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 張野
20世紀六七十年代,來自21個國家和地區的歸僑來到興隆華僑農場,帶來了咖啡種植技術、製作沖泡技術以及喝咖啡的習慣。半個多世紀的發展中,興隆咖啡曾經歷無限高光,也跌入過至暗角落。
如今,興隆咖啡發展的接力棒遞到了這一代年輕人手裡,對於興隆咖啡,他們情懷未變,但不願拘泥於傳統;患得患失,又在不斷做着他們認為有意義的嘗試。在傳統中求創新,他們更喜歡把從事咖啡事業這件事稱之為“玩咖啡”。時代賦予他們更廣闊的視野,也塑造了興隆咖啡從未有過的樣子。
隆苑咖啡莊園。
玩出創意 跨界融合 讓咖啡有更多可能性
將巧克力醬倒入杯底,加入冰塊,均勻攪拌,倒入提前煮好的咖啡,再蓋上一層奶蓋,撒上可可粉,一杯“可以喝的提拉米蘇”便製作完成。咖啡師馮秀雄將這款耗時半個月研發的創意飲品掛上外賣平台,收穫了不少的訂單和好評。
作為土生土長的萬寧人,馮秀雄從小便接觸咖啡,但那是咖啡對於他來說還是一種並不喜歡的“苦苦的飲料”。參加工作後,馮秀雄經常靠喝咖啡緩解工作疲勞,也開始對咖啡有了新的認識。
馮秀雄製作“可以喝的提拉米蘇”。記者 張野 攝
馮秀雄製作“可以喝的提拉米蘇”。記者 張野 攝
“咖啡的品種選擇、烘焙方式很有講究,而且和不同的飲品搭配會產生各種奇妙的‘化學反應’”逐漸開始沉迷咖啡的馮秀雄索性辭掉工作,在萬寧開了一家咖啡館,繼續對咖啡鑽研的事業。
為了辨別不同咖啡豆的口感,馮秀雄有時候一天會喝幾十杯咖啡,喝到舌頭麻木,有時候,他製作一杯咖啡不為了喝,只為了觀察奶精倒入咖啡後的變化,在他看來,這就像欣賞一朵盛開的鮮花。
除了研究咖啡本身外,馮秀雄更喜歡去探索咖啡更多的可能性,他開始痴迷於將咖啡與各種食材“跨界融合”,希望能夠“創造”出新的口味,為此,他甚至嘗試着用咖啡煮豬腳,當然最終的效果“很失敗”,在一次次嘗試中,也並非一無所獲。
一次偶然的機會,馮秀雄突發奇想,他想將意大利經典甜品提拉米蘇裝入杯中,做成可以喝的飲品,為此,馮秀雄購買了大量的提拉米蘇,研發過程中,他經常先吃一口提拉米蘇,記住口感和味道,然後再憑感覺去調配不同成分的比例,如此往複,用了近半個月時間,終於研發出了自己滿意的口感。
之後,他又把目標瞄準了萬寧本地的作物斑斕,研發出了“斑斕咖啡”,目前,兩款咖啡均得到了不錯的市場反響。
每次有新的創意飲品研發成功後,馮秀雄都會拿給朋友們品嘗,讓他們提建議,閑暇的時候,他也會和一起“玩”咖啡的朋友交流,尋找新的“靈感”,“一款產品是‘存活期’的,時間長了消費者會膩,所以只有不斷地創新,才能讓消費者對咖啡有新鮮感,讓咖啡得到更多人的喜愛。”他說。
在馮秀雄長遠的計劃中,他會把咖啡創意飲品一直做下去,“現在正在嘗試與抹茶的結合,希望能夠通過創意飲品,讓萬寧的咖啡和咖啡文化讓更多的所熟知。”他說。
玩出潮流 讓興隆咖啡成為年輕人更喜歡的樣子
一群由年輕人組成的創業團隊,創造了一個年輕的咖啡品牌,賦予了興隆咖啡更時尚、更新潮、更符合年輕人審美需求的“樣子”。小洋僑,這個由“90後”留洋小伙王天巳創立的咖啡品牌在成立不到三年的時間裡,迅速成長為興隆咖啡新生代的代表,也打造出了興隆咖啡新的“玩”法。
王天巳辦公室內一面牆的櫥窗里展示小洋僑出品的所有的咖啡產品,從包裝上來看,帶有明顯東南亞風格的抽象圖形的產品是小洋僑推出的以華僑文化為主題的1.0系列產品,而到了2.0的產品,畫風突變,主視覺採用運動形象剪影,使用更加豐富的色彩搭配,搭配簡潔的線條更具時尚感和活力。推出的產品也從相對傳統的興隆風味速溶咖啡、掛耳咖啡向更受年輕人喜歡的凍乾粉、固態零食方面轉變。
王天巳挑選咖啡豆。記者 張野 攝
在老一輩興隆人眼中,這不是傳統興隆咖啡的樣子,但是王天巳不以為然,“從去年開始,國內咖啡的網絡搜索量和銷售量開始有明顯增長,產生了上百種網紅產品,年輕人正越來越成為咖啡市場主力。”
為此,“小洋僑”從產品包裝設計、口味、售後等各個角度進行打造,他結合興隆歷史,從新的角度重新解構興隆咖啡文化。無論是從產品研發、還是包裝設計儘可能體現出時尚元素,突破傳統框架重新定義年輕新風尚。
自2.0產品推出以後,王天巳不斷深化這一理念,將咖啡與“玩”結合到一起,在保證咖啡品質的基礎上,不斷地推出更適應年輕人口感、更符合年輕人生活場景的新品咖啡,在產品包裝上,不再一味地強調興隆咖啡的品質和口感,而是採用滑雪、衝浪、槳板等運動場景,突出咖啡與“玩”的關聯性。
去年,小洋僑創新推出了“戶外便攜紙咖”產品,將咖啡粉裝入便攜紙袋中,隨沖隨飲,方便攜帶,廣受戶外運動愛好者的喜愛。今年,王天巳計劃對該產品升級,針對不同戶外運動的特點“定製”產品款式,“我們還計劃將萬寧旅遊地圖印在產品包裝上,進一步提升萬寧城市旅遊形象”王天巳說。
抓住年輕人市場,從某種程度上得益於“小洋僑”的團隊。據了解,“小洋僑”創始成員均為“90後”,28歲,是這些年輕人的平均年齡。在這群人看來,興隆咖啡生長在充滿活力的海南,這裡還有頗具自由與不羈象徵的衝浪文化,這些元素與他們想要打造的自有品牌的文化內涵相契合。
“我們想做的不僅僅是一款咖啡飲品,而是希望傳播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和理念,讓咖啡成為消費者精緻生活的一部分,讓興隆咖啡成為一種潮流。”王天巳說。
目前,王天巳正在進行小洋僑3.0的產品研發,他給這一系列起名為“活躍”,“產品上我們推出了獨自研發得更加新潮的咖啡製品,把羅布斯塔提神的優勢發揮到極致,包裝設計及定位上也會更加新潮時尚。”他說。
小洋僑咖啡運動系列產品。來源:小洋僑天貓旗艦店
“當消費者把咖啡當成了‘玩’的一部分,那說明我們真的把咖啡‘玩’起來了”王天巳說。
玩出新模式 “咖啡+文旅” “莊園化”走出產業發展新路子
萬寧興隆隆苑咖啡莊園內,綠樹掩映,咖啡飄香。咖啡屋內,遊客們正在咖啡師的引導下,學習沖泡咖啡,室外的涼亭內,三五遊客圍坐一起,品嘗着咖啡和美食,時不時來一張合影,記錄下這閑暇悠哉的時光。
2010年,興隆華僑農場三十隊的曾祥崢帶着“振興興隆咖啡”的意志,在這片土地上創建了有機咖啡示範基地,開始種植有機咖啡。十多年的發展,曾經小小的種植園已經成為一座集咖啡種植、農副產品加工開發、觀摩旅遊為一體的莊園式農場,年接待遊客三四萬人次。遊客們不僅可以在咖啡廳里品嘗地道的興隆咖啡,還可以定製咖啡豆、參觀咖啡種植園,甚至親手製作一杯屬於自己風味的咖啡。
帶來這一改變的,正是曾祥崢的兒子曾威懋。
2013年,曾威懋辭掉在海口的工作,回到興隆幫助父親打理種植園,“不同於蔬菜水果,咖啡屬於精深加工產品,那麼高標準種出來的咖啡豆,直接賣掉有些可惜。”如何把咖啡的附加值最大化?曾威懋開始嘗試將咖啡與旅遊進行結合。
他將種植園與咖啡工廠對外開放,賦予“觀光”屬性,然後逐步在種植園內建設咖啡屋、體驗室、餐廳等,成立咖啡品牌,開發咖啡周邊文創產品,同時與會展公司、旅行社合作,逐步打響咖啡莊園的知名度。
遊客在隆苑咖啡莊園體驗咖啡DIY。來源:萬寧旅文
現在,隆苑咖啡莊園已經形成了“種植+加工+文旅”的市場營銷體系,成為萬寧咖啡產業三產融合的“樣板”。“‘一產’就是生產,指的是咖啡的種植;‘二產’指的是加工,通過對咖啡的精深加工,打造品牌;‘三產’是呈現方式,將種植和加工帶入到工業旅遊的場景中,輸出內涵,傳播咖啡文化。”曾威懋解釋。
2021年隆苑咖啡莊園獲評海南省四椰級鄉村旅遊點。目前,這裡已經成為當地有名的網紅打卡點,遊客從全國各地來到這裡,呆上半天,感受咖啡從一顆種子變成一杯咖啡的整個過程,旅遊淡季時,也會有不少住在附近的“候鳥”到這裡消磨時光。
“隆苑是在新時代多元需求背景下走出的創新之路。”曾威懋說,在未來的規劃中,曾威懋希望以咖啡為載體,搭建更多的衍生場景,通過結合民宿、露營等新的旅遊業態,進一步提升興隆咖啡的知名度和影響力。