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兩周搜索指數上,可以看出“發燒”居高位,現在,在較早放開的城市,“殯儀館”居高位了。網上傳的要找關係插隊才能早點火化,不找的話,得半個月後,側面反映了有多殘酷。
人們說新冠就是大號流感,其實,也不算錯。注意,流感比通常的感冒要厲害一些,很多人其實好多年不一定得一次流感,但感冒,基本上每年都會得幾次。
問題在於,流感,我國每年發病的人數不到百萬,而新冠,就這不到一個月,發病好幾億了。
流感的傳染力比新冠小很多倍。
假設,同樣萬分之一的死亡率,100萬的流感病患,死亡100人。
10億的新冠病患,死亡10萬人。
相差1千倍。
就像同樣炒股,年化收益10%,流感的本金有100萬,收入10萬。
新冠的本金有10億,收入1億。
收益比例,兩者都一樣,但絕對數字,相差1000倍。
而這,不只是金錢和數字,而是活生生的人,有老人、青壯年、兒童,再冷血的人,親朋好友中,都會有老有小,人是有同理心的,可以代入感同身受的。
那些說,新冠小case,和流感一樣嘛,你可以給他講講道理,看他怎麼理解?
以上數據並不準確,只是舉例,而且我認為偏輕了,實際數據應該比這個嚴重。
後面要擔心的是:幾百的新冠變異品種,而且後面,肯定還會有新的變種,感染過某一變種,可以對它免疫,但卻對其他變種,不能免疫,這一輩子,恐怕都需要與新冠反覆鬥爭了。
而且它這恐怖的傳染效率,當然,也不是沒有可能今後新冠被關在科技的籠子里。
昨天的文章《殘酷的現實》,寫道,每天名人訃告,明顯比往常多幾倍,今天比昨天還多,普通人,連上訃告的機會都沒有,誰要感受不到這明顯飆升的死亡數量,那是裝睡。
下周,還有幾天交易日後,就是2023年了,收紅,收綠,無所謂了,這點渣渣錢,放那裡隨波逐流吧,連家人、親朋好友的命都在這環境下受達爾文理論的檢驗,誰還在乎那身外物的這一點點波動呢?
難得動,有本事,跌到2900、2800,甚至更低,有錢,我就買,沒到,那得看我心情,至少,現在我是看不到能在3000左右,有讓我動了買入之心的品種。
常有網友問我一些經歷的事,我之前寫過很多,你可以找找我之前的文章“73隻螞蟻簡要文集”或者“從300塊到190萬”,有詳細描寫。
你認為有漏洞,需要改進的點,早已在多年的實踐中補上了,以及你想問的,答案盡在《73隻螞蟻三大紀律詳細論述》,寫得很詳細,比一問一答,更好理解。
如果喜歡刺激,想一周百倍的,可以看這篇《一周百倍,毛毛雨啦~你也可以實現!》
做短線,就參考這篇《談談我的短線操作》
這是我之前公布的長線策略關注的品種,很多是已經買入過多次了,下一次買入的觸發價格(最近一次長線操作是在2022年10月份,3000點以下,估計相當長一段時間,都不會觸發下列價格。中短線,沒有按這個價格操作):
證券ETF 512880 0.779
消費ETF 159928 0.7
銀行ETF 512800 0.916
H股ETF 159954 0.522
中概互聯網ETF 159607 0.517
港股通互聯網ETF 159792 0.454
恒生科技30ETF 513010 0.379
農業ETF 159825 0.782
基建ETF 516950 0.861
傳媒ETF 512980 0.494
證券保險ETF 512070 0.515
雙創ETF 159780 0.534
科創50ETF 588000 0.911
醫療50ETF 159847 0.487
信息技術ETF 159939 0.887
上證180ETF 510180 2.988
作者:73隻螞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