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股吧頂級遊資之大力男 大師心法語錄總結

龍頭戰法二十年

光陰似箭,轉眼間距離第一次開戶已滿二十載,開個帖子以紀念那份平凡歲月中的初心堅守。交易者註定是孤獨的修行,人生又何嘗不是,珍惜每一天,希望每一步都留下單純、從容的腳印。切記:地低成海,人低成王。聖者無名,大者無形。鷹立如睡,虎行似病。貴而不顯,華而不炫。韜光養晦,深藏不露。才高而不自詡,位高而不自傲。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的,減三分讓人嘗。

開戶二十載留念

打板的最高境界:

就是一種簡單的動作(一種單純專註的生活),雖然打板可以有很多知識學問,但在打的動作上,他卻還原到非常單純有力的風格,超越了知識學問。也就是說,做漲停的藝術不是一成不變的,隨着每人的個性喜好,用自己適當的方式,才是做漲停的本質。如果漲停是一成不變的,也就沒有道可言了

龍頭戰法心得體會:

乘勢待時,耐心自律。法無定法,隨時而動。

什麼是趨勢?如何理解趨勢的?

1.趨勢就是隨機走勢中相對不隨機的部分;2.離開周期談趨勢就是耍流氓。

關於市場行為模式的問題:

建立模式先要認識市場行為邏輯,否則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其實這個過程就像鑽牛角尖,不斷壓榨自己的生存空間(專註於特定的市場行為)。別學猴子掰玉米,這山看着那山高。時刻站在大概率一方,簡單的模式反覆做(執行),時間會給你錢。專註會讓你成為這一模式的高手。直到執行成為你的第二天性,這一模式的完美化身。只有這樣才能在市場找到自己的容身之所

關於觀點與市場行為:

任何人都可以持有任何觀點,為了表達自己對未來的觀點而採取行動,行動的總和導致了市場行為。反過來,你的觀點又和市場行為沒有任何關係,和任意模式是否有用也沒有任何關係。認識到你就知道別人怎麼樣不重要,自然知道該做什麼。做好自己,最簡單的,依據啥進,依據啥出。用錢證明自己的觀點即可,我的理解

關於周期:

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周期,數幾個板談周期其出發點就是錯誤的。周期是特定時間內的時效規律,所以是幫助我們觀察市場的工具。再者不要把周期神化了,工具天生有好壞之分嗎?沒有,合適的就是好的。關鍵是怎麼用?結構,級別,周期。才是高層次

股票到底是個什麼,打板的核心是什麼?

1.有個市場叫做股市,這個市場里的商品就是股票;2.既是商品就有價格,有人買賣。打板是你以當天最高價買入商品的行為。打板的核心徹底點說是持續穩定賺錢。注意,我說的是持續穩定的賺錢,而不是賺錢。阿貓阿狗運氣好都能賺到錢,但是下次很可能就還回去了。我發現這裡很多人打板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爽。真的,人其實都是有自我毀滅傾向的。

關於真理:

真理,往往在大多數人關注不到的地方。換句話說:眾人經常是錯誤的。所以說,一個人要想成功,必然是:把功夫用在被大多數人忽視的地方,深度挖掘、獨闢蹊徑,走出與眾不同的路子來。具體到交易上來說,投機祖師爺livermore說“不要接下跌的刀子、頂和底是最貴的、等火車停下來並向目的地開的時候再上車、看對的人很多但坐得住的少等等(原話忘了,大概是這麼個意思)”,價值投資者巴菲特的信條“眾人貪婪我恐懼,眾人恐懼我貪婪”,趨勢交易者的交易策略、盈利模式等,都讓他們的思維模式、行為模式異與眾人,並可以助其成功。你,要考慮一點:是什麼讓你和愚蠢的眾人區別開來?如果你沒有,你就是眾人中的一員。


穩定的概念是什麼,怎麼買才算的上是穩定?


大機會來時不會錯過,平時沒機會時死不了。


關於道和術:


道、術,兩者不矛盾:理論是對現實的一種簡化假設,有一定的適用範圍。術屬於實踐的總結部分,還是實踐。實踐是檢驗理論的唯一標準,那麼只要效果好,學不學理論、悟不悟道都無所謂。當然,不學更大可能是低水平重複建設(犯錯),效果難好到哪去。雖說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但面對的問題99%是前人面對過的。一般人從自己的經歷中吸取教訓,個人的時間和經歷都畢竟是有限的,聰明人從別人的經歷中吸取教訓,畢竟站的高尿的遠。非要享受前人掉進坑裡的感覺,請系好安全帶。日子是你自己過,開心就好。


關於止損


止損放在證明你錯了的地方。但具體什麼叫錯了,需要你自己定義。如果你定義“封不住”證明你錯了的話,也是可以的。但這個到底是否好用,需要你通過歷史數據進行統計。


關於龍頭和概率的問題:


世上哪有絕對的事,包括這一句。如果我說龍頭戰法有用,你能找出一萬個沒用的時候。關鍵是怎麼用!從概率學上來說,就是只做大概率的事,只操作勝率大於50%的機會,久戰必勝。如果你追求100%勝率,龍頭戰法確定也沒用,但如此,世上又有什麼可用嗎?包括做跟風。說到底,首板也罷,接力也罷,都是做概率,路不同而已,看你適合哪個。我的理解:做龍頭更確定,更簡捷。大部分人都把龍頭戰法神話了,所以不會用了。


牛市的操作方法:


對大部分人而言,在牛市中買入不動才是最好的策略。牛市不要炒,要拿!當然,為了防止點子背,選的股很爛,多買幾隻,亂槍打鳥,也可以有不錯的收益吧。


短線的技術裡面 K線技術的佔比有多少?


不是佔比多少的問題,要理解技術分析的作用。技術分析可以出信號。就如同紅綠燈:紅燈亮,不能過;綠燈亮,可以過;黃燈亮,要注意。但我們過馬路時除了看燈,還是要看下路吧。紅燈亮的時候你過了沒出事不代表正確;綠燈亮過的時候不看兩邊有沒有車,結果被醉駕的撞了,怪誰。


任何分析都有不確定性,虧錢的概率都是有的,只是大小的問題。


關於分倉和滿倉


我的觀點對大多數人是毀三觀的,先假設你的系統是以下兩種情況:


1.系統99%的時候都是對的。對應的就是重倉出擊。


2.系統99%的時候都是錯的。對應的應該是每次出錯時只損失極小的資金,而當碰到那正確的1%的時候,就大賺特賺。


當然,我這說的有些極端,極端放大後來分析,結論顯而易見:如果你的操作很少,關鍵時候,就來那麼一下。追求的是高勝算,那就要重倉出擊,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就是要不勝不戰,一戰而定。反之,如果你的系統中有較多“試錯——加碼”的交易,那就需要倉位控制了。


就我自己而言更傾向於前者,成長中的很大利潤都來自重倉一隻。對於小資金(三千萬以內)我的建議也是最好不超過兩隻。


如何做龍頭:


做龍頭如經驗豐富的老茶農制茶,擇時而采,趕時而制,講究時機。採茶消青揉捻烘焙等工序一個不能省,要有耐心。乘勢待時,耐心自律。要注意天氣是動態變化的,要根據天氣做出應對。法無定法,隨市而動。


關於短線交易:


我們做市場的,不摻雜其它,順應市場就可以了。沒有契機不做,即使有機會,也不見得非把握住不可。沒興緻、狀態不好就不參與嘛。


最重要的,短線前期投入大,因為熱愛,才無需堅持。遊資級別,炒手說當遊戲了,就是基本手筋,其實沒那麼苦逼。


關於中線和短線:


短線,乃至漲停板,是中線基礎上的一次短促突擊。


打個比方,如果說中線是臂力,那麼短線就是腕力。腕力比臂力要快,但是腕力的本身依賴於臂力的功底。當然也有上來只打板的人,但是如果中線內功不修,短線腕力不練,漲停板手筋就不嫻熟。


至於你說的情緒上分歧一致這些都是基本手筋了。我的中線判斷力是很強的,只有在中線的基礎上發現了短期機會,才可能找到合適的啟動切入點。這是短線存在的要訣。


並不是操作快就是短線,短線必須有其存在的合理時間、空間。


如何提高攻擊力?


當你能夠控制虧損了,或者說持續穩定盈利了,自然就知道如何提高攻擊力了。


所以等你持續穩定獲利,再考慮收益率的事吧。


高手和菜鳥的區別:


區別在於每周、每月、每年持續一致賺錢的交易者耐心自律的執行交易。


龍頭戰法的精髓:


·守不敗之地,攻可贏之敵


·做龍頭,大部分時間的最佳策略是空倉,不是試錯,不需要嘛。


·我認為龍頭選手的問題,不是出在識別龍頭,而是管不住手。


有個叫華舞的id,認知正確,說的也比較深刻。


·龍頭戰法,沒有強大的交易檢驗和自控是不能玩的。大多數人還是看看吧。


那些年看過的書:


無論是誰,都是從一無所知開始的。網絡信息太碎片化了,交易是一門專業,還是需要系統的學為好。


如同其它行業一樣,沒有人能隨隨便便的成功,所有的成功都必須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我們能想象一個醫生,道聽途說一下、網絡上學一下如何做手術,然後憑自己感覺,就可以給人開刀?又或者一個律師,不經過反覆的學法律、研究案例,就可以幫別人打官司?


與其道聽途說,自己在那瞎琢磨,或聽不知哪的民間股神的神話,為何不去問問世界級專業交易者?看他們怎麼操作可以持續穩定盈利,看看他們將十年以上經驗寫成書,花幾十元買來學,值得吧?


·《笑傲股市》:眾人皆知巴菲特、索羅斯,卻對歐奈爾了解較少,一個我們這個時代的偉大的成長股投資大師。系統學者特別推薦,技術面+基本面,對散戶很有可操作性,經典中的經典。


·《股票作手回憶錄》,投機祖師爺利弗莫爾,經典不用多說,龍頭戰法核心。沒有最先推薦是個人認為這本書不適合新手,更適合對市場有很好的認知和理解的學。老徐翻爛了的書。


·《金融怪傑》,主要記錄了作者訪談的書本寫作時期的頂級交易員,如羅傑斯、范撒普、歐奈爾、理查德丹尼斯等,深受華爾街交易員推崇。他們的交易策略、成長曆程、交易心理、風險控制、資金管理等都會在書中體現。適合有多年交易經驗的朋友看了會產生共鳴,也會有很大啟發,因為很多困惑、痛苦與壓力大都現實中遇到過。增加一個level,適合進階。


看書後的感悟可以說說。一個朋友說在淘股吧最大的收穫是對整個短線生態及各類交易模式有了全新認識,於我來講《金融怪傑》這本書亦是如此,其內容要更加系統全面包括技術面、基本面、心理面、趨勢交易量化交易等等,尤其是當自己在交易中也遇到相似的問題時,可以說振聾發聵。不同位階的人看完這本書會有不同的體會,學到不同的東西。


股票要系統的學,書本相比網絡更系統全面,也許學起來略枯燥些。通過系統的學,加上反覆的實戰,得發展成一套適合自己的系統。每個人的心理特質不一樣,適合的系統不一樣。可以看看《金融怪傑》中一篇非常系統的訪談,stanely druckenmiller的top-bottom策略,根據索羅斯在《金融鍊金術》中“里根大循環”中關於外匯反身性的判斷,在德國馬克外匯市場贏得的關鍵一役,應該會有很大啟發。


·《海龜交易法則》,唯一一個公開的實戰的完整的交易模式,可以讓你了解什麼是模式。很多人看了之後也許會覺得太簡單了,忍不住想,真的就這麼簡單?這其中的道理需要自己去悟!


·除了海龜,再補充幾個久經考驗的模式可以了解一下:


六點轉向,利弗莫爾


CANSLIM,歐奈爾


箱體,達瓦斯


三重濾網,埃爾德


……


超預期、弱轉強,韭菜


《股票作手回憶錄》中‘價格沿阻力最小的路線運動’如何理解並且應用於短線:


可以這麼理解,順着這條線的方向,幾乎沒有什麼阻力的。


假設現在一直上漲:


1.提前進入的人都是賺錢的,不會有賣的念頭;


2.而在場外還沒進入的人,看着每天上漲,踏空的痛苦一直在心中,大致分兩種心理:忍不住的和忍着的,忍不住(追漲、打板等)的就直接進去了。而忍着的(低吸、反抽等)也在等回調的機會進去;


3.這樣一旦前面已經賺了不少的人忍不住先出來了(獲利了結),股價暫時的回調,但場外的那些踏空的人馬上蜂擁而上,於是股價馬上又上去了;


4.而那些已經出來的人看着股價短暫回調後又繼續猛漲,變成了新的踏空者,又等待時機加入。


如此循環,在這樣的情況下,股價就會節節升高,偶爾的回調只是為了讓它長得更高。因為所有人都在想買。一直到哪天大部分人手頭都只有股票,而沒有錢,形勢才會發生變化。


交易之道:


悟道了,是超越了用技術分析尋找確定性的狹隘的思維方式,對技術分析有了新的認知和定位。心中有了概率思維,進而認識到市場的混沌特徵,即兩可性。有種“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感覺。對“交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認識到分析和交易是兩回事,馬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說市場走勢是檢驗分析的唯一標準。並真正做到順勢了:操作不再一根筋、固執己見、死不認錯,講究隨市而動。單筆交易結果無論是虧損或者盈利,都心態平和,因為這是交易的一部分。交易,不再是預測,而是應對。關注做對事,而不是盈利,因為把事情做對,盈利只是副產品。簡單的模式反覆做。無它,惟手熟爾。一切皆自然……還要說什麼?千言萬語,欲說還休,一聲嘆息,天涼好個秋。夠通俗了吧?


最後。世間之事,皆為無常。四句偈語,送給大家。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短線交易:


短線交易,是持倉時間短,不是胡亂的頻繁操作,短線交易行為有着很大的交易成本,所以真正的短線高手恰恰是“行情好多做,行情不好多休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在自己把握大的時候出手,迅速盈利出局才是短線。短線必須依託高勝率或賠率的交易模式才能穩定獲利,否則就是絞肉機,所以任何想做短線的小朋友先“交學費”,不要想着上來就賺多少錢、翻多少倍,記住,一定要“堅持虧”,沒有3-5年你根本不懂逆勢重倉不止損叫什麼。短線有人能成,有人不能成,不要糾結於手法,條條大路通羅馬,不是手法的問題是使用手法的人的問題,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