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填補國內空白!國內首條複合材料板簧在我市實現量產

淄博日報/淄博晚報/博覽新聞

記者 王奇

重大項目是拉動地方經濟的“牛鼻子”,其投產的意義對一座城市的未來發展無疑是巨大的。時間來到第四季度,淄博很多重大項目開始進入收尾階段,不少項目已正式投產,工業發展充滿勃勃生機。

日前,記者來到位於博山的山東北汽海華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汽海華),探訪已正式投產的複合材料板簧項目,它的投產不僅填補了國內空白,更標誌着國內首條複合材料板簧在我市實現量產。

在生產車間里,工人們正在趕製訂單,年底前要如約交付中國重汽所需要的1000條複合材料板簧。早前,中國重汽已有123台配有北汽海華複合材料板簧的重卡投放市場。“這批正在趕製的訂單價值400萬元,我們預計將為中國重汽提供總計4000萬元的1萬條複合材料板簧。”企業相關負責人說。

據了解,這是國內汽車首次使用國產複合材料板簧,對我市的汽車零配件發展來說,無疑是一座里程碑。

作為汽車零部件輕量化的另一條重要路徑,複合材料板簧技術是目前國內企業正在全力攻關的項目。即便是在全球範圍內,能掌握成熟的複合材料板簧技術的企業也屈指可數。在這項技術上,北汽海華早就下好了先手棋。公司2018年斥資5000餘萬元在德國收購了一家專註於該領域的企業,藉此掌握了相關技術。由於最近這兩年德國公司的生產受到疫情影響較大,北汽海華於2021年7月將生產線從德國搬到了博山,歷經多輪安裝調試,如今成功實現批量生產。

複合材料板簧與金屬板簧有何區別?從外觀上就可以看出,複合材料板簧體積小了很多。在複合材料板簧生產線的最前端,可以看到一盤盤的纖維絲每16個一組,每19組組成一個巨大的原料方陣。一條條纖維絲通過導管延伸到設備內部,利用自主研發的預浸料技術,通過鋪層工藝對板簧進行預成型,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模壓固化成型。

“一條複合材料板簧可替代一組金屬板簧,對汽車的減重效果非常明顯。”該負責人介紹說,複合材料板簧的重量較鋼板彈簧降低60%-75%,垂直載荷下疲勞壽命是鋼製的5倍,能有效提高產品的平順性30%左右,耐久性能達到鋼製多葉板簧的2至5倍。此外,複合材料板簧在使用安全性上有明顯優勢——隨着使用壽命的臨近,金屬板簧可能會突然斷裂,而複合材料板簧只會逐層脫落,從而起到“失效保護”作用。

經過粗略測算,複合材料板簧替代金屬板簧後,每台車(重卡)可減重約280公斤,每年可減少燃油消耗約2240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5600公斤。項目完成產業化後,年產複合材料板簧20萬件(套)。項目達產達效後,可新增銷售收入2.3億元、利稅6000萬元。而這僅僅是開端,目前中材汽車複合材料產業園項目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中,正式運行後,複合材料板簧的產值將有望突破4億元。

隨着複合材料板簧投產,中國重汽、陝西重汽吉利等大型汽車廠也都在與北汽海華洽談合作。在重卡領域複合材料板簧熠熠生輝,商用車領域也傳來喜訊,今年8月,北汽海華完成了北汽福田供應商審核,國內主要供應商准入基本完成,商用車供應體系布局正在加速完成。不久的將來,國內將會有更多的汽車用上淄博製造的汽車零配件。

北汽海華的藍圖布局不止於此,圍繞國家“雙碳”戰略,手握核心技術的北汽海華在推動汽車零部件輕量化替代的同時,還把目光投向了更廣闊的軍工、風電、氫能源、碳交易等領域,相關產品正在研發孵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