過加多寶的財報情況,2015年2016年2017年連續三年加多寶的凈利潤分別為負1.89億元、14.8億元、負5.83億元。

2018年3月,加多寶公司資金鏈出了嚴重的問題,因為前期拖欠工廠員工工資,導致工廠工人罷工,緊接着又拖欠物流、原材料供應商款項,甚至遭到了供應商封門,

直到現在,加多寶已經負債纍纍,債務達到130多億元。

加多寶為何如今走下坡路

正如前面所說,和加多寶多場官司的敗訴,也是其走下坡路的其中一個原因。

但更為重要的是加多寶面對日益變化的市場環境和消費者需求,沒有及時地創新,研究新的產品,來獲得市場的青睞,從而造成其市場份額越來越小,最終走向衰敗的結局。

消費需求方面來說,隨着人們的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對飲食也更加註重健康,尤其是年輕人在飲食方面更加註重“低糖”,而加多寶面對這一市場需求的變化,並沒有作出改變,依舊銷售原來配方的涼茶,這讓加多寶逐漸失去飲料市場。

此外,涼茶的包裝也沒有做實時的創新與美化,也是其走下坡路的原因之一。

因為,如今,產品的包裝好壞也會很大程度地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慾望,所以,包裝略顯“樸素”的加多寶逐漸失去了年輕人的市場。

企業要緊跟“潮流”,懂得創新

無論是什麼企業,都要緊緊地跟隨市場環境的變化,並及時更新自己的產品定位,不斷創新產品,才能讓自己的品牌保持活力,在市場上生存下去。

加多寶就是因為沒有進行產品創新,“堅守”着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才最終造成了今天的局面。

消費者如今更加追求健康,低脂,低糖,所以,面對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加多寶作為一款涼茶飲料,也可以朝着這個方向努力,從而增加年輕人對於涼茶的喜歡度。

此外,在涼茶的包裝方面,加多寶也應該借鑒各大飲料巨頭的包裝理念,從而實現營銷,比如可口可樂、農夫山泉等。

提起農夫山泉,我們知道現在中國內地的首富就是其創始人鍾睒睒,許多人都對這一結果感到驚訝,因為如今賣水的都成了首富。但是,農夫山泉如此成功,並不是偶然,其產品理念,不斷創新的產品都是其成功不可缺少的理由。

因為市場注重健康,農夫山泉的瓶裝水產品定位就是健康,優質水源,還有那句著名的廣告營銷“我們不生產水,而是大自然的搬運工”已經深入人心,這樣的品牌定位讓他一舉俘獲了消費者的芳心。

並且,他在飲料上的定位同樣也是低糖、健康等,比如我們熟知的茶π,功能飲料、維他命水等都非常成功,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加多寶要向農夫山泉學習,只有不斷創新,才能夠實現未來涼茶的崛起。

對於加多寶的沒落,你怎麼看,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堅持原創不易,記得點贊關注,分享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