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銀行業理財登記託管中心發布首批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名單,工銀理財、農銀理財和中郵理財的7隻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正式發售。這標誌着個人養老金投資者可正式通過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購買理財產品。
據了解,首批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全部為公募類凈值型開放式產品,其中新發產品5隻、存續產品2隻,除1隻產品為混合類產品外,其餘6隻產品均為固定收益類產品。
從產品期限和業績比較基準來看,7隻產品均為最短持有期產品,最短持有期從360天至1095天不等,業績比較基準從年化3.65%至5.75%不等。
圖片來源:銀行業理財登記託管中心
工銀理財入圍產品數量達4隻
從名單來看,工銀理財、農銀理財、中郵理財入圍產品分別為4隻、1隻、2隻,各家公司產品各有特色。
工銀理財此次發行的“頤享”系列的4隻產品均為新品,風險等級為PR2和PR3。工銀理財介紹稱,此次推出的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包括在產品形態上,都是最短持有期產品,設置不同期限“鎖定期”,長期投資封閉運作。在投資風格上,根據期限不同,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在年化3.7%至5.75%之間。
圖片來源:工銀理財
與首批產品中的其他產品不同,農銀理財首期個人養老金產品為混合類產品,風險等級為中等。據了解,該產品為公司精選運作穩健的存續產品,針對個人養老金賬戶購買設置了單獨份額類別(L份額)。該產品已成立近兩年時間,產品運作至今存續規模超過百億元。
圖片來源:農銀理財
中郵理財此次發行的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均為長期限最短持有期開放式理財產品。產品設置專屬L份額,支持通過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購買,享受手續費和稅收的雙重優惠,產品綜合費率較非養老金產品降低0.45%。產品提供不同期限選擇,每日開放申購,客戶可根據投資目標,長期小額投資以積累養老儲備;在最短持有期鎖定結束後,客戶可以隨時贖回,贖回後資金可以在個人養老金賬戶內滾動再投資。
圖片來源:中郵理財
將繼續擴容
根據銀保監會2022年11月18日通知,首批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的理財公司共有11家。銀行業理財登記託管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1月28日,工銀理財、中郵理財、興銀理財等10家理財公司已通過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行業信息平台系統驗收。
據此來看,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還將繼續擴容。有試點機構人士向記者表示,自家產品已在報批流程中,也為最短持有期產品。
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台顯示,截至2月10日,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共包括7隻,保險產品包括13隻,基金產品包括133隻,儲蓄類產品包括461款。
附:首批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機構的名單
商業銀行(23家):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華夏銀行、民生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廣發銀行、浦發銀行、浙商銀行、渤海銀行、恆豐銀行、北京銀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寧波銀行、南京銀行
理財公司(11家):工銀理財、農銀理財、中銀理財、建信理財、交銀理財、中郵理財、貝萊德建信理財、光大理財、招銀理財、興銀理財、信銀理財
編輯:張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