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關注製造業發展根本,提升金融服務能級效率

製造業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推動廣東“製造業立省”向“製造業當家”轉變,金融承擔怎樣的作用?專家建議,金融業應進一步完善“內功”,提升金融支持服務製造業的能級和效率。

政銀企應合力支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專家表示,廣東金融業敢於突破創新,積累了一批良好的實踐經驗。例如,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認為:“近年來,廣東金融主管部門不斷優化貨幣政策工具組合,有效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精準滴灌作用,引導新增融資重點流向有轉型升級需求的製造業企業。同時,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繼續加大先進制造業領域資金投放,並進一步拓展企業直接融資空間。”

廣東突出製造業當家,金融應承擔怎樣的作用?對此,招聯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董希淼認為,最重要的是着力解決制約製造業發展的關鍵問題,從根本上實現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因此,金融業要着力增強製造業技術創新能力,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加快製造業結構優化升級。

專家還建議,政、銀、企應更好地形成合力,共同支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董希淼表示:“對政府和金融管理部門來說,要為金融支持服務製造業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建立健全企業、金融、政府各方責任共擔和損失分擔機制,如設立製造業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基金,健全中小製造業企業擔保體系。”

曾剛則提出,廣東省製造業積厚成勢,工業園區承載了重要的資源聚集作用。他建議,可由政府牽頭,組織共建中小企業的信用體系,促進銀企對接。“很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位於園區中,商業銀行可配合地方對園區在產業政策、財稅甚至其他方面給予支持,為園區中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服務,從而給企業的成長帶來更加全面的支持。”

金融機構應加大產品服務創新力度

當前,廣東製造業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存。新形勢下,金融機構應如何創新突破,為製造業企業提供順應新需求的產品和服務?

“首先,要加大金融產品與服務創新力度。對內完善銀行機構考評機制,同時完善銀行機構授信管理體系,發展銀團貸款,對關聯企業採取統一授信,以防超額放貸。”曾剛表示,金融機構可創新更豐富的信貸產品和抵質押方式,例如積極開展商標權、專利權、版權、知識產權、股權、排污權、應收賬款、倉單、保單等抵質押融資,進一步拓展企業抵質押物範圍。

董希淼同樣指出,根據科技型企業輕資產等特點,在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可開發更多信用貸款產品,引入融資擔保公司、保險公司等,豐富科技型企業融資增信措施。目前,已有部分銀行制定專項計劃,很好地契合科技型企業的融資需求。

專家還認為,做好風控是金融業長期穩定支持製造業發展的關鍵。曾剛提出,金融機構應當加強風險識別和管理能力。一方面要充分運用科技手段,開展中小微製造業企業的客戶畫像、信息收集和風險識別,提高管理效率。另一方面要控制對產能過剩、高污染、高能耗的傳統製造業企業的資金投放,重點支持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綠色改造和“走出去”的融資需求。

【記者】唐子湉

【作者】 唐子湉

289財經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