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順核心員工持股平台被追繳25億稅款,董事長:可能涉刑事責任風險

紅星資本局消息,3月20日下午,同花順(300033.sz)年度股東大會在杭州召開。意外的是,本次股東大會,投資者們卻將關注重點放在公司核心員工持股平台凱士奧被追繳稅款一事。

公開資料顯示,凱士奧全稱為上海凱士奧信息諮詢中心(有限合夥),目前持有同花順9.47%股權,其前身為“上海凱士奧信息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是同花順被追繳稅款的員工持股平台。

3月21日,紅星資本局致電同花順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凱士奧被追繳稅款確有其事,但詳細情況需見後續披露公告。

↑資料配圖 圖據視覺中國

據證券日報,凱士奧於2007年8月在上海寶山區成立,於2020年遷址北京,2020年4月份,從有限責任公司轉為有限合夥企業的企業組織形式,由北京凱士奧信息諮詢有限公司變更為北京凱士奧信息諮詢中心(有限合夥)。2020年6月份,公司重新遷至上海,並多次變更名稱。

正是這次“公司轉合夥”,導致了此次追繳風波。

據財聯社報道,2022年11月21日和12月5日,凱士奧收到有關稅務部門發出的稅務事項通知書和責令限期整改通知書,稅務部門認為凱士奧的組織形式變更屬於企業由法人轉換為合夥企業等非法人組織,應“視同企業進行清算、分配,股東重新投資成立新企業”,為此需要一次性徵收所有股票(包括所有轉換日尚未減持的股票,包括限售股)視同出售清算相關的稅款。

前述稅務部門的追繳主要依據是《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重組業務企業所得稅處理若干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59號)。該文規定,當企業由法人轉變為合夥企業這樣的非法人組織時,應視同企業進行清算、分配,需進行所得稅處理,並以公允價值為計稅基礎。

據悉,稅務部門在約談中明確,凱士奧“涉嫌在轉換組織形式的過程中未申報繳納相關稅款”,要求凱士奧在10個工作日內根據財稅59號文相關規定自行補正申報並補繳所得稅,計稅基礎為轉換日資產的公允價值,即2020年4月30日當天同花順的收盤價計算公允價值。

另據證券日報報道,凱士奧“涉嫌在轉換組織形式的過程中未申報繳納相關稅款”,需要補繳稅款2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不存在其他生產經營業務,凱士奧只能通過出售股票來籌集稅款。根據自願性鎖定承諾、《證券法》和深圳交易所相關要求大致測算,股票全部解禁尚需30多年。而如果無法籌集到資金補繳稅款,無疑將對凱士奧和同花順產生重大負面影響。

3月20日下午,同花順董事長易崢對此回應稱,“有關單位告知我們有刑事(責任)風險。”

3月21日,同花順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公司目前正在和相關部門溝通,具體情況詳見後續公告。

紅星新聞記者 謝雨桐

編輯 楊程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